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老年》2008,(12):61-6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成功地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未来中国经济是否还能保持如此"热度"?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不少经济学家为人们描绘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致"模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2010年处于建国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间,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成为了年度创作热点,现实题材创作日趋主流,在制作上国产剧"亿元时代"已经到来,处于"结构调整"历程中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其深化发展则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社会工作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的起步.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然,也依旧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科地位尚未确立等.因此,在"马甸会议"召开三十周年之际,重新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重新挖掘专业内省和专业自觉,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先后经历了平衡布局、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三个发展战略时期.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思想.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2周年之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回顾与评述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以城市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和不断改革为动力的30年.30年中,中国城市经济不仅在总量规模上快速发展与迅速扩张,在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深层上也获得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从而构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使我国经济从30年前近乎崩溃的边缘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国奇迹"不同解释观点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进行描述,界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内涵和特征,建立了双重制度变迁基础上多层经济转型动态框架对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持续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中华魂》2008,(8):64-64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将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将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宣传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和宝贵经验及30年来全省各族人民在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实践和伟大成就,大力营造坚定理想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诞辰135周年,以"70后"为主体的鲁迅研究群体于2016年4月16日在北京举办鲁迅研究青年论坛。来自北京及周边高校和研究机构约30多位青年鲁迅研究者参加了本次会议,钱理群、高远东、李静等学者作家作为特邀嘉宾也出席会议并发言。论坛围绕"‘作为方法的鲁迅及学院派研究的未来’"这一中心议题,以"30后与70后"和"民间与学院"两个"对  相似文献   

9.
201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由此,北京电影学院的65周年校庆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张会军院长说,北京电影学院65周年校庆应该是北京电影学院有史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校庆不仅有系列学术活动、校友返校、校庆晚会,还举办了2015年世界电影院校校长的高峰论坛,以及党和国家原领导人李岚清"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讲座等诸多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6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近百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主题为"发展的愿景与路径选择",下设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公共物品与治理、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生计风险与贫困、农业经济与规模经营、社会脆弱性群体六个分论坛。同时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思想解放,将文革十年所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认真批判肃清长年的"极左思潮",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两番.使中国进人"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1日,"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广银,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金松,国际哲学联合会主席Luca M.Scarantino教授,中国哲学伦理学界九位长江学者及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印度、韩国等两百多位专家学者,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3.
2015年5月31日10:30,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在少儿戏剧场以简单朴素的形式,集中举行了"职教行动在北戏——庆祝少儿戏剧场2周年、北戏书馆1周年、系列京剧教育丛书《京剧大家绝艺录》等图书首发式暨大型北京传统音乐会《燕落花枝》演出"等艺术职业教育多个庆典活动.活动就北戏近年来进行的全方位、多层面的艺术职业教育活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总结,以探求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对应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等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逐渐与世界发展潮流合上节拍,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实现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当代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不平衡不充分,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经济优先、部分先富及改革与发展的不到位等因素.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放的,我们一定要避免"拉美陷阱"等歧途,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与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如何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恶化脱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和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主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基准回归的静态结果中,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根据PVAR模型的结果,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动态效果,短期内环境规制有利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是长期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取决于"成本效应"和"补偿效应"两种作用力的相对大小.因此政府对于环境规制政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水平等标准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制定,实现各地区的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22日-24日,由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文学理论发展前沿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于在湖南湘潭和吉首成功举行.来自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等10多所高校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文学理论发展前沿热点现象"、"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等论题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外向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历来都偏重于内力的研究,例如,侧重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步伐;乡村、城市的人口流动状况;政府的地区性经济政策以及新城市建设规划等内力因素的营造,我们称其为内向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但是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走向"全球化"的情况下,新的国际分工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活动急剧增长与集中的主要动力.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在1978~2003年间的城市化,体现了这个新动力.其城市化发展可以概括为"外向型城市化"模式,本文对这一模式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生命力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过去的30年,是西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胜利前进的30年。30年来,西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巨大的历史跨越。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和发展西藏。”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中国发展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连续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解读或"理解中国发展"已经不只是中国学者的事,国外有识之士也对此感悟之谜,秉持西方政治理念的人更感到理解中国的发展尤其困难。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与欧美国家发展过程比较在时空转换和变换相似又非相似,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特别深刻的特殊过程。解读或理解中国的发展不仅要看到GDP增长,还要看到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