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事关长远、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青白江国土资源局始终以"金土地"工程实施为契机,以全域土地整治为重点,积极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整合资金"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搭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平台,有力推动全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截至目前,共规划实施38个土地综合整理项目,覆盖10个乡镇(街道)90个村,涉及土地面积39万亩,新增耕地3万亩,使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已历十年,事实证明,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破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突破城乡一体化瓶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明确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土地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而加强农村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率,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保证. 我省土地整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其效益成果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196个,整治总规模2117.2万亩,新增耕地总面积248万亩,预算总投资295.29亿元.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共实施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44个,整治规模168.74万亩,预算总投资24.1亿元;地方投资占补平衡项目申报立项310个,总建设规模248.51万亩,可新增耕12.93万亩,预算投资17.9亿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批复立项856个,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约51.92万亩.按照"田、水、路、林、村"整村推进、综合整治的原则,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协调统一;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搭建了一个稳固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涌现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安市国土资源局以"优化用地布局、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序开展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一是成立了广安市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对全市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建立了责、  相似文献   

5.
以土地整治为主的"金土地工程"是当前阿坝州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阿坝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坝州若尔盖县的1个项目得到省厅的立项,建设规模为1035亩,净增耕地1000亩,投资为827.98万元。2012年,阿坝州本级共立项土地开发项目16个,总规模2021.63亩,投资1642.522万元。  相似文献   

6.
12月20日,江苏省召开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全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副省长李小敏出席,并与19个示范区建设县(市、区)政府签订土地整治目标责任书.从2010年到2012年,全省将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140万亩,建设基本农田57万亩,新增耕地14万亩,实现每年提高粮食产能3.5亿斤.  相似文献   

7.
梁小薇  廖曼华  袁奇峰 《城市观察》2024,(2):19-28+159-16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探究了南海区“三券”政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三券”政策的实施机制,指出“三券”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土地发展权的补偿和转移来保护村集体利益、助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路径。建立和完善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因土地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土地收益“暴损”问题,有利于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剑阁县今年计划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4个,控制规模2375亩,预计10月底前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9.
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将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作为民生工程,科学制定各项规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了华阳街道、况场镇、方山镇、黄舣镇和弥陀镇5个乡镇街54个村的建设.目前,已平整蔬菜基地2680亩,安装蔬菜大棚4000余亩,发展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片区特色产业,成为泸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样板区.  相似文献   

10.
近日,苍溪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农委、农业、国土资源等10余名专家对2009年开工建设的陵江镇、歧坪镇盐井坝两个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初验。陵江镇项目投资1793万元,整治面积14232亩;歧坪盐井坝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1.
5月13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四川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梳理、加强总结,继续探索创新,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和支撑。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冀文林出席,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廊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健 《职业时空》2012,(11):47-50
论述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廊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廊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定位,并从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民居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给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廊坊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3月以来,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元坝区分局在紫云乡的5个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在云雾村实施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投资愈2000万元。平整土地2579亩,开发荒草地85亩,复垦宅基地67亩,整治与新建田间生产道路38065米,整治农渠5500米,整治山坪塘13口,新建蓄水池110口;种植猕猴桃面积达1300余亩,项目区新村形象得以迅速提升。目前,紫云乡实现了"八有七通两会"——发展有特色产业、居住有现代民居、生活有舒适环境、煮饭有节能沼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发展,实行农村土地整治就成了完善这项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农村土地整治内容实质的把握和了解,客观的认识到农村土地整治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提出科学的方案来应对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该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内江市市中区土地整理工作蓬勃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已竣工的各类土地整理项目共计整理土地3.2万亩,新增耕地0.39万亩,新建田间道40余公里、生产路41公里、囤水田240口、蓄水池174口、山粪池3840口,新建、整治渠道29千米,整治山坪塘79H,总投资4000余万元。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大力发展全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宜宾市“金土地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2009年该市共投资44437.81万元,整理土地面积374158.65亩,新增耕地49740.42亩。通过对37万多亩整理土地范围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使30多万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及有关直属事业单位: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精神,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制度政策,正确引导、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统筹促进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国土资源部门职能职责,就如何强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着眼工作全局,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既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作为山区农业大县的苍溪,全县78万人口,22万农户,65万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难以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如何搞好农村土地流转,这是当前农村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