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新刑诉法)第53条从三个方面对我国“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做出解释,并引入“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对此,本文将结合新刑诉法第53条及相关规定,对“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进行解读,分析“排除合理怀疑”的内在涵义,同时对“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的理解与适用及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完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保护耕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研究员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从粮食需求量及基于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前景分析,在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的情况下,我国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约为1.20亿hm2(约18.0亿亩),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全国粮食基本自给的"红线",难以逾越;从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看,最多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的5%~10%;从政治和整个国家安全角度看,也不可能依靠外国人来养活中国人.因此,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是非常让人费解的,它将危及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未来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自给率95%的难度巨大,但只能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3.
演绎也是需要证成的,这如同把所有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科学大厦放置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有崩溃的危险。论文在对各种演绎证成进行评判的基础上,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演绎证成其实也是一个逻辑全能问题,演绎证成在认知主体层面上才需要辩护,从而维护科学大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确证”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在 2 0世纪兴盛的知识论研究中成为核心的问题。本文从确证概念的界定、确证的性质、以及确证的标准、条件与结构等方面 ,考察了当代知识论的确证理论。笔者认为 ,确证从根本上说在于为知识命题 (信念 )的成立提供证据 (理由 ) ,这是确证论的实质性问题。至于确证的规范性 ,诸如认识的义务、可允许性 ,则是由其根据性派生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确证问题是西方知识论的核心问题。罗蒂认为知识的确证是一种社会现象。罗蒂的知识确证观,与他反思、比较两种不同的确证范式和思路紧密相关。罗蒂断定传统确证观混淆了知识主张的确证和因果性说明,而这种混淆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以视觉隐喻作为解决知识确证问题的预设。罗蒂认为,实用主义提出了一条可取代传统确证观的更合理的知识确证的新思路。这一思路把知识看作是经由主体间讨论或对话而被确证的真信念。罗蒂关于知识确证的主张,是摒弃传统确证观,推崇这种知识确证新思路的引申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知识论主张确证是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确证回溯困境如何解决以及确证回溯是否会引发怀疑论,基础主义、一致主义与语境主义虽然各自给出答案,但都有不合理之外。从确证的结构分析入手,可以概括出一条“确证原理”。通过比较“确证原理”与“认知闭合原则”之异,可以知道确证回溯在什么情况下将陷入怀疑论,而在什么情况下则不会。人们对于理由是否必须逻辑蕴涵的问题意见分歧,说明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观。确证概念自身需要深入细致的分析,而这个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知识论发展过程中被忽视了。因此,我们认为“加溯困境”的实质就是确证的概念含混不清的问题。唯有明确了认识的规范性,确证问题才有可能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般意义上讲,证成国家的理论是针对无政府主义者对国家的反对,证明国家的存在是审慎理性的,道德上可接受的。大卫·施密茨(David Schmidtz)在其文章\  相似文献   

8.
路德是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因信称义"说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平等、人的价值、节制消费、民族意识等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所以,在德国,宗教改革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在中国高校研究的升温,《喜福会》已成为爱好者的必读之作。许多学者从文化?族裔身份等角度对这一作品进行了剖析。同时《喜福会》中简单而明了的意象,如麻将?天鹅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对象,文章将着重于《喜福会》中几个看似无足轻重的意象如棋子?花园?鹅毛?玉坠来透视它们与母女主题以及中美婚姻文化观之间的深刻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福利是生态危机时代公民的生态利益普遍缺乏法律保障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权利概念,是因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由政府提供的以生态利益为内容的公共利益。生态福利符合权利的基本特征,它既是从生命健康权延伸出来的公民基本人格权利,又是从公民环境权分化出来的公民基本环境权利,是一种新型的应受法律保护的正当利益。对环境整体价值保护必然要求生态福利的权利化,对社会主体生态福利的法律保障是环境公平的合理内核,生态福利是法律调整生态利益冲突的直接结果,各国的环境司法实践也彰显了生态福利是环境法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汉印中的吉语格言印如同先秦时期的吉语格言古玺一样,并不具备信物的功能,其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以祈福为目的的吉祥语词或修身的箴言。对所能见到的汉代吉语格言印内容进行比较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们祈福与修身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现代国家里,而来自于无政府主义的一个挑战是国家是否应该存在,即国家能否被证成?如果国家能被证成,那么证成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克里斯托芬·毛瑞斯(Christopher W Morris)认为,证成国家就是说明国家的权力是公正的(或正确的)或者合理的,面对洛克和诺齐克证成国家的理论困境,即一旦承认了人们拥有生命、自由及财产三项自然权利,则证成国家是非常困难的。毛瑞斯的办法是设定人们拥有准自然权利,而保护人们的准自然权利需要国家提供正义并有效率的行动,这样他便通过正义与效率证成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