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邹新 《理论界》2013,(10):151-153
网络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因此,厘清网络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网络社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境遇,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媒技术塑造着人类认知与行为模式,连接着社会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媒介、模式和环境,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出发,以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无缝对接、显性教育的隐性嵌入、话语体系的解构重建、权威重塑下的主体培养为着力点,探索解决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在矛盾的途径,是确保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掌握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掌握着现代新媒体技术运营和内容发声的精英人士,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引领社会舆论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调节社会阶层矛盾、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加快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意义重大,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对于当前统战部门来说,有效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刻分析新媒体代表人士的阶层特点及政治引导内涵,客观评价他们的社会地位及现实影响,全面总结近年来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的宝贵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当前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体系的立体构建,将进一步彰显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传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从学理层面拓展到了实践层面。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进程及特点不仅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也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实践视野和普及面。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发生了重大改变,凸显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新挑战。根据时代发展和不同受众需求的改变,选择适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度传播方法是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书琴 《北方论丛》2016,(1):136-14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时代人们都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为研究视域,去探索和体现人本质的价值性存在,自由地追求理想,真正地发展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生的价值,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改革和发展的新需要,坚持经济公正观的真正价值,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视域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价值性探究,可以说既丰富和发展人本质的价值内涵,也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观的最终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新时代、新思想,是我们理解体会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仅从报告在对时代问题的准确研判、对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方面看,这篇纲领性文献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矛盾观、人民观。首先,在时代观视角上,对时代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作出准确把握,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其次,在矛盾观视角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深刻分析,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再次,在人民观视角上,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彻底地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社会语境和媒介生态,媒介的融合诱发了社会变革,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因而呈现出多种异化与畸变现象,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范畴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通过议程设置重构、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加强网络社交管理、规制政府行为失范、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等途径,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从而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得以健康稳定、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我们认为新媒体是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其表现形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目前来说,新媒体是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和交互性电视为主要代表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世情和国情,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遵循政党和媒体发展规律,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完善新媒体的民主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推进新媒体依法有序运行,保障新媒体党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影响下90后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移动网络的发展,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重点调研分析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融入新媒体,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导创新思政及媒体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系统的政治观,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从而实现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营造出一个健康的新媒体网络环境,进而纠正部分学生偏激的政治心态,学会辩证地对待时政焦点、民生热点,树立科学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2.
都业虹 《理论界》2014,(10):60-63
新媒体时代以其鲜明的特征,对新闻道德产生强烈冲击,有的新闻工作者表现出宗旨淡漠,逐利增强,真实性下降,引导性乏力等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思想境界,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追求报道的真实性,坚守新闻工作的道德底线,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64-265
<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新媒体时代。在迅猛发展的新媒体面前,全新的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育形态相比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进行了一次解构,同时又必须为适应时代需要进行重塑。由季海菊编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就是一部这样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概念区别于传统媒体,并以全新的技术形态为基础。它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互动的传播理念,极大地冲击了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或许它将成为另一次历史机遇,电视媒体要想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传统媒介的自我优势,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中开拓空间,并积极转变自我观念,才能在大众媒介的竞合时代里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如果做好党的网络舆情工作是党在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波及范围广;有着广泛的社会参与;极易转化为实际行动,造成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网络舆情的以上特点使得党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面临如下挑战:价值观多元化对舆论正面引导形成冲击、媒体传播技术发展为党的网络舆情工作带来深刻变革、领导干部的网络舆情工作能力尚有欠缺。加强和改进党的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是积极应对,保证权威信息的发布;引导群众理性,制造正面舆论环境;完善互联网平台的舆论惩戒机制;针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对群众进行适当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符合“当代中国”“大众”的要求,代表“当代中国”“大众”的根本利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读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它反映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转变,即由以传统的“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现实的“问题”为中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问题观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根本利益和现实问题,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动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亟需从“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闭环发展模式转型,以适应数智时代对专业建设的需求。以佳木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从“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进行数智化的必要性展开剖析,对数智化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为培养数智时代发展需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指明方向,为建设成一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提供思路,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发展提供新的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入了曲折的发展阶段。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与涣散彷徨的人心,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必要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意识形态在社会实践中的建设性与革命性作用,并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工作方法,明确指导思想,重视教育宣传,以群众利益为现实关切,最终形成系统科学的指导思想,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由于脱离了公平实现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给舆论表达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承担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是其当下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发挥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的传统优势;新兴主流媒体不仅要占领好、利用好网络这一阵地,而且要培养意见领袖,打造专业微博群;加强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互动呼应机制;从现实角度和新媒体技术研发以及网络自身的制衡来优化网络舆论引导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