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禁烟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治水方面的专家。在波荡起伏的宦海生涯中,治水思想与实践一直伴随着他。林则徐治水遗留的遗物遗迹为研究他的治水思想与治水实践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注重其遗物遗迹的归纳整理,无疑将是研究林则徐致力于治水、修水、用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苏辙是北宋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士大夫,关心社会民生。其治水思想主要表现为重视民生与民力,注重治水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又认为治水事关国防安全与社会稳定。苏辙的释道信仰使他注重现实而不脱离实际,从而深深地影响其治水思想;而他的儒学思想更是他重视民生与民力的思想源头。其治水思想具有爱民、求真、实践的精神,有利于维护北宋政府的统治,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苏轼对水利事业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长期的治水过程中,他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水利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水利思想。正确的水利思想是苏轼历次治水实践都能取得较好成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以"易"的演化和历代治水者对"易"的理解为线索,探讨"易"对中国历史上治水实践的深远影响。大禹治水与《连山易》有正相关关系,《周易》则是大禹治水的总结。自李冰起,历代治水者,从《周易》中获得启迪,指导各自的治水实践。  相似文献   

5.
熊希龄致力于治水达三十余年,对东北、江苏、湖南、顺直等地水患治理都有深入的研究,从事治水规划时间之长,提出治水方案之多,为近代罕见。他总结中国古代治水经验,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的治水理论和思想,并具有可行性。他躬亲实践,领导顺直五河水患治理达十余年,其治标工程、治本工程颇有劳绩。但由于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国运不昌,熊希龄的治水宏愿与才华未能充分施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治国先治水,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倡导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积极慎重、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综合利用的治水方针。毛泽东水利建设思想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更新新时期的治水观念,确立水利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华夏文明始于治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会诸侯于涂山 1 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社会前夜的全面、系统地治理洪水之始。禹治水能将散沙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万国”氏族部落联系在一起 ,并根据治水需要不仅发现、培养治水社会需要的骨干人物 ,而且还将治水组织演变为具有能为治水打仗、能为治水斩杀的准军事队伍性质 ,进而能划分全国为九州、列出贡赋项目的具有国家政权雏形性质的职能。同时 ,平治水土成功带来生产大发展、人们思想大解放。这些均为大禹涂山之子启冲破天命 (益 )的禅让制而世袭王位 ,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8.
薛凤祚的治水思想包括天的存在、地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彰显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理念,再现了西方存在论的精神,具有现代生存论的特征。从中国人的认知发展历程来看,薛凤祚的治水思想以朴实的方式,展示了中国人科学思维方式的萌芽,特别是其强化实用和技术,折射了明清时期新实学的理念。薛凤祚的科学治水思想不论是在思想方法上,还是具体技术上,至今仍有较大的科学参考价值,其所呈现的认知境界为破解当代生态困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是"以水治水"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体现在治水方面,就是努力探索"以水治水"的方法和途径,力求达到变水害为水利的目的.从传说中的大禹到以后的历代治水专家都为此作出过努力,而都江堰则是"以水治水"最成功的范例.都江堰利用水的习性和自身能量,成功实现了排洪、灌溉、除沙三大目标,并且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应该建立"都江堰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简论改革家王安石的治水思想丰宗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常常是和治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都深谙在“以农为本”的国度里水和兴国安邦的关系,因而十分重视治水。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堪称是治水的光辉范例。治水思想起点高,视治水...  相似文献   

11.
《杨嗣昌集》整理的主要依据是旧钞本《杨文弱先生集》 ,它是崇祯末年刊刻本基础上的整理誊钞本。《贩书偶记》等文献记载的崇祯刊刻本《杨文弱集》应该实有其书 ,并很可能已经失传。有充足理由证明杨山松兄弟在崇祯末年搜求整理过先人遗稿 ,前人的相关记载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是《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之一种,是人们熟知的苏辙文选本,但是,论苏辙文者几无人对其作过研究。据书前目录,全文二十二巷,共收文276篇,今存一至十五卷,文179篇。所存较《苏辙集》多127字,简145字;多9句,简11句;可校勘367字句,乙正14处字句,字句的转换29处,佚文2处;差异多达七百多处;又多与早出的宋刻本相同,且后出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也从而相同;所选较他选本有64篇文章是独选。《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是一个颇有价值的苏辙文选本,在文献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瞿佑全集校注》的解读,认为其在现存瞿佑作品的发掘上有新的突破,辨伪精细,直面瞿佑研究领域的关键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由《瞿佑全集》的整理而引发的期待与展望进行了蠡测。  相似文献   

14.
萧统编撰《文选》,首录隐逸诗,专列"招隐""反招隐"。这一分类,反映了六朝隐风的兴盛,对后世隐逸诗的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隐逸诗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文选》辑录隐逸诗,是六朝隐逸诗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与萧氏家族隐逸思想有关,萧统对隐逸的倾慕是直接动因。萧统对隐逸诗的重视,使隐逸诗歌这一体裁得以确立起来,突出了这类诗歌的重要特质,凭借《文选》深远的影响力,使得隐逸诗歌的形象深刻植根于中国文人的集体记忆之中,确立了隐逸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人资助编纂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互为补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书并没有最后完成,且存在很多疏舛.当前,傅璇琮、赵昌平先生正召集国内目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意图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工作.我们即以旧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集>类为例,说明其优缺点,以对正在进行的新编工作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通海先生整理、点校的《陈献章集》,与以往版本相比,增补了陈白沙先生诗文一百多篇,但仍有较多的遗漏.后来,人们对白沙先生的集外诗文作了进一步辑录.最近,我们又发现白沙先生集外诗文十多篇.这些白沙先生集外文,对于研究与了解白沙先生的生活、白沙先生及其弟子故旧的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是苏舜钦研究集大成之作,但其在校注上仍有不少疏漏和失误。本文仅择其大者数例,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18.
朱升是元末明初新安著名理学家和明初政治家,所著《朱枫林集》,不仅是一部理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新安重要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历来号称“儒”、“释”、“道”三分天下。我国现有《佛藏》、《道藏》而没有《儒藏》。《儒藏》的编纂不仅是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真精神,而且也是为了面向世界,对当今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日本人资助编纂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互为补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书并没有最后完成,且存在很多疏舛。当前,傅璇琮、赵昌平先生正召集国内目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意图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工作。我们即以旧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集》类为例,说明其优缺点,以对正在进行的新编工作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