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西方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适合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而且提供了可行的初始制度条件。我国具有沿着初始的制度路径发展的有利条件,但需要不断解决制度供给短缺的困难问题,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发展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2.
3.
在新制度主义框架下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发现,我国政治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是当前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厄所在。这种路径依赖.就是我国具体政治体制在变迁的过程中对核心制度的高度依赖,它一方面使好的政治制度得以延续,可以为以后的政治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模板和发展指向;另一方面,它可能使一个坏体制“顽强”地生存下去,要改掉它比建立一个新的体制还要艰难。要打破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锁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党政关系、改革理念和权力制衡等方面实现创新,为建立现代政治文明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关系持续且深入。制度视角能帮助考察平台新闻业中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塑造过程,进而更批判性地分析媒体与平台的关系现状。在制度视野中研究新闻生产,其观照对象经历了从政府到平台的焦点转移。进入平台社会后,社会学制度主义侧重分析算法技术、数据指标等制度的实践和影响,媒体的平台依赖是组织同构、制度压力影响和新的合法性机制建构的过程。而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媒体与平台的互动存在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其行动路径和不对称权力会影响未来的平台依赖表现。为提升制度视角在新闻业与平台关系分析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在概念界定、分析重点、解释路径、社会情境等方面做出更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主要发展中国家政治变迁的政治发展理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中层性制度安排与政策产品的关系,因而西方学者将新制度主义定位为中层理论。其实,直接来源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具有宏观理论属性。制度的分层性尤其是研究议程意味着新制度主义具有不同的属性。对于以观念、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为变量的宏观性制度分析框架,可用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治理的新制度主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是人类实践活动所造成的制度性危机,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是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础,公共危机治理及其制度变迁与创新都需要交易成本.公共危机治理需要变消极的危机应对观为积极的危机治理观、变静态的稳定观为动态的稳定观,需要增强社会的危机治理责任意识和成本意识、建立正常的危机信息公开和发布机制.只有打破路径依赖,创新危机治理制度、建立危机治理机构才能降低危机治理的交易成本,达成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却依然转变不到位.而任何改革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要处在一个已有的制度环境中,从而形成“路径依赖”.传统体制的残留、坚固的制度结构和权力结构,以及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集团的阻挠,都成为我国改革中形成路径依赖的因子.为了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必须进行全面地、规范化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制度限定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影响制度运行。  相似文献   

9.
县级政府决策能力意义重大。县级政府决策能力受多种变量制约,而这些变量在实践中却存在多种问题,影响县级政府决策能力。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制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系统解决县级政府决策能力的问题必须诉诸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历史时期腐败的成因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制度赋予的权力才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视角分析腐败问题的产生及制度预防,方可从源头入手,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1.
从制度变迁理论中路径依赖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会发现其变迁缓慢,缺乏制度创新。政治的发展是个多方互动博弈的过程。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基层政府之间以及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都存在拉锯式的博弈。没有农民的政治参与,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是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创新,激发农民的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12.
“路径依赖”理论与技术、经济及法律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路径依赖"的概念及其相关原理先后被应用于技术、经济与法律制度变迁的研究之中。保罗A·戴维和W·B·阿瑟首先对技术演进过程中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道格拉斯·C·诺思将路径依赖的思想引入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之中,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艾夫纳.格瑞夫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对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欧纳A·哈萨维则应用路径依赖理论对普通法环境下的法律变迁进行了规范性分析,为路径依赖理论在法律制度变迁和历史的法与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为上述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方法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极大地推动了上述研究领域中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进展;另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自身也在其被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补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程。这三个阶段的逐渐演进可以理解为一场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环境不断变化下形成的新的制度均衡。在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延缓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路径依赖中的制约因素有选择地进行路径创新,可以有力地推进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进程,为第三部门的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联邦化的双向进路与两面运作看西方联邦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邦制的恰当定位是介于完全分离的自治体与高度集权的单一制之间。从这一理论定位出发,该文不仅描述了联邦化的双向进路--由完全分离的自治体走向联邦制和从高度集权的单一制转型为联邦制,而且分析了联邦化的两面运作--国家的一体化与区域的自治化,并由此揭示联邦制的实质乃是在全国性政府与区域性政府之间通过立宪进行权力分配以实现国家的统一治理与区域的多元自治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路径依赖理论消极理解经济主体在路径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而路径创造理论则强调经济主体有意识行动的创造性。二者不仅存在逻辑关联,而且都有演化的特征。因此,应将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视为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路径演化形式。路径演化过程包括路径生成、路径发展与稳定和路径分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结构变革是组织管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形成与突破涉及不同层面的众多因素,现有研究中缺乏将组织微观动力机制与组织结构变革进行整体分析的视角。但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系统内生地蕴含着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组织结构惰性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具有两面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变革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路径依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通过组织学习,突破行为惯性和管理认知惯性,充分发挥路径创造和路径突破方面的能动性,"有意识地偏离"组织原有的路径,积极进行路径突破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各地积极探索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停留在地方分割、低统筹层次上,制度"碎片化"趋势严重。"碎片化"社保制度存在种种弊端,这种"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克服原有制度路径依赖,我们必要进行制度创新,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全国统筹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发挥政府财政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7,(6):88-94
我国的行业协会在改革开放兴起之初,即为政府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的结果,深深地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其发展往往体现为身份的官民二重性、资源的体制内获取、管理的双重体制、发展的整体性依附等体制性依赖。而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较大依附于现行体制的行业协会,开始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机构分离、职能分离、资产财务分离、人员管理分离和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等举措,实现着行业协会治理的行政化脱钩改革。当前乃至后续一段时期内,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发展将呈一种急剧推进的态势,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分析已成为观察和理解人类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的重要范式之一。以制度经济学作为理论依据来分析保险中介,有助于我们从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更广阔的分析视角去把握保险中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内在制约因素,从而更科学地确定我国保险中介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安排。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保险中介产生的制度原因及条件、制度移植中的障碍、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等问题,结合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经济背景探讨了适合我国的保险中介模式,进而从建立正式约束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保险中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