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美学思想初探刘珙孔子是一位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驾齐驱的思想伟人.他的美学观以其广阔的文化背景,渗透于佛、道之中,影响了我国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美学思想,建构了我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一)孔子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春秋末叶奴隶制社会逐步...  相似文献   

2.
国民精神与中间人物——邵荃麟美学思想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时代将要跨入新的世纪的时候,许多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们遗忘,退隐于历史的屏幕之后。邵荃麟大约也应归属于这一类人物。在荃麟的一生中,提出“中间人物论”是他留给世人的一次生命的绝响,却又因文革的匆匆来临而很快归之于沉寂,失去了让人深味的机会。“中间人物”的思想,在我看来,深蕴心曲,在独特的文论背景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作一番思想寻踪的。对邵荃麟的美学思想作纵向的考察,我感到对国民精神的反思,始终是引起他理论兴奋的重点,几十年间一直牵引着他的视线。从他最初的文学创作到60年代关于“中间人物”的讲话,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在他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中都有大量表述.但是,过去人们较多地集中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而对毛泽东美学思想却缺少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鉴于此,美学学者蔡子谔同志积数年之功,认真研究毛泽东美学思想,发现毛泽东思想不仅与美学有内在联系,而且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毛泽东美学体系.现在,他已将研究所得公之于世,这就是《毛泽东与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读完蔡著,我认为,这是毛泽东美学大厦的一次成功建构.  相似文献   

4.
荀子是先秦思想文化的总结者,又是由儒家到法家的过渡性人物,因此他的美学思想与孔孟相比不仅显得具体而宽泛,理性而又实用,而且他还批判地吸收了儒家之外的特别是道家庄子思想的某些观点,从而使其美学思想显得更加丰富和庞杂。  相似文献   

5.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是他的整个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对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作出真正科学的结论,不对他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加以深刻的研究是不行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式的哲学基础不同底结果.”每一个美学思想体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人本主义美学思想进行考察之前,首先简要地了解一下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是完全必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哲学上是费尔巴哈的信徒.“人类的机体统一性原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人本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他阐述一切哲学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他的《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详尽地论述了这个基本思想.根据他的论述归纳起来,“人类的机体统一性原理”包含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学者往往以王夫之的诗论为限来概括他的美学体系,这是不妥当的.只有将王走之的主要美学思想放在中国古代美学传统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才能见出其真正的美学思想体系.我认为,王走之吸收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精华,又批判地继承了道家和佛教的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易简、现量等美学观念,并将它们辩证地结合于其诗论、乐论和审美教育论当中,形成了一个充满辩证精神的严整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笔者以为:不仅要看到他讲“情”,还要看到他讲“机”和“气”。只有如此,才能对他的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卢梭既是启蒙现代性思想的开创者,又是肇始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始祖,其美学思想具有双重现代性内容,是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共同的起点.他一方面站在启蒙的文化立场,用人颠覆了上帝,用科学颠覆了神学,表现出启蒙现代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站在后启蒙的文化立场,用感觉颠覆了理性,用审美颠覆了技术,开审美现代性先声.这对现代性矛盾构成卢梭美学思想的独特张力,并不断引发后人的阐释、争议、创新.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发生后,我和夏云在上海日寇牢里被关了一些日子。出狱之后,于一九四二年初回到浙江金华时,荃麟已从福建到了桂林。锡昌也在那里。我和夏云马上到桂林去,和荃麟又在桂林重逢。这次重逢,对我一生的工作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前此的五六年间,我一直搞政治,  相似文献   

10.
胡风在文艺理论上自成一家,在美学上也有他独特的美学思想。建国初期,胡风的美学思想有相当影响。胡风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在解放前形成的。他在留学日本期间,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但也受到“拉普”的影响。回国后,他参加了“左联”,受到鲁迅的影响,从而确立了唯物的美学观。胡风是以对唯心主义美学的批评来开始他的美学活动的。他在《林语堂论》中指出,林语堂的“中心哲学,就是意大利克罗车教授底美学思想”,“这个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上就是斯宾加恩底表现主义的批评,也就是‘创造与批评本质相同’的创造的批评”,“对于这个个性至上主义,对于这个  相似文献   

11.
站在近代这样的时代峰颠上 ,王国维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 ,在他的学术中已经透露出了现代的气息。在美学思想上 ,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功用”主义思想观 ,提出了他著名的“非功利”美学观念。在王国维看来 ,艺术是超功利的 ,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为日后中国建立独立的艺术精神提供了先验 ;在美学术语上 ,王国维由传统术语经由阐释而转为现代性和由西方引入美学术语这两条途径 ,提出大量的现代美学术语 ,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加以应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性的一个表现。总之 ,王国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美学界很少介绍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在一些附带谈到科林伍德的文章中,一种倾向是将其与克罗齐简单地等同起来,一种倾向是对他的表现说作出了肤浅的解说。这两种倾向都与科林伍德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本文拟对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作一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在西方美学史上,科林伍德的名字是与克罗齐联系在一起的,美学史家们将他们的学说称为克罗齐一科林伍德表现说。不过,科林伍德不仅仅是克罗齐的追随者,他也有着可贵的独创性。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他是新格尔主义者,在本体论上认为离开精神就没有实在,在历史学上认为全部历史都是思想史。他的一生是研究、教学和著述的一生。其主要美学著作有《艺术哲学大纲》(1925)和《艺  相似文献   

13.
毕鑫 《社会科学论坛》2008,(18):179-18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热爱和理解.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儒家学派音乐评价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评述,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音乐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尔泰教授是读者熟悉的著名美学家。早在五十年代他就以二十一岁的年龄在美学界四足鼎立。然而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关心现实政治,更超过他的美学研究。他有句谦逊而又深刻的话:“我不是什么学者,我仅仅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左’倾路线的小兵”。这里发表的是高尔泰教授在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青年美学会上的开幕词,它是一份研究高尔泰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许多精当的见解、闪光的思想是在他的其他著作中难以见到的。  相似文献   

15.
曹建 《殷都学刊》2001,(2):106-109
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想研究是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途径.赵之谦书法美学思想形成于他的哲学思想,外化为其独具风格的创作.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主体为拙朴浑厚、古茂清新;儒道互补,佛理深渗.  相似文献   

16.
不少同志认为: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曾发生过大的转变,以五十年代的美学讨论为分水岭,将他的美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基本上是主观唯心论的美学观;后期,特别是“文革”之后,他的美学思想才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 笔者认为,朱先生的美学思想诚然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是,这两个时期的美学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并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前期朱光潜,在对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后期朱光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美学沉思,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个新的命题,标志着他的美学观实现了由朴素唯物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步。也就是说,朱光潜前后期美学思想的哲学属性是一致的,都属唯物主义一家。  相似文献   

17.
在庄子美学思想中,“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不仅体现出其美学思想不同于现代西方主客二分认识论下美学的涵义,而且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物我两忘”审美境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从小说艺术视角提出了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概括而言就是:"体验"、"直觉"、"激情"、"关系"和"载道".它既体现了劳伦斯的心灵激情与哲学沉思,同时也是对其小说创作的提炼与升华.劳伦斯的美学思想既源于其独特的"血性哲学",也有其浪漫主义文论、叔本华、柏格森和尼采的生命意志和直觉主义的历史渊源.此外.劳伦斯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等均导致他美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政治和美学是怎么搭到一起的呢?”——好几位见到这题目的朋友表示惊异,对此我当然理解。然而我们怎么可能在审视中国现当代美学时不充分考虑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巨大、深刻的影响?而在谈到毛泽东美学思想时又如何能够不涉及“政治”二字?也许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有学术意义上的美学思想吗?如果不是考虑到由于他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而对中国现当代美学所产生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春 《江淮论坛》2003,(4):143-145
"妙"和"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两者之中"妙"高于"美","妙"超越了"美","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主要范畴都与它相关.悟妙是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的精神活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自然、人生与艺术的相通点,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家、佛家思想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