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战争。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时,一定会想到两个国家:一个是实行"三光政策",想要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一个是秘密派来优秀飞行员驾机协助中国打鬼子的苏联。但是,当我们关注现实时又发现,和我们一起抗日的美国,对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和邀请与其联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竟然是那样的不同。对前者是认敌为友,解除了它的武装,又重新把它武装起来;对后者是认友为敌,已搞垮了苏联,至今还对其继承国俄罗  相似文献   

3.
战争前夕斯大林是怎么思考的?下面是波斯克列佩舍夫在1941年5月下半月在有国家其他领导人和将军团参加的政治局会议上所作的速记记录。斯大林讲道:“形势日益尖锐化,而且很像我们估计的,可能受到来自法西斯德国的突然进攻。这当然难以相信,因为德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反对苏联的战争都没准备好,但是希特勒一小撮冒险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如果总结一下1939年至1941年初的对外政策活动,那么主要的是:尽管有英、美的种种阴谋,我们仍得以避免苏联被拖入反对德国的战争。否则我们只得单独在两条战线进行战争,在西方反对德国和在东方反…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领导者》2007,(9):47-48
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各国的对外战争中均为常见,中国亦不例外。汉奸就是国人对他们的鄙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汉奸们丧失国格人格,认敌为友,充当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工具和帮凶,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抗战胜利后,这些民族败类被押上了审判台。  相似文献   

5.
沈志华 《领导文萃》2007,(8):124-128
随着中国和俄国档案文献的解密,苏联和中国领导人在打破朝鲜停战谈判僵局中的作用开始受到注意。但是人们仍然有一些问题不太清楚,例如,究竟是莫斯科迫使北京去结束这场战争的,还是苏联新领导人迎合了毛泽东的停战主张?  相似文献   

6.
周明杰 《领导文萃》2011,(22):81-84
美苏联手劝说国共两党不打内战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欧洲战后事务和对日战争问题。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协议规定: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与国民政府缔结一项同盟条约。有关中国的条件是: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恢复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7.
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距今已经整整七十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  相似文献   

9.
吕古宸 《领导文萃》2007,(12):116-120
1945年7月17日,在柏林郊区波茨坦,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开了一个美英苏三巨头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对投降后的德国的处置和对日战争结束后的善后处理问题。虽然会议中途英国首相交班,由艾德礼接替了丘吉尔,但会议本身进展顺利。会议的最后一天,即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的发布国增加了未参加会议的中国,却没有苏联的名字,这是因为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就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10.
杨大卫 《领导文萃》2005,(10):96-102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一根小小的导火索引燃了早已埋好的炸药——诺门罕战争揭开了序幕诺门罕之战是在双方有所准备但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1936年6月,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了第一敌对国,并悄悄着手战争准备。8月,日本制定了或北进苏联、或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紧接着又与德国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认为有纳粹德国在欧洲帮忙,…  相似文献   

11.
西路悲歌     
西路军是中共历史的一道伤痕。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五、第九、第三十军及红四方面军总部,奉中共中央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寻求打通接受苏联援助的国际联络线。后因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终止,过河部队改称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经过近半年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兵败祁连。西路军出兵,源于获取苏联援助。中国革命和苏联息息相关,打通与苏联的联络既是中共的目标,也为共产国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这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而“先欧后亚”军事战略原则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投降,起决定作用的是付出巨大牺牲与代价的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但是前苏联部分史家坚持认为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打败关东军,决定了日本的战败。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苏联出兵东北的原因,客观评价苏联出兵东北的作用与意义,进而对日本战败的决定因素做出公正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王凡  东平 《决策与信息》2007,(10):52-54
1950年12月,李富春与东北邮电总局党组书记段子俊一见面,就告诉他:“中国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要调你去工作,而且马上就组团到莫斯科,进行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5.
宋炳寰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准备和实施,是亲历了这一重大决策的产生过程的极少数见证者。在他的回忆里,中国正式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始于1960年初。1959年6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单方面毁约,拒绝了按照两国政府协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使得原本希望借助苏联援助掌握核武器技术的中国愿望落空。但也是苏联的“背信弃义”,更加激发了中国人独立研制核武器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决策与信息》2005,(7):1-1
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扩张、妄图重新瓜分和霸占全球而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祸害最大的战争,同时又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7.
在伪满十四年里,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奴役和迫害千百万中国人民,其中包括封建把头制度和军、警、宪、特的法西斯高压统治。  相似文献   

18.
孟凡亮 《领导文萃》2007,(10):103-105
人们在谈及苏联的历史时,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苏共在2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20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2000万人的时候,迎来的却是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9.
叶檀 《经营管理者》2011,(4):102-103
日本地震与利比亚战争叠加,让全球市场扑朔迷离,但拨开迷雾,我们却能看清背后的那双手。日本地震与利比亚战争的效果抵消之后,在大震荡中,市场逐渐恢复日本地震前的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前的八月十五日,是日本法西斯的末日,是中国人民伟大胜利之日。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是以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告终,是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结束。九月九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在投降书上签字,向中国投降。人民赢得了战争,正义战胜了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