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免疫克隆优化的功率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认知OFDM无线网络中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将其建模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的求解方法。给出了功率分配的数学优化模型、算法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设计了适合算法求解的编码、克隆、变异算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总发射功率、误码率及主用户可接受的干扰约束下,该算法可以获得更大的总数据传输率,同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能够得到较优的功率分配方案,进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业务传输速率要求的限制区联合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依据终端业务传输速率大小成比例的性质来分配终端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认知无线电混合业务应用环境中,该方案可以兼顾不同业务速率终端传输速率的要求,为其分配比等功率分配方案更为合理的发射功率份额,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频谱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混合式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模型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路由算法在干扰与时延处理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Overlay-Underlay频谱共享的路由算法。该算法以着色图为路由分析模型,以最短路径和链路状态作为路由指标,以最小累积干扰为信道分配指标,优先接入空闲授权信道,否则利用功率冗余接入,发展了一种具有功率控制的端到端路径选择和信道分配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现有路由算法相比,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丢包率和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4.
在协作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的合理分配对于系统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方法往往只从系统容量最大化或者功率最小化单方面研究中继节点分配,缺乏对两者的综合考虑以致最终的中继分配结果不是最优。通过对基于能效(容量/发送功率)的中继分配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能效最大化为目标的中继分配算法(EERAA)。该算法首先优化各协作链路能效,然后通过最大权重匹配方法为各源移动终端进行中继节点的分配,从而有效地提高系统能效。经仿真验证,该算法跟现有的算法相比,能得到更高的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古诺博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贸易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古诺博弈的频谱租借贸易算法。该算法考虑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租借市场容量及次用户频谱价值两者均动态变化的特点,将用户之间的频谱租借贸易建模成动态古诺博弈,同时根据用户之间的频谱供需关系动态调整用户贸易的频谱价格及收益,促使每阶段用户效用最大化并达到频谱分配的目的。分析了频谱供需关系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相比于静态古诺博弈模型能达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促进了科技创新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科学研究的导向,深刻地影响着科研人员的行为选择。基于注意力分配理论,尝试从个体认知、制度与文化和科研组织三个层面构建研究框架,并对科研人员行为选择的注意力焦点、注意力情境以及注意力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行为选择并非自我固化,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基于注意力分配视角的科研人员行为选择具有现实性、可转移性和组织性。因此,狠抓科技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学术优劣”和“科学伦理”评价人才,方能引导众多科研人员在科研组织中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车联网中,用户节点通过中继节点与Sink节点建立连接并传输信息时,存在端对端吞吐量较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的车联网最佳中继节点选择方案,在对车辆节点的位置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因素,最终通过选取最佳中继节点来提高节点之间的吞吐量,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提高了节点间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基站协作通信功率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基站协作通信的功率分配问题转换为信干噪比(SINR)均衡问题。通过设置路径损耗门限为各用户判决与其通信的协作基站,并考虑用户间接收SINR的公平性,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基站协作通信功率分配方案。数值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蜂窝小区等功率分配以及多基站协作通信等功率分配,该功率分配方案使系统中各用户的平均SINR分别提高17.75dB和2.36 dB。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用于各种中小型监测管理机构(如水文监测、路段监测等)数传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该系统是将各测点(分站)虚拟为中继站来实现多路由选择。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从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出发的众多的语言学领域研究最终认为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认知语言学是基于生活经验以及我们感知世界的方法,把语言当成组织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用来解释和复杂的心理相关现象的一种学科.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主位结构.目的是揭示主位结构的内在机制,找出说话者是如何进行主位选择的.希望通过深层次的分析主位选择可以更好理解深层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实证为研究手段,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对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认知特征.总结出我国城市居民在收入分配公平性方面的五个特征,在此认知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用户对于敏感位置信息的认知状况是隐私及个人信息立法优化的基础。基于隐私估算理论的"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并结合"感知控制"可测变量,问卷选择移动位置服务涉及的类型场所,结果显示高档休闲消费场所、大众消费娱乐场所基本不具备敏感性,社会服务场所个别具备敏感性,身体或性暗示消费场所敏感度高。感知隐私收益方面,个性化享受、社交促进的收益感知较明显,自我夸示、群体归属的收益感知水平较低;感知隐私控制收益方面,对网络隐私声明的信任以及商业道德的信任均呈现负向评价;感知隐私风险方面,对收集过多不必要信息、定位开关具有欺骗性和网络危险不可预期的感知强烈。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作为隐私感知的控制变量,它们虽对用户的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及感知控制产生认知差异,但总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评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转体过程中实现收入分配均衡目标时,分配领域内产生诸多矛盾的特殊导因和政府干预收入分配领域时的新特点,据此提出了有限政府及其在实现分配均衡目标过程中政府选择干预收入分配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选择疑问句是一种较特殊的标记性句式,在日常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认知功能。根据选择疑问句的分类,从其形成的认知理据、典型性、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分析等方面,结合汉英两种语言在选择疑问句表达上的具体实例,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认知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概念领域的重叠源于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而类同形式元素在线性语言序列上的复现(即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对应于类同概念元素在一定认知构型中的复现,因此,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是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认知基础.对类同物复现的不同视点(或认知模式)能够解释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不同现象.这有别于以往用一种语言现象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现象,如用动补结构的产生来解释近现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而是从人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重叠现象.我们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类推对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但不是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产生的原因,其原因是人们对类同物复现的识解模式的转换.同时,重叠认知模式的选择又要受到词类和词义、重叠格式及句法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在保护授权链路的前提下认知无线电网络(CRN)的频谱优化分配问题。基于博弈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频谱分配模型,设计了一种保护授权链路的快速收敛的频谱分配算法(FCAPLL)。仿真分析证明,FCAPLL算法能在保护授权链路的前提下对认知无线电(CR)链路进行最优化频谱分配,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同时仿真给出了网络性能参数与比例因子的关系,为FCAPLL应用于不同性能要求的CRN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发现了收入不平等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消极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根本就不存在,甚至发现了相反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产生这种矛盾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以社会认知为解释机制的理论框架——客观的收入不平等通过个体对分配过程和结果公平的感知形成主观认知,继而通过个体、人际与社会三层机制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作为政府减少收入不平等手段的收入再分配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影响。这些分析对理解和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增长是强调机会平等并能让经济增长成果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从而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种发展理念。基于这一理念,对安徽省2000~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再分配存在逆向调节,行业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等问题。从包容性增长视角出发,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的均等化水平、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和扭转二次分配逆向调节等政策措施,保证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而达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认知是认识和理解对象。图式是认知方面的一种方式或途径,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现将图式理论与科技英语的翻译结合起来,试图从词义选择的角度来探讨认知图式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影响。科技翻译中应充分激活关于词类及其搭配习惯,不同学科或专业知识,词的上下文和语境的认知图式,来正确选择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