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清末教育改革催生了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的成立带动了清末教育改革,山东大学堂和清末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兴学育人只能未雨绸缪,不能亡羊补牢;"科教兴国"要有上下一心的紧迫感和切实行动;公家办学"是为国家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学生上学"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相似文献   

2.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对传统教育的审视,使人们加深了对封建教育弊端认识;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实践,进而凸显了传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传教士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介绍,为传统教育改革作好理论准备。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传教士所勾勒的中国全景图中,中国形象的正向价值可以说微乎其微,给予中国以落后、失败以及灾难感。传教士通过如下三方面来概括出中国的大致特征:重视繁衍,却无生命意识;伦理本位,以道德替代宗教;笃信教育,只为念书做官。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并非现实存在的中国,其原因在于以西方的工业文明形象来考量中国,以基督教学说来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进程中,如何发展新式教育成为清政府与各省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全国教育界联络与合作,各省教育总会率先组建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稍后,学部组建中央教育会与之抗衡.两会的相继成立,隐含着中央与地方围绕教育主导权的争夺.民国初年,教育部试图仿照清末中央教育会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各省区教育会仿照清末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成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新的两会延续教育事业发展主导权的争夺过程.  相似文献   

5.
端方与清末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方是清末新政时期的重要官员 ,赴欧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之一 ,具有革新思想。他对清末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在任地方督抚期间 ,他大力兴办新式学校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期,基督教在华教育事业的系统化趋势逐渐趋于明显。"中国教育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鼓励课程和考试的统一;加强教会学校的联合和协作;促进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考察《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在教育领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学制、废除科举、设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等,清的教育改革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在教育领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学制、废除科举、设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等,清的教育改革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909年的清末禁烟运动,探讨了实行禁烟过程中禁种、禁吸、禁卖等方面的具体问 题。通过分析史料,得出了:"禁烟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领导机构上的原因及一些实行中的具体 原因,使禁烟运动在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徐世昌与清末东北文化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昌在东三省任总督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采取改革教育行政机构、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东三省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东三省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阐述罗振玉于晚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分析罗振玉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普及义务教育、推行女子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等,展现了罗振玉作为晚清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及其对当时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位国学大师提供了一个窥镜。  相似文献   

12.
自1871年以来,中日之间的人员往来、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在中日关系的建立和文化交往中,皖人和其他省份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李鸿章与中日建交、驻日使馆里的皖人与日本、皖人与赴日教育考察等内容构成了皖人与日本交往的主线;皖人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近代以来中日交往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13.
论晚清政府的华侨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海外华侨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教育政策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由于华侨在海外普遍受到歧视和压迫,华侨子弟被禁止进入当地学校学习,这样华侨只有仿效国内的私塾创办“义学”。随着驻外机构的设立,以左秉隆、张之洞为代表的清政府官员注意到海外华侨恪守中华伦理道德,并具有清政府可资利用的经济潜力,如不设立学校对华侨子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就面临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的一些洋务官员开始在海外创办了一批华侨学校。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挽救其封建统治,一方面提倡实业救国,积极吸引海外资本投资国内实业;另一方面大力创办教育,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也深深地触动海外华侨,受国内兴办教育热潮的影响,海外华侨也形成一股兴学之风。清政府也采取措施,加大了对华侨教育政策调整力度,鼓励国内教员到海外侨校任教,改善海外侨校师资状况;派员巡查,加强对华侨学校的管理;鼓励创建侨校,扶持侨校的发展;在国内建设华侨学堂,鼓励华侨子弟归国就读;极力招揽学成人才,提高华侨政治地位。清政府改变华侨教育政策有着明确的目的,其一要宣扬忠君思想,消弭维新派和革命党人对华侨的影响,巩固其统治;其二要吸引华侨资本,兴办国内实业,摆脱经济危机。但清政府发展华侨教育的种种措施在客观上促使海外殖民政府改变华侨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侨的教育状况,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海外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加强了华侨同祖国的联系和感情。  相似文献   

14.
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教育经费之所以屡屡引发教育冲突事件,主要是由于清末乡村教育财政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经费分摊中的实际不公平,地方绅士在经办教育经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地方政府与官员在教育财政政策中缺位造成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缓冲,以及这种新财政体制对传统农民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强烈冲击等几个原因.因此,新式教育要想真正扎根于乡村社会,不仅需要双方都做出适当调适,也必须发挥其社会改造作用,促进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晚清的币制改革在天朝心态的大背景下,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吸收接纳并融合成自己的独特的币制思想,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改革的本身就承载中国货币史的发展过程,其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晚清政府开始了从传统专制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化,并希望通过立宪来解决执政危机。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立宪缺乏根基从根本上决定了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晚清政府的专制制度危机已经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解决时代的挑战;晚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决定了满清权贵无法接受立宪的成功;晚清政府合法性的丧失已无法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以完成立宪。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晚清政府推行司法制度改革,内容大多来源于西方近代法律的移植,尤其主要以德国法为蓝本.这场法律移植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它使中国传统的司法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迈上了近现代型的发展轨道,并且成为其后"中华民国"立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8.
近代意义的杂志一词始见于19世纪50年代,至晚清最后10年因受日本影响而逐渐变为流行语。这是一个媒介知识的生产过程,也是外来传播观念与本土思想资源之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杂志最初被当作一种书籍来理解,之后又长期为新闻纸或新报所遮蔽。其中,外籍人士有主动的输入,也有被迫的选择;中国方面有被动的接受,也有创造性的回应。杂志实为一种蕴含各种复杂因素的混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清末,随着法制改革的进行,清政府对传统的诉讼法律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诉讼法制的近代化。本文拟对这一改革的背景、过程、特点及历史影响等,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