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曙光 《江汉论坛》2007,22(7):98-102
日本铁路是日本近代化的产物与标志之一,而它又反过来影响并推动日本近代化的发展.铁路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铁路的出现和延伸,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资源开发和城乡商品流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此外,知识的传播、教育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生活习俗的嬗变等也都与铁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提摩太在中国近代是一个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他的社会活动对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都有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山西大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外文科学教科书的翻译、科普知识的传播和推动都具有时代意义,对晚清中国科技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日本来说,科学精神是在自身传统的积淀与外来南蛮学、兰学、洋学的冲突与融合中而成长起来的.其成长的过程是受日本现代化模式制约的,"由来于接受西方近代文化的基本态度.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①.这使日本的科学精神形成了自身的特质,一方面,它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它又要时刻承受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外来压力.由此可见,贯穿日本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进程的基本矛盾是:一、挑战与应战的矛盾;二、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悲剧”观的引入、形成与日本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作为一种美学概念还是一种艺术类型,悲剧都是转道日本进入中国的。王国维的悲剧学说是在日本的中介作用下提出和建构的,推动和深化了悲剧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哀情小说的流行、大量悲剧作品出现在近代戏剧表演中,表明近代国人审美趣味上的重要变化和对悲剧艺术的接受和认可。日本在促进近代中国悲剧理论的传播和悲剧艺术表演形式的确立中起到了触媒性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者的特质和禀赋决定了梁启超对科学的阐扬毫无例外走的是文化路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弘扬科学的"形而上学",促进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植入了科学理性。坚持科学的实践理性,为近代中国文化成功转型提供了现实理性思考:崇尚科学但坚决反对科学主义,倡导西学但坚决反对西化,弘扬科学价值但又把它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站在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反思科学理性,为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6.
陈力卫 《学术月刊》2012,(9):144-154
在近代知识建构过程中,再没有比"主义"这个词更具有代表性了,各种思潮、各种观点都是以其名义得以传播。这些"主义"最早多出现在欧美,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其蓬勃发展期。将词缀"-ism"对译为"主义"是日本人所为,而且早期的许多"主义"是经由日本舶来的。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具体例子就可以知道日本的汉字译法是如何炮制的,而且是通过什么渠道在清末的中国得以展开并流行的。这里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当然是报纸杂志。通过《清议报》里"主义"使用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作为近代知识资源的一面,而进入民国后的知识传播,报纸杂志和近代辞典《辞海》的诠释、采录也为"主义"的传播做出了贡献。20世纪40年代以后,除去日本要素外,中国人对"主义"的翻译和创新更是别具特色了。  相似文献   

7.
近世町人阶级价值伦理具有促进商业资本发展和催生近代资本主义和近代取向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对其在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变革中,如何与维新改革精神相契合和从社会角色到价值伦理实现近代转型的进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揭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伦理的形成轨迹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日本明治大正时代,<聊斋志异>告别了被翻案为日本故事的幕后传播阶段,逐渐亮相于近代文坛.得益于报业和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它的影响首先渗透到汉文小说当中,而后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评价,还出现了将其部分作品翻译成现代日语的尝试.<聊斋志异>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和译介,打上了日本明治大正文化的印记.汉学者、中国戏曲小说研究家和近代作家对<聊斋志异>的译介和传播各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群体文化,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大学作为发展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负有向社会传播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在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文化带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社区文化也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郑军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12-11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其主旨以传播西学为主,向中国人传播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的史地、哲学、司法、天文、工商业、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鸦片战争后,它更成为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撰写有关西学著作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因此,可以认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5,(4):2-4
第一条为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出版,以向广大干部群众传播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澳门自1553年被葡萄牙人租居以来,就成为耶稣会士出入中国内地传教的最早和最主要通道,而这些传教士大都是聪明慧达之士,他们不仅为中国人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向西方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传教士的双向活动,使东西方文化通过澳门而相互交汇,澳门也因此成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影响深远,张之洞等人选择日本模式为蓝本,使中国教育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而自由、民主、人权、科学等西方思想亦随之涌入中国.通过分析中日教育革新的一些内容和特点,可以洞悉这一选择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晚清中国的药物学术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清末推行的学制改革即借鉴了日本学制,使得药科成为高等学堂中独立的专业科目。部分日本教习受聘在中国学堂的课堂上讲授药学课程,为科学药学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而留日学生之中也不乏学习药科者,其在研习之外交流互动,并在东京成立中华药学会,是为归国后推动国内科学药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丁福保在其赴日考察医学前后出版了不少编译自日本药学书籍的作品,创办了医学组织与刊物,传播了科学药学知识,而且还推广了其本土中药学术科学化以及中西医药汇通的思想。凡此直接或间接的日本因素,主要体现于清末新政时期,促进了晚清中国对科学药学知识的吸收和转化。  相似文献   

16.
刘阳 《理论界》2009,(2):118-121
戊戌时期,为挽救中国农业和扭转外贸逆差,有识之士提出了科技兴农思想.其主要观点有:创设农业机构,兴办农会,以主持农业改良;办农业教育、出版农学书刊,以传播农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和新式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采用新式机器、加工农产品,以改进土货质量;引进、推广良种,以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述主张推动了清廷农业上的革新,从而对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学知识的传播;使一批外来物种得以在中国引进;促使中国农具开始向机械化、半机械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由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学术转型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另一方面,新的学术分科制度和学术评价标准的确立,为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以废科举为契机,清末学术评价标准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教育在管理体制、规模、程度及专业课程上获得长足发展.这既是近代学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高等教育转向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性飞跃,对20世纪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尹天娥 《理论界》2009,(10):158-159
科学传播系统是一种信息和知识传播系统,对于大众媒介的科学传播,既要遵循媒体的传播规律,又要符合科学本身的特点,才能实施有效传播.但是今天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已经出现众多的问题,由此便使科学技术信息在从拥有者向接受者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信息的失效现象,影响了科学技术信息的传递和扩散,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大众媒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学东渐,产生很多西学书目,研究康有为所著<日本书目志>的图书分类体系及目录学思想,探讨它对于近代西学书籍传播,以及近代目录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军 《北方论丛》2005,3(3):90-94
在明朝末年,由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开始了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但是,由于明清鼎革导致了政权更迭,由此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成为中国传统科学近代化进程中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