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媒介文化是新兴的文化形态,与大学生自组织极具关联性,有助于大学生自组织实现文化自治,能促成他们的休闲娱乐与社会参与。新媒介文化视阈中加强大学生自组织管理的实现路径有:一是加强高校大学生媒介德育工作,二是提倡健康积极的媒介休闲娱乐观,三是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媒介环境,四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在共同富裕和休闲时代背景下,基于CGSS2017数据,对我国青年人群休闲参与的分层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布迪厄资本理论,从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两个方面对我国青年人群休闲参与的分层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我国青年人群在通俗娱乐类休闲参与上的分层现状相对比较平等,在高雅文艺类、社交类和体育类休闲参与上的分层现状较两极化,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大。第二,个体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均会显著正向影响其休闲参与水平和休闲参与分层,且文化资本对个体休闲参与水平和休闲参与分层的影响作用大于经济资本。为促进休闲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特别关注休闲匮乏者的需求,同时有必要开展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休闲装备和产品业、休闲设施服务业、旅游业、娱乐产业、运动与游憩产业、文化产业六大方面分别引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并对各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了评述。研究表明:全球已经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以体育休闲产业、娱乐产业、休闲装备和产品业、休闲设施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最大产业系统——休闲产业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Sport(体育运动 )和PhysicalEducation(体育 )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 :Sport的本质是休闲娱乐文化 ,应界定为以身体运动或观看竞技比赛为手段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休闲娱乐文化 ,其中译用词为体育运动 ;进而指出 :Sport(体育运动 )和PhysicalEducation(体育 )分别指代两类本质完全不同的事物 ,不存在上下位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广西青年对社区建设持肯定态度,对社区建设的热情很高,社区已经成为青年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青年对社区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且普遍感到文化场所和设施不足,希望得到社区多方面的服务.共青团应抓住社区建设发展的机遇,以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参与社区建设,拓宽新的发展空间.要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社团机制,加强人际互动.  相似文献   

6.
从国民休闲发展与旅游创新角度,提出旅游产品休闲化、娱乐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现代旅游发展进程中,需要进一步丰富国民旅游休闲的内涵,重视旅游产品休闲化、娱乐化设计,是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为休闲产品、娱乐产品的主要方向.侧重从观光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三大主导产品提出旅游产品休闲化、娱乐化设计的主要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旅游产品的休闲和娱乐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感悟性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由于工作繁重、待遇低微,以及客观环境限制等原因,在中小学教师中出现了日常娱乐休闲时间不足、内容形式不健康等问题.民国社会对教师娱乐休闲问题的探讨,既肯定了教师日常娱乐休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确定了什么样的娱乐方式才是适合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健身娱乐市场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经营性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经营规模、经营项目、设备档次和收费标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了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为太原市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休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并成为一种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体之一,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群体的休闲文化结构可从其休闲的文化层次及空间结构两方面来研究。休闲对青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采取一定策略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休闲食品包装使用中的人性化操作问题,对休闲食品包装进行了人机学研究。根据人机工程学中人与 操作对象交互的要求,从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对休闲食品包装进行了分类,并归纳出休闲食品包装在操作性 方面的缺点,进而提出了优化的方案,以满足消费者使用、娱乐的双重需求,同时引导消费者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年群体在新媒体网络参与和建构过程中舆论引导工作的不足,以高校青年群体为问卷调查对象,结合社会现实分析当前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的矛盾与现状,进而以互联网空间呈现的特征与舆论引导实现路径为研究内容。研究认为,高校青年能够积极参与建构网络空间,参与网络舆论的语言表达呈现泛娱乐化的倾向,并对网络空间的复杂性、重要性和科学性有所甄别,但是也存在着情绪化、容易被误导等不足; 需要进一步培养高校青年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政治过硬、高效规范的网络宣传员,还需要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提高思政干部队伍的媒介素养,用青年熟悉的话语体系来引导高校青年在参与新媒体网络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协力共建良好有序的网络生态。  相似文献   

12.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daily activities are both a cause and a consequence of youth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youth activities directs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daily activities may have an impact on youth, including: (a) providing chances to learn and practice skills; (b) serving as a forum for identity development; (c) affording opportunities to build social ties; (d) connecting youth to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e) keeping youth from engaging in other kinds of activities. Youth's daily activities, in turn, both influence and are influenced by the multi-layered ecology within which their lives are embedded, an ecology that ranges from the proximal contexts of everyday life (e.g., family, peer group) to the larger political, economic, leg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the larger societ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on the media and youth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高校的团支部工作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拓宽了高校团支部工作的载体和渠道,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校教育与管理的深化改革。立足实践工作经验,探索创新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团支部工作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催生了新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确立了用户的主体地位。掌握用户对于媒体的使用动机、选择理由及满意程度,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本。为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分析法具体探究青年群体对新闻媒介的接触状况,及使用动机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对非官方新闻媒介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以新闻微博与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对象,媒介接触会影响新闻媒体对用户动机的满足程度和用户对新闻媒体的媒介满意程度;媒介使用动机的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间存在正向相关。为提升用户对新闻媒介的满意度,实现用户依赖与忠诚,必须在信息动机上强化内容定制,在便利动机上完善信息分聚,在娱乐动机上重视用户创造,在社交动机上追求社交化、本地化与移动化的有机整合,进而塑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戏仿类短视频越来越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表达权利诉求的舆论场。由于戏仿类短视频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掌握着新媒体技术的青年网民为受众,使得它在体现文化内涵时具有与以往的亚文化载体不同的特点,即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作为青年亚文化意见表达的工具、商品以及文本。“戏精牡丹”系列是戏仿类短视频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首先,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工具形态记录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商品形态建立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知,维持群体认同。再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文本形态表达抵抗话语。戏仿类短视频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戏仿的方式达到与主流话语的换位思考,提示了从“抵抗”到最终“和解”的可能途径,体现了“亚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 ,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 ,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夯实团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活跃农村团工作带来了机遇。以灌南县大学生村官团建为例,研究当前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团建的作用,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开展团建工作新模式、新手段、新载体,更好地推动共青团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当代都市青年的择偶方式与过程正在发生新变化。大型相亲会作为社会为解决择偶问题所做的一种努力,为都市青年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择偶场域。实地研究发现,大型相亲会为有择偶需求的都市青年提供了交流平台与见面机会,但在实际解决择偶问题上却表现出极大无奈。信息不对称和舆论魔力导致供需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策划精英与媒体共谋制约活动的公益性、市场化运作与相亲市场恐慌导致婚配逻辑畸形错位,以及婚配主体选择意愿的模糊性等极大地制约了相亲会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国内近十年休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休闲研究的发展,全面介绍了国内近期休闲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以及取得的成就。根据作者对国内近年休闲相关文献的分析,目前国内休闲研究集中在国外休闲理论的引进与研究、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的研究、休闲空间的研究和休闲影响的研究等几个方面。针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作者指出了未来休闲研究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新领域,例如,重视休闲研究内容的丰富,重视休闲研究方法的改进,重视休闲研究阵地的扩展等。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青年私人生活的调试与改造是国家重塑乡村社会以期实现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个人主体性建构要素,私人生活在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形态及其文化模式下往往隐而不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社会改造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使私人生活从农村青年的传统关系网络剥离,并将其纳入国家管理变得愈加重要。在建构农村青年私人生活的诸多要素中,大众媒介扮演着关键角色。早期大众媒介多以权力中介化的角色与功能而存在,随着大众媒介日渐嵌入农村青年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景,媒介化成为大众媒介影响青年私人生活的核心机制。正是这个过程使农村青年私人生活实践经验及其意识发生变化,同时改变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