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民族理论研究和宣传中,我们经常告诫人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呢?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当前流行着一种“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既然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个问题都没弄清楚,又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呢?因此,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实有加以辩明的必要。本文不揣冒昧,拟对这个问题谈一管之见,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成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民族形成理论,并依据后来的研究成果不断加以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形成理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传播到俄国。列宁根据这个理论和俄国的民族情况,对俄罗斯民族形成有过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在1913—1914年列宁和斯大林对民族形成问题作出了独特的理论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成理论开始传播到中国。解放后,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形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争论。人们在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与对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六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的伟大胜利,根本上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继承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有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善于针对错误倾向,正确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斗争。我们长期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新的经验,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胡耀邦同志的这段讲话,对于我们正确地进行民族理论研究工作,正确地考察与处理我国新时期在民族方面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讲,做好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不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历来都是党的整个理论战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总的要求下,我们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者,直接地担负着通过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的依据,担负着向各族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宣传教育,也担负  相似文献   

4.
<正> 民族形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早有论述,为我们研究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如何理解这些论述,每个人的见解有所不同。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渴望指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如何看待这一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与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有什么渊源关系 ?弄清这个问题 ,是真正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开创新世纪民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对第一个问题 ,党的十四大作了权威性的回答 ,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 ,最为关键的是“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栏目导读     
王希恩 《兰州学刊》2014,(10):16-17
就学科领域来说,这是一组民族学或民族问题研究的文章;更细一点说,是民族理论研究范畴的文章。 中国的民族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身。张三南、谢丽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国家观三题》,谈的民族国家问题,在民族理论界堪称热点: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诸如民族国家“构建”、“认同”以及民族与国家关系等议题的研究此伏彼起、经久不衰。但客观来讲,这方面人们似乎更多关注了“韦伯”、“哈贝马斯”,而忽略了“马克思”。这至少不公平,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民族国家问题上论述很多,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其实在马、恩、列、斯那里已经说得很明白。张三南、谢丽萍的文章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国家形态的演化、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异同,以及民族国家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的理论,虽然只涉及到三个议题,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国家问题论述的丰富内容,对推动现阶段民族国家理论的进一步探讨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主要包括民族自身发展问题、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民族间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民族政策过程问题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民族问题性质转向、民族问题实践逻辑转向和民族问题空间维度转向三个发展趋势。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包括三个主要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强化国家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是一个必须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可能或是否成立的大问题。如果前提性问题没有理顺好,科学理论的基础就显得苍白无力,或存在着从根本上被颠覆的可能性。因此,明确提出和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理论前提、思想认识前提、现实前提和文化前提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全面阐释,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它的逻辑脉络,这对于巩固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中,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面临着三个现实挑战:一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要不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三个方面重点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无容置疑。但是,怎样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现实课题。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就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科学论断,有必要对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现状作些反思。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民族文学理论界大为活跃,悬而未决的民族文学划分依据问题再度引起民族文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归纳各家之言,可分为作者族属决定论、生活题材决定论、语言文字决定论、综合兼顾论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决定论五家之说。分歧之大,一时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根据目前的讨论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与该课题相关的三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前提。 一,民族文学的划分依据问题不纯属文艺学问题,它涉及文艺学与民族学双重理论。文学民族性问题的真正解决是民族文学的划分依据这一课题解决的直接的理论前提。所以,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辩正地结合起来,研究面临的问题。 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学处于多层次的系统关系中。系统的关系不同,其意义、性质有别,因而也就可以对文学做出多种具体的规定。文学在这一系统关系中的意义,性质代替不了它在另一系统关系中的意义、性质,对文学在某一系统关系中的具体规定代替不了对文学的总体规定。解决民族文学的划分依据,首先得弄清文学在此处于汁么样的系统关系之中,然后做出其具体规定,把具体规定与总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 对待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一直主张: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融合起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纲领。在过去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民族纲领,创造性地运用民族自治的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故乡问题,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学中,有不少同志一直认为“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一九七六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简史》编写组编写的《世界近代简史》就把“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这个提法写进教材。一九二四年,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提出:“大概正  相似文献   

14.
“两个离不开”,是对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历史关系主流和现实关系的科学概括和升华,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在民族理论上取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成果之一。对这个科学论断,理论界在政治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已有许多令人信服的论述。但从经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一切以人类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普遍原理,在这个普遍原理指导下,各门基础学科还应该有自己的具体理论,也即对这一学科中带有规律性问题的理论概括。民族史研究是历史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对象是各个民族(包括已经消失了的民族)的活动历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性的规律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概括来加以说明,也即从民族史研究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具体化,这就是民族史研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从古至今常常是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个重大问题,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揭示民族、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思想武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妥善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从而使我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同心协力地进行着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实际,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本质或其实在的重点的内容。这两个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进行了多次讨论与探索。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剖析有关民族问  相似文献   

19.
实践概念在近代辩证法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意义,它是康德以来的新理性主义(即辩证法理论)哲学立论的关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也正是在这个关健性问题上批判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遗产,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建立其上的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但是,这个问题在我国哲学界论述得还很不够,许多人甚至根本忽视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论述一下马克思主义在辩证法理论上的这个转折,以便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一、黑格尔哲学中以实践为核心的总体性理论及其局限在黑格尔之前,康德把理性的最高意义表述为消极意义的辩证法;康德之后的费希特、谢林哲学则从积极的意义上探讨理性,从活动,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结合方面讨论理性。初步完成了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的转变,继费希特、谢林之后,黑格尔系统地研究了理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其标志又是什么呢?对此,理论界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以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