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西藏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状况,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在昌都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流转土地用途逐渐多样化;流转主体比较单一;缺乏专家学者推崇的股份合作方式;土地收益上涨较快;以及土地流转和利用地区发展不平衡。说明昌都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流转阶段,流转形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基础性工作,引导当地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宁阳县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了"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农民反映,土地流转后收入多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还省去了后顾之忧,旱涝保收,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3.
刘毅 《现代妇女》2014,(2):141-14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在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使土地形成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化效益。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式,研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及其产生的背景,并着重从经济、技术、制度等方面,阐述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宁阳县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了"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士地流转分配方式.农民反映,土地流转后收入多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还省去了后顾之忧,旱涝保收,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5.
所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经依法批准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包括兴办乡镇企业用地、村民建住宅用地以及乡村建设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也称之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或简称为"农村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本文以成都市蒲江县为例,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出发,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流转方式、流转政策依据、流转条件和范围、流转后的用途和使用年期、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治理内容、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依法、规范、有序、稳妥进行,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土地流转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内陆,是农业占比重很大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自然环境差、土地贫瘠、农村土地分散、生产力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一特征在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里的土地流转速度不是在加快而是处在停滞状态,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村——吉山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贫困山区在土地流转的萌芽阶段,村级组织启动流转土地,要因地制宜引导并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从提高农地效益着手,培育土地需求主体,使土地流转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让农户有较高的流转收益,提高农户自觉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建立起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流转活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深化国有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9.
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流转,在我国目前主要是指农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就是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是基于市场交换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反映的特定经济行为。本文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对六省各县市的大量实地调研为基础,总结了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私人代理、政府代理和市场代理模式,并对各种模式下的土地代理绩效做出比较分析。针对在各种土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只有靠明晰土地产权,结合合理高效的市场机制以及土地中介机构,同时配合国家提供便利的制度环境,土地流转才会不断在实践过程中,逐步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山东、湖北等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先行试点地区为例,分别从法律法规和试点实践经验等层面研究探讨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必然性,提出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的总体框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土地承包权,而转让土地使用权.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杨峥 《城市》2011,(12):55-57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1979年开始对中外合营企业的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土地出让方式仍以划拨为主,没有发挥出土地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工进入城市,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土地,土地流转也就应运而生。平原地区的土地流转进展得颇为顺利,如何让丘陵山区剩余土地顺利进入土地流转,并产生更大的效益?本文通过对荥阳市刘河镇的土地流转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苏浙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离农离土人口激增,引发了农地大规模的流转。浙江省到2001年底,土地流转326万亩,占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13.5%。江苏省到2002年末,土地流转面积占农户承包面积的12.5%。由于我国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苏浙土地大规模流转必然会受到坚持家庭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关系农村发展、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首先要理清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村民小组等在流转中的相互关系,分清土地流转的主体代表、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等角色,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为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各地已开始逐步将目光转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村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新的用地途径.本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管理,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程序,完善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土地出现了相对剩余,规模性的土地流转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阻力。近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潮流的兴起,为加速土地流转提供了机会。毫无疑问,农民工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之一,有效的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首先阐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然后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阻力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流转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冠军 《职业时空》2010,6(7):156-158
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于土地流转政策认同度较高,但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市场化程度明显不足,未来土地流转更容易走向分散化流转格局,集中化流转格局形成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的108户村民认为,村委会通过假造<土地流转合同>,把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委会经营,因此将村委会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并依法取得流转合同所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举措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发挥农村资产价值的作用,保障融通资金的安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亟待突破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