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电子文献资源是当今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过渡的阶段,电子文献资源与印刷型文献资源并存是我校图书馆资源构成的基本特点。对我校读者利用文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文献资源特别是电子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对此我校图书馆将从加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做好读者培训工作来提高电子文献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快,高校校园环境、工作方式、服务等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给教学和科研带来更多便捷的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也逐渐融入了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电子图书馆,收藏各种电子出版物,并建立电子阅览室。随着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其服务功能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又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使一些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无法落实,导致电子图书馆的服务显得不够先进而无法发挥电子图书和电子阅览室的真正效用。本文主要从电子图书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研究了当前电子图书服务和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高校电子图书服务管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文化服务已经失去了活力。面对书刊借阅量、入馆人次逐年下降,而电子资源利用率持续走高的现状,图书馆急需抓住机遇,创新服务手段,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时期。通过对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找出创新及转型发展策略,希望可以加强阅览空间功能布局优化建设,加快图书馆服务创新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也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成果.随着网络化及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资源数字化建设逐渐成为国内外对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的重要项目.在国内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偏重技术引进、重复建设、技术框架缺乏可操作性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亟须得到解决的,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高校图书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强烈号召"互联网+"学习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区别于传统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也给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提高效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切实希望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内,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也呈现逐年递减的状况。本文从树立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出发,提出调整资源结构、增强数字化咨询服务意识、加强信息素养培养等创新途径,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阅读行为正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更需要基于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阅读资源建设、阅读服务方式和阅读推广效果,以期为读者用户提供更为泛在化和专业化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行和发展,信息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对信息的重视和投入也特别大。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冲击下,在社会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以创新来带动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在现代这会,在各种各样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我们要探索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创新发展,维护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文化阵地,是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培训是指由图书馆组织发起的针对高校新生开展的旨在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培训,高校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显得陌生,因而对高校新生组织入馆培训,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刘波 《现代交际》2012,(8):109-110
现代化的图书馆在重视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图书馆的服务却常常被忽视.其实图书馆的服务才是图书馆工作永远的主题,也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图书馆要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适应时代的需要,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实现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专科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找出影响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院校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饶俊丽 《现代交际》2013,(10):98-98
资源整合利用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何将现有的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与各种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合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实现非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源管理的核心。经过整合的资源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强大的功能,使得信息检索效率更加高效,迅捷。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校图书馆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而且更需要不断调整图书馆建设方向,用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为读者提供有效的阅读服务。笔者现就高校图书馆建设,以及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做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悄然改变,在阅读上变得更加便捷、迅速,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现象,人们追求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基于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大环境,从中找到最根本的创新点,并将该创新点的创新性最大限度展现出来,力求为加快高校全员阅读步伐发挥强大作用,进而为提升全民阅读素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阅读推广,本文分析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巨大的变革给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围绕着数字环境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对数字环境下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蕾 《现代交际》2014,(10):110-11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对象和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迎合时代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本文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浅议面向高校图书馆需求的移动信息服务,旨在从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的角度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维护费用较高的纸质图书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在此背景下,寻求发展维护费用低、知识更新速度快的数字图书资源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建设好图书馆速度快、质量高的的数字图书资源,更好地为高校中的学生服务成为了广大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通过对国内的一些著名高校图书馆的调研发现,在推广建设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一定相应的成果,但由于起步晚、高校之间经济实力差异大等因素,诸多问题也将逐渐显露出来,这对数字图书资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本论文就目前数字图书资源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的些许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数字图书资源建设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纸质文献资料被电子文献所替代,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在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中创新管理方式的必要性,并且从管理模式、机制、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谭霞 《职业时空》2008,4(4):82-83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各个独立的图书馆从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对社会信息资源进行的有目的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与社会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共同形成的网络环境,为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世界环境,信息网络化无疑会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资源的共享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但是,高校图书馆的针对于本校学科建设等所要求的特色建设也同样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加强革命老区高校图书馆的红色旅游数据库建设,是当今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传播红色文化正能量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走向共建共享的时代需求。革命老区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旅游数据库建设方面具备丰富的红色文献和信息资源、人才和地域优势、数据库平台和技术支持这些优势资源。加强革命老区高校图书馆的红色旅游数据库建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争取多种途径筹措资金,组织人才团队,加强多方协作,促进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