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自面世之日起,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一直受到国内外读者的赞扬和喜爱,而其英译本的研究更是长期为学术界所关注,研究成果屡见不鲜。本文运用改写理论,通过对《阿Q正传》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探讨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因此,塑造个性独特又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成了小说家的追求。许多经典小说都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支撑,如《阿Q正传》中可怜又可悲,惯于精神自慰的阿Q;《守财奴》中惜金如命的葛朗台;《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孤傲自尊的林黛玉;《三国演义》中多谋善断、忌妒孔明的周瑜;等等。这些经典的文学形象以其不可重复性显示"这一个"的独特,若说到爱慕虚荣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5)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论述了悲剧性讽刺中典型的牺牲者形象,本文以弗莱的讽刺性替罪羊角度着手,试图分析《祝福》和《阿Q正传》中祥林嫂和阿Q悲剧典型形成的根源,并阐释时代精神或作家笔下替罪羊的象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树碑立传,历来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罕有为普通人写传,尤其是普通人写自传的。《阿Q正传》,那不过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是从众生相中概括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记事约定俗成。普通人不入经传,多少年来就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惯例。然而,物转星移,此事最近似乎有了一丝转机。 相似文献
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5):22-23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问世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艺术魅力可以长久的经典作品。阿Q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可谓家喻户晓。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与我们密不可分。通过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征、原因的心理分析,进一步认识精神胜利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是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分析。本文首先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和其心理特性进行深层的分析,然后在其基础上总结出了阿Q精神胜利法深层心理实质和对现实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9.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10.
奔赴新疆 1938年秋,武汉失陷。王为一来到陪都重庆,同相别大半年的赵丹聚首了。当时赵丹精心导演的话剧《阿Q正传》正在演出,王为一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的《为自由和平而战》也上演了。 相似文献
1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8,(1)
张炜小说文字深沉、细腻,有着人文关怀与哲思的特点。2015年,《寻找鱼王》问世并大获成功。在《寻找鱼王》这本书里,张炜动物叙事的内容、简约自然的风格以及人性关怀的主题的创作特点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出发,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张炜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13.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用三部影片刻画了大时代下小城镇中的三位女性命运,并以个性化的叙述者以及众人围观场景塑造了不断挣脱束缚,渴望困境出逃的女性生存寓言,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蓝、黄、红三种极具色彩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代表作《祝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审美再现的过程。本文试从形象刻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四个方面讨论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如何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21)
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新闻报刊事业也随之兴起发展。早在1898年,无锡人裘廷梁和同乡顾述之、吴荫阶等人创办《无锡白话报》。随后地方报纸便陆续出版。其中,以《锡报》的生命力最强,历史悠久,深刻反应了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
从文学到电影,两种不同特质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同一故事的不同叙述方式,由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影像,二者的成功结合体现了改编的艺术。本文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的成功结合,探讨从文本到影视的改编艺术。 相似文献
1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2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创作的侦探小说不再以单纯的破案为主,而是更多关注社会现状和人性,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次研究以东野圭吾侦探小说为研究视角,详细分析《白夜行》这篇小说中存在的社会与人性问题,从而揭示人性变形、扭曲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1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8,(7):14-15
严歌苓在创作过程中不时流露出自己对于社会历史的思考,其思想内涵与独特的创作正是紧密相连的。在小说《陆犯焉识》中,作者通过我的记录,将陆焉识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以交错的叙事时间,刻画了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运用留白的手法对历史进行了深入探寻,再次展现了其不凡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5)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的最新力作。龙盏镇在现代性的侵袭和腐蚀下,权力与欲望泛滥成灾,人性陷入精神困境。迟子建本着底层写作的立场,在文本中投射了对于现实的深切关照,以现代性视角描摹新时代的人心与世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