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种话语选择是作者或说话人的自反性体现。维索尔伦(Verschueren)所提出的元语用意识的语言痕迹体现在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文学创作也是一种语言的使用,作家的内心世界会通过创作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字和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元语用意识参与话语的生成及创造的全过程。选取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作为研究语料,初步探索法语文学语篇中的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及其在人物刻画、语篇结构和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分析元语用意识在文学中的存在与实现,解读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孜 《职业》2013,(26):171-173
多年来,国内外的管理学界对管理本质的研究在逐渐深入并提出了众多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用管理活动中一种直观认识到的现象来界定管理的本质,而该现象不能反映出隐含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的内在的共同的根本属性,因而不符合“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这一界定本质的哲学标准。一个事物是由多种不同的表象结合而成的,一个能反映出的各种表象的内在的相同的特性才是该事物的本质。根据这一原则,本文试从管理目标与管理活动、管理职能、管理方法和管理目的之间的关联因素来探寻什么是管理的根本属性,并提出观点: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3.
焦梅 《现代妇女》2014,(6):179-179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有效的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场所,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话语交际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在课堂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和主动学习外语知识的机会,是双方都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促进语言习得,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1;189)。本研究通过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话语的分析,探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在话语量,提问方式,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话语形式及语言输出量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国度里,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往往是扮演着领导者和指挥者,出现一言堂的现象是很普遍的,那么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的话语是否真的规范,是否数量越多,就越好?师生互动与否是否必要?教师话语既作为习得者目的语输入的一个重要源泉,又充当组织、管理、指导二语课堂各种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教师话语质量上该怎么提高呢?  相似文献   

5.
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与作者运用一个故事题材和塑造一个任务形象来流露出主题思想,最终表现出怎样的主题意境?毫无疑问,主题意境才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只有抓住主题,读者才能理解到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才能从根源上与学习接受作者所要通过文章传递的观点和信息,读者便能够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学建设水平和创作水平。研究当代英语文学的主题意境,能够对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当代英语文学的发展规律更加具有把握力,领悟当代英语文化的内涵和创作手法,有利于英语文学的进步和在全世界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运用意识流手法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先锋式的表现技巧,它采用内心独白、梦幻以及自由联想等方式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意识流动进行展现。川端康成在其创作中大量的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早期创作是模仿阶段,中期创作是尝试阶段,后期创作对该手法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给该手法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其"东方意识流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世界各国的文学在互相融合和传播。文学把历史的发展以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象。而英语的文学作品包括了英语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信息,表现出不同的为人处事原则和价值观念等。当代英语文学开阔了英语文学研究的视野,扩宽了研究的领域,影响非常广泛,象征着世界未来文学的发展轨迹,对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引导作用。所谓的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文化活动越来越频繁,当代英语文学的跨文化交流越显重要,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世界各国文学创作者的创造提供一个很好的定位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在互相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俄国形式主义作为一套架构完善的文艺理论,尤其强调文学内部的特性,从形式方法维度出发观照文学作品,可谓合理且客观。形式方法的独立是文学内部规律的客观存在,既可以从其自身的含义得出,也可以从具体的形式方法理论课题中得出。一些形式方法在不同时空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相似的反映,这也从一个维度说明了形式相对于内容的独立。在认识形式方法独立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形式的独立并非意味着它自身的孤立。  相似文献   

9.
访谈节目的出现拓宽了我们的谈话语境,而"好"及其变体"好的"在这一新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也有其独特的倾向。在谈话节目中的话轮中,"好(的)"所表现的特点为连贯性、衔接性、信息性、意图性、前景性、互文性、可接受性等,对其话语标记功能的使用是主持人常用的谈话技巧。本文将利用数学统计相关方法,解释"好(的)"话语标记功能,从而对"好(的)"话语标记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目前符号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热潮。早在1929年,巴赫金就从思想意识形态谈到符号。他指出话语里没有任何东西与符号功能无关,而符号交际的一些基本的一般意识形态形式正是在话语的材料中能最好的揭示出来。本文着重论述话语符号的特征以及话语符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学界对教育话语的研究出发点为:将教育话语看做机构话语的具体类型之一。主要关注下列几方面的问题:教育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类型和话语策略、教育话语中不同类型的言语体裁、教育话语的社会功能。俄罗斯学界不同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教育语言学等视角提出了研究教育话语的各种话语模式,其中,对教育话语价值的关注是俄罗斯教育话语研究在本质上区别于欧美和国内学界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3.
话语交流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话语交流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可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从而为企业赢得经济收益;话语交流还可以影响消费者,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论文通过具体事例详细分析了话语交流的基本特点以及话语经济功能的多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把文学中的法律案例、法律事件等纳入研究的视野,由此来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自身所孕育的难以克服的局限,指出司法工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缺陷,以及由此引出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意义。此类文学作品必然蕴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即作家对这一现实的态度、思考及评判。以白居易、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文革"时期文学,古今中外四个时期文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从而得出文学反映现实与作家思想倾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话语间性、话语内容、话语语境和话语形式构成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比较思政理论学科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的原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理念发展滞后、研究成果较少、缺少话语权等问题。为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创新现有概念和其他学科理念,完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推动比较思政学科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话语标记语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其在不同语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话语标记语所做的研究,突出教师教学视角下话语标记语的运用情况。同时,介绍了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并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在顺应论指导下更准确恰当地运用话语标记语。  相似文献   

18.
张海钟  张宁 《现代妇女》2010,(10):25-30
法律与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把文学中的法律案例、法律事件等纳入研究的视野,由此来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自身所孕育的难以克服的局限,指出司法工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缺陷,以及由此引出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打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现象是庭审话语中最常见的话语形式之一。以话语权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评价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随机选取了CCTV《庭审现场》40场刑事、民事审判案件音像语料,着重对法官打断话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法官打断话语主要有三大类:明确资格类打断、调控言行类打断和限制内容类打断;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四种:质疑、干预、核实和维序。其中,干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且主要以限制内容类打断话语这一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一股新的文学思潮在巴基斯坦文坛兴起。和20世纪上半叶流行于印度次大陆的进步主义文学不同,印巴分治之后,为数众多的巴基斯坦作家开始借鉴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抽象派、印象派、象征主义、意识流等众多源自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如火如荼地兴起于巴基斯坦文坛。这些表达方式更有助于反映现代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焦虑、恐惧和认知混乱等严重的精神状态。拉希德·阿姆贾德是巴基斯坦现代派著名小说家,他擅长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很多以梦境为题材来表现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的作品。本文以拉希德·阿姆贾德小说集《寻常人的梦》中的几篇代表作为例,浅析作家梦境题材小说的表达主题与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