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炜 《当代青年研究》2008,(3):51-54,34
本文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社会调查,认为青少年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并且各群体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他们的审美活动情况与整体情况基本一致,总体上倾向自然审美活动;除中学生与大学生在审美需要上有差异且显著外.其他群体间在其他选项均无显著性差异;除"科学美"和"不明确"选项各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选项群体间审美活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习惯于从审美现代性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谈论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问题。事实上,仅从生活或者美学自身的层面谈论审美心理是不够甚至不准确的。因为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其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信息接受方式又受到新技术的影响。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文明的阅读行为,这种影响从心灵深处改变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3.
虽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相隔二千多年,但西方美学范畴中的"存在"和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道"在本质上有着相通性。本文从作为审美本体的"存在"和"道"在美学上的意义出发,探讨其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总结出"存在"与"道"在美学思维上的相通:即通过解蔽被遮蔽在存在物中的"存在"而发现美的本质;通过以虚静的心境从实体之"有"走向"道"之无而发现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艺术终结问题是当代世界需要面对的重要理论难题。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多位美学家、哲学家的相关论述,从而梳理出艺术终结的逻辑过程。艺术,终结于对自身的哲学自觉,其本质上是现代性的叙事话语模式的终结。艺术,终结但未消亡,而是进入了新的混乱,从而重获自由。这种混乱与自由体现出了新阶段的开放与多元,随之而来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浪潮。为了应对这审美泛化的大趋势,我们急需跳出西方模式的规约,返回东方世界的美学传统来构建新的美学范式,生活美学就此登场。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进行审美活动,或是对一幅画,或是对一首歌曲,或许是对一部电影,或是对一本小说。本文将从审美经验过程这一角度切入,分析在费穆先生执导的电影——《小城之春》中细腻的诗化表现,探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情感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对中国当代青年审美活动状况的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将问题放置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指出青年人审美活动的偏差,二是借助问卷调查描述青年审美活动状况并呈现其中的问题。这些研究或者在逻辑上有待商榷,或者在调查方法上值得推敲。因此,应当在审美泛化背景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有效地考察当代中国青年的审美活动状况,为推进美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子《道德经》当中"婴儿"一词,包括了"孩"和"赤字"被提到了五次之多,从中可以看出"婴儿"被老子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婴儿"作为寄托老子思想的重要意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老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处世、为人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在现今社会生活当中的处世、为人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相比一般的明星崇拜,"阴性化"明星崇拜与青少年的叛逆特征及猎奇审美结合起来,因而更加非理性。从青少年自身来说,它不仅反映了一种个体价值的社会投射与自我补偿,也是一种"自我统合危机期"的独特"审丑式审美";从社会层面来说,它不只受到中国传统阴性文化及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更受到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理性缺失所导致的审美偏差的影响。辩证地看,它表明青少年在审美及个性发展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但其负面效应也不言而喻。它不只是一个审美问题,也是一个关乎青少年性别认知、婚恋观念及性格塑造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多元思考,并构建立体的性别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14,(4)
正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盛行之今日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如今只关注有趣的事物,好像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娱乐至死"的时代。不是吗?无聊弱智的电视节目,无处不在的网络虚拟世界,以及永无止境的微博"碎片",已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一"套牢"。当下娱乐对人的控制无处不在。自从《超级女声》在中国第一次以娱乐的方式搅动人心,全国各地电视台便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以娱乐相拼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微博的出现,一系列以"微"冠名的微媒体便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兴事物的前沿者,更是这些微媒体的主要体验用户和使用者。"微时代"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同时也对他们心理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日常生活学习的辅导者,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相对优势。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探索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搭建微媒体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及网络平台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在德育课中实施审美化教学,是提倡的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符合德育课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运用情感激发、调动学生审美潜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善审美化教学。从而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蒋勋 《中外书摘》2007,(2):44-44
我们总是把蔓的事物从生活里面提出来做一些思考,任何一个物质经过了思考,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引起事物发展的"量"积累到一定的"度"而发生的。同样,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成绩也是由工作的"量"达到一定的"度"而取得的。因此,学工干部做好大学生经常性思想工作要讲究"度"。  相似文献   

14.
"好"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好+形容词"这一用法。其中,"好"字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修饰限制形容词的。但是,我们历时的进行了考察后发现,这一形式还可以表达疑问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画的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古代人们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然而,这种东方的审美是符合东方人的艺术观念的。中国画是东方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审美理念。"六法"一直以来都是品评中国画的一个标准。"骨法用笔"和"经营位置"都是中国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第一自我即本我。第二自我即自我意识,意识到独立于自身之外的意识,能区别外在事物与自我的意识,即元认知。第一自我是对我们的干扰。它囊括了我们对事物本应如何的那些想法以及我们的判断和联想。它以"应该"和"不该"进行划分和界定,并经常以事物"本可以如此"的角度对待问题。第二自我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巨大的潜力库。它包含天生的才能和能力,实际上,它是一个可供我们自由开发利用的无尽宝库。如果任其自由发挥,它可以以优雅、从容的姿态表现出来。本文探讨了怎样在音乐活动中运用管理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  相似文献   

17.
问:我今年42岁,最近发现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每次都有几十根。请问应该如何防止脱发呢?衡阳市周易伟答: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从生活细节着手预防,做个不"绝顶"的聪明男人并不难。首先,对头发的日常护理要得当。一方面,需要保持头发的干净整洁,这就要求勤洗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人们还习惯提着质地不同、式样各异的菜篮子上集贸市场去买菜。而今天,菜篮早已成为记忆中泛黄的符号,街头巷尾再难看见它的身影。从菜篮子到塑料袋,表面上只是换了一样装东西的工具,却反映了国人进入"快时代"后生活方式与习惯上的改变,它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当我们认同了节约用水、无车日,回收废旧电池之后,国务院的一条禁令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2008年6月1日起,塑料袋不能免费使用了,而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有人欣慰:终于要治理"白色污染"了。有人忧虑:日常生活毕竟会有些不方便。环境保护事关人类命运,这是大势所趋。但限制"塑料袋"能否令行禁止,是否会像限制发泡塑料餐盒和一次性木筷那样禁而未绝,将是人们所关注的。无论怎样,"后塑料袋"时代,都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乃至人类环保事业的一场考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消解,如何理解"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美学现象也开始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美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度地消解二者之间的界限,只能加快审美意识和自我精神的消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什么是设计审美和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解释说明;再通过对西方设计史的西方传统设计(工业革命以前)、现代设计的源泉与现代运动的崛起、二战后的节制与重建、多元化的发展等四个时期的工业产品中优秀椅子设计作品的简单回顾来谈设计审美的变化.得出在不同的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设计审美与其相对应;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社会中,人们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产品的使用功能,也关注审美功能,设计师要预测和挖掘消费者潜在的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把握时代发展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各种欣慰变化,从而使设计引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