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职业时空》2009,5(1):157-158
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规范与监督。加强权利保障,必须建立有效权利救济机制。由于现行法律对高校学生管理权规定不明、界定不清,使得本处于优势地位的高等学校在行使学生管理权时,极易伤害既处于不平等地位又缺乏有效救济机制的学生权益。因此,对高校学生管理权力的性质进行界定、权限进行限制与制约,建立有效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防止高校滥用学生管理权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读本 所谓公民意识,包括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自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和积极参与。其中个人主体的确立,个人权力和义务的明晓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具体生活运用是公民意识健康成长的重要标的。公民意识,包括独立的人格意识,更包括公民对参与国家政权管理以及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源于公民对独立个体的意识,更源于公民对自己的公民身份以及公民资格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征地必须要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对征地的公共利益目的的实用范围,有专家认为:“许多地方征地时,《宪法》所赋予的公共利益的权利被滥用;地方政府‘借地生财’,将许多经营性项目搭乘了‘公共利益’这辆便车,大量圈占土地,导致农民利益严重受损,先征地后拍卖现象是行政权利滥用的表现,破坏了社会最基本的财产秩序,严重地侵犯了原土地权利人的权利”。甚至有人主  相似文献   

4.
沿着西方政治思想史线路,剖析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权力制衡的理论论述,结合我国当下反腐实践,将有利于我国创新"反腐"思路,促进公共权力运行在全方位透明的环境中,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缺失和滥用,营造绿色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始终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化:徘徊在欺骗与风险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产业化是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权力和资本共谋互惠却把公共利益抛在一边的典型表现。对一些民间投资者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来说,教育产业化是一个巨大的“馅饼”,是权力和资本互惠双赢的重大商机;但是对广大民众来说,教育产业化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它将威胁民众对社会正义的基本信仰。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今公权力在具体的施行中,常常会发生公权力偏差乃至异化的现象,因此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刻不容缓。首先对公权力的含义与公权力滥用的定义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其表现形式与危害。随后,列举不同角度的制约方式来对公权力的行使者的权力行使进行有效制约。最后对多种制约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当今社会应在政治、法律、社会几种制约模式并用的基础上着重加强道德制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简政放权的理论基础和我国政府关于行政权力改革为切入点,对我国目前政府职能的现状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为防止权力滥用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璀珺 《现代妇女》2014,(5):130-13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公共利益的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了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这对于我国的法制健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的规定并不完善,例如其对诉讼主体的规定。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的规定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帮助公益诉讼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民主政治家认为,信息垄断是社会权力垄断的源泉。建立和谐社会,建立民主政治务必要尽可能保证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和流通性。事实证明:隐瞒的代价远远大于信息公开的代价。“阳光下的政府”能更好地带领民众共同抗击各种公共危机, 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促使政府实施行政公开,推动信息公开,将保障民众知情权明确写进我国的宪法,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并不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行政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损失。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治理行政权力滥用相关的监督措施展开论述,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行政权的行使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若对其不加以控制,就难以实现依法行政。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有关权力控制的论述,分析了在我国加强行政权监控的必要性,认为使权力从属于法律是控权之真谛,在我国要控制行政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明确政府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人公司股东易于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了坚持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原则,西方国家创设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国的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还处于立法初级阶段,很多地方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适用中操作性不强,学生试图做一下探析,对我国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许可法》与反腐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年8月27日,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一部备受关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获得通过。它延续了1989年制定《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理念,即行政法不仅是治民的法,也是治官的法,既要防止相对人滥用权利,又要制约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唯有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行政法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反腐"的基本涵义和机理,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伦理行为,是社会政治参与主体对社会政治核心价值的追求,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参与和舆论监督,网络反腐成败的关键在于反腐信息的阳光透明、及时反馈和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及政治参与主体的伦理自觉等。通过对网络反腐进行伦理学分析,来了解网络反腐的作用机理、反腐特点以及怎样应对在网络反腐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本文通过在伦理学视角下对网络反腐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如:进行国家权力主体伦理道德建设、社会公民伦理道德建设和政治制度伦理建设等,来使网络反腐伦理化,制度化,使网络反腐建设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上海办世博会应该是个好事。当然,任何人都有怀疑的权力,也有表达怀疑的权力。在所看到的怀疑中,当属以下这道怀疑分量最重。疑者论道:政治和文化工程且不论,单算经济账。“有专家认为,我们津津  相似文献   

17.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警察是国家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全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警察所行使的权力一旦被滥用,反过来又会侵害社会及人民的合法权益。由于警察权界限缺乏宪法的明确定位。警察权在实践中易遭滥用以及警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对警察权的宪法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对警察权进行宪法控制要从立法.程序和监督三方面入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公共利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发展,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公共利益为切入点,与个人利益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某些情况下公共利益的不断扩张是对个人利益的侵害。希望理论界与立法者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的界定,防止公共利益被随意地进行扩张性解释,同时各行政主体也要认真对待并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世俗权力制约机制这一"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中西方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生态诉求,即追求权力享有主体之间(王族与贵族或神权与王权)的平衡。而中西方在世俗权力制约机制上,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制定原则方面等都有较大差别。因其涉猎范围较广,如从礼仪制度方面切入,有利于我们从微观角度更好地把握彼此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加确切明晰中西方古代权力运作模式。本文以封禅和加冕为代表,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过程,史实以及流变,分析以其为代表的世俗权力制约机制对于相应历史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