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交际,也可以通过体态语交际。在普通交际中,语言交际应用较为普遍。但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非言语交际应用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本文对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体态语更好地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建立越来越多的往来,跨文化交际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交际是众所周知的跨文化交际形式,而非语言信息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却未能得到人们充分的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非语言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以俄汉语言为例,列举了在俄汉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信息所传递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人们只有将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语用功能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唐丽霞 《现代交际》2010,(5):140-140,139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必备的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其中非言语交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一个方面,即身势语的不同含义,论述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一分析探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对外的交流的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类交流的突出特征。人际交流的方式主要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方式,同语言交际相比,非语言交际方式更能够直观的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感。但大部分高校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只重视学习语言的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交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故本文将以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和探讨非语言交际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日语非语言中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的一些语用失误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其背后的日本文化背景,并提出了如何避免或减少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日益显露出来,体态语是对语言文字的补充说明,也是对部分语言文字的强调。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中比较典型的交际环境,本文将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探讨体态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日常交际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充当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重视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交际尤其是身势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阐述身势语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身势语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是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实际内容的理论分析,指出跨文化交际折射语言教学中诸多非语言(extralinguistic)情形,对这些语言之外的内容的研究将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英语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能使学习者将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研究专家对于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对于在华留学生而言,身处中国这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只学习汉语本身,不可能完全应对跨文化交际带来的种种问题。因此,非语言交际课程的开设,为他们顺利有效地与周围人交往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跨文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教学方法,指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文化差异正式跨文化教师中的重中之重。师生双方应树立什么样的跨文化交际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冲突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个对外汉语教师,他所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与我们汉文化迥异的留学生,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跨文化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更多语言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育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能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法,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习了这门外语就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4.
从情境理论出发,分析了中日跨文化交际的困境和对策。中国和日本同属于"高情境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如果只注意到中日文化的同质性,忽略了对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很容易产生误会,造成交流困境。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要"瞻前顾后""察言观色",巧用"无声胜有声"的非语言交流策略,结合文化的情境,构建更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学途径学习的英语和英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英语有一些差别,这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等诸多方面。这些差异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一些交际困难或失误。英文电影内容生动、情景直观,真实反映了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状况、生活情景、文化教育,可以很好地让学生逐渐熟悉和适应这些差异,有效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仅就英文电影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及其应用策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巍 《现代交际》2010,(4):197-199
商务汉语是应用于商务背景下进行商务交际的专门用途汉语。商务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外国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用汉语成功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加强学生汉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商务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现商务汉语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它最早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而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语用学家何自然认为“使用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这正是语用学的一个具体研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学界近年来比较重视对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的研究,却忽视了文学文本的作用,文学文本也应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以鲁迅小说的日文翻译为例,探讨文学文本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进而探索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学文本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但人们往往只注重言语交际的合理准确而忽略了非言语交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非言语交际的内涵、分类和功能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并培养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土著语和非土著语言运用者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和对语言价值本身的期望.因此,人们总是会试图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领会对方,而这些有.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错误的判断.随着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在外交及其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将来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