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一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大学生从高中阶段步入初步社会化的大学校园,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他们尽管有着丰富且高水平的知识素养,但缺失积极心理教育,对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并结合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分析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能够实现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相互借鉴。同时,心理咨询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因而有必要将心理咨询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后分析了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区心理咨询是社区教育精细化发展的表现,是社区心理建设的细化和深化。社区心理咨询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索多元化社区心理咨询模式,组建一支以志愿者为主、专业者为辅的心理咨询队伍,采用本土化灵活的心理咨询方式,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提升社区人群心理调适能力,获得更多生活幸福感,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构建和谐安定美丽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访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咨询阻抗问题,直接影响心理咨询的有效进行和实际成效。因此,对心理咨询中来访大学生阻抗的实质、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是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将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本土化是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民众的心理特征与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西方的心理咨询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就要遵循适应我国人民的心理特征的原则。心理咨询本土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通过多元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充分肯定人的发展潜力和优秀美德等积极力量,倡导以人为本,重视鼓励与肯定,这些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成果出发,思考将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严重化合上升的趋势,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和建功立业的关键时期。立足于高校开展的具体心理咨询工作,不难发现,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除了受咨询机构和咨询老师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学生本身对心理咨询认知水平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改善时间工作,为进一步掌握工作重点和难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捕捉大学生心理品质发生、发展、变化及可塑性的关键手段之一,是高校提高教育整体效能的需要。高校的心理心理咨询具有心理保健功能,调适功能,行为塑造功能。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将心理学的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应及时把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需要的特别教育对策和护理及时反馈给咨询工作者,同时学校要创造相应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1.
郁雅楠  冯小乐  杨晨 《公关世界》2022,(18):174-175
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挖掘个人优势,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品质,促进人们不断完善,追求真实的幸福。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医学院校实践育人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创新医学院校的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群发性、普遍性和相似性等特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学生预防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被心理问题纠缠的学生重塑积极健康的心态,更好的面对生活。本文主要探究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A李桥是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的心理学硕士,在留校做过两年教师后,主动离职在京城的西三环边上开了家心理咨询中心。李桥其貌不扬,儒雅文弱。他认定自己一身清白的处男条件就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配的纯情处女。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发展新时期的环境与大学生教育主体需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加关注大学生个体发展,吸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有用之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价值以及两者间的异同,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积极心理学,它的产生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方式,增强了对积极的因素的关注,不仅仅在心理疾病的预防上起到了效果,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界增添了新的研究领域。许多心理学家和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人类的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短短的几年内,它已由涓涓细流汇集成一股引人注目的浪潮,并在不断壮大。可以预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将成为90年代高校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一、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背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有其理论背景,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现实需要的背景。首先是欧美、日本、港台的高校心理咨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因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倡导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来治疗并最终预防心理问题的咨询思维,为心理咨询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对高职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心理咨询理应主动借鉴积极心理治疗理论的积极元素,在咨询实践中重视以积极视角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激发学生积极能力,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瓶颈,将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小玲 《职业》2013,(33):29-30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探讨如何建设符合当前需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