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英汉对比语法作为一门学科已逐步引起我国语言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英汉语法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规律和研究传统,本文从语法对比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英汉语法构词、词形变化及词序异同之处,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要把对语言间"异"的研究同语言间"同"的研究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研究放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在汉译英时要将它们正确无误地翻译成英语,必须根据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要体现成语的生动形象,同时又要让成语的涵义在翻译成英语时不会产生意义分离.针对这一点,本文讨论了汉语成语英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杜义美 《现代交际》2013,(10):29-29
英语翻译成汉语一直是学生们认为很难的一个练习,更别提得高分了。其实汉译英练习没有同学们想象得那么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是要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排列上是有一定区别的,汉语注重逻辑顺序而英语注重从属关系;汉语句子可以弱化主语,但英语中主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于长句和段落翻译,一定要有语篇意识,不能只盯住一个个孤立的句子。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改革,本文对汉译英的翻译技歹了作了一些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主流表达"悄然改变,特别是微信、微博,大量网络流行语涌现,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网络洪流,并在文化交流和传播领域快速渗透,使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成为各专家学者全新研究课题。鉴于此,从生态学视角,深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分类,并结合全球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在传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为中外网络文化交流提供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5.
石锐 《现代交际》2011,(7):37-37
汉译英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标。其中,增词法是汉译英中常见的翻译方法,本文对汉译英中的增词法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湘西旅游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汉语与英语旅游文本中的行文习惯和文化渊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归纳了旅游翻译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具体分析了大湘西各种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试着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提出更好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石锐 《现代交际》2011,(8):39-39
汉译英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减词法、转换词性的方法等等,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标。本文对汉译英中的省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是交际的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因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而各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英语的抽象表达法和汉语的具体表达法为例,分析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和汉语多用具体表达法的原因,以及英语"化实为虚"和汉语"化虚为实"的方式,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把汉语译成英语或把英语译成汉语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既涉及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知识,也涉及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需要译者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差异及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完整,翻译出的作品才会忠实于原作。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粤剧<穆桂英大战洪州>的导演邀请罗家英出演男主角杨宗保,女主角则是"阿姐"汪明荃.罗家英第一次见到阿姐时十分惊艳,随后的日子两人一起努力排练,汪明荃累得没有食欲,罗家英就每天中午开1小时车去香港有名的"临江仙"沪菜馆买她爱吃的牛肉丸子、炸藕荷等上海菜.华灯初上时,罗家英就开车送她回家.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码转换,是现行网络语言及社会语言的一种流行风尚,它呈现了规范语言所没有的新特点,并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发展及文化变化。本文试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认知学等角度分析影响"low"与"high"在英汉语码转换时词义呈现非对称性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英汉语中分句做定语的现象从句法层面进行描述和分析。指出:英汉语中都存在分句做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现象,汉语语法往往将其划分为主谓短语或述宾短语+"的"字结构。但英汉语中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不同,英语为中心词前置,汉语为后置。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应用于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中去,进而减少错误,提高语言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英语以物为主语和汉语以人为主语是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一大显著差异,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源。《边城》自从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出现了众多英译版。通过对比分析金介甫英译版《边城》中的片段及其对应的原文来进一步探讨英汉主语的表现形式及句式差异,希望提醒英语学习者在翻译等学习时应注意适当转换,以满足英汉语言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必须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英美等国的文化习俗 由于汉语为主题语言,其结构为主题+述题结构,主语句法功能弱:而英语为主语语言,其结构为主语+谓语结构,主语句法功能强. 例:他投诉你的事我毫不知情. 译:I know nothing about his complaint against you. 析: "他投诉你的事"是汉语语句的主题结构,而在英译文中"I"却成了主语,视角的变化引发主语选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差异引起的常见英汉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文化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造成了英汉语言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差异的存在所引起的常见英汉翻译问题,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唐慧 《现代交际》2011,(3):27+26-27,26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在被动结构上的特点与差异,结合翻译中具体的译例来分析英汉互译中被动、主动结构的转换,旨在通过对英汉语被动结构的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译者对原著进行再创造。但作为主体的同时,译者同时还担任着"仆人"的角色。看起来这两个角色是相悖的。一些人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即便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译者的主体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译作里抹去。这种主体性可以轻易的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找到。而文章正是基于古诗英译展开了对译者主体性的分析,并附上一些例子以作说明比较。  相似文献   

18.
张戈 《职业时空》2013,(10):111-113
近年来,汉语新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已越来越多地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面对汉语新词的不断出现,译者有责任及时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以帮助外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的最新情况.文章指出了影响新词英译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新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以期对解决汉语新词英译中的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其功能就是把人类陌生的事物映射到陌生的事物上,从而对新事物产生新概念。"脸"、"面"作为人类最熟悉的事物之一,在构造新概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隐喻的理论分析,探究了英汉语中对"脸"所衍生的隐喻概念。  相似文献   

20.
李曦  张冀 《现代妇女》2014,(4):236-238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在结构方面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为:英语句法结构呈现为"树形",汉语句法结构呈现为"竹节"。在翻译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要准确把握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律,用符合英汉民族的不同思维逻辑来解决英汉互译中涉及句子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