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外宣新闻翻译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支撑,通过《今晚报》海外版上一些汉英新闻翻译的实例来简要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释+译"策略的应用和"再创造"现象的出现,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背景实施后,我国国际地位大幅上升,外宣翻译成为向世界宣传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青岛举行,山东最新形象宣传片得以发布,促进了文化的对外宣传及峰会的召开。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宣传片的跨文化翻译策略并提出建议,以期达到更有效的外宣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地方文化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对外交流不仅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使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播发展。交通枢纽作为对外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交通标识语也必然成为对外宣传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媒介。为了更好地传播历史文化,给旅游者和外国学者的出行提供便利,我们需要优化城市交通标识语的英译,从而更好地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家的对外宣传活动日益频繁,外宣翻译也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对外宣翻译的研究需求变得日益紧迫。本文,在操作学派理论指导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的操作,加深对外宣翻译的认识,研究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的操纵作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自古以来与日本就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的历史,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陕西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及感召力已与隋唐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响应"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对外宣传,提高陕西省的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翻译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只是相互间语言的转换,同时促进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精神交往,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应认真选取翻译文本,贴近日本受众群体的思维习惯,细分翻译内容,全方位加强陕西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期提高陕西文化在日本乃至亚洲、全世界的影响力,推动陕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具有明显的顺差,但是,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出口的文化产品大部分为依赖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的"硬件产品",而属于内容创意产业的"软件产品"则比例不高。即便是实现贸易顺差的动画产业,其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也仅集中于欧美以外的非主流市场。为强化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功能,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增加内容创意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应从组织保障和促进重点建设两个方面来推动上海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樊帆 《职业》2012,(28):111-113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入到国家"走出去"战略部署的大军之中。在国家关于进一步完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带动出口退税、信用担保、工程风险基金、新市场开发费用补偿、项目融资等利好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正>以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文化故事为蓝本,发掘民间故事,翻译民间故事,并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注重文本外宣的可接受性,有力地进行本地区文化的外宣研究。本文旨在如何增强黔西南州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对外宣传,提高本地区知名度的同时,外宣深藏在贵州西南端的民族民间文化故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对外宣传,并从“宣传文化”提升到“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传播中国好声音,文化外宣已经从一个狭义的层面到广义的范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员、公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已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以"欧盟主席外交失礼"为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引起对外工作人员对于国际交流中姓名与称呼礼仪的重视,更好地彰显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力求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十八大以后提出的"文化自信"正有利于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关于文化交流融合的要求。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理念,输送鲜明独特的民族精神,使"一带一路"在文化传播方面更加具有影响力,通过文化拉近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增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展现我国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对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汉语热""中国热"话题的兴起,来我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因素,造成高校留学生宿舍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针对新时期高校留学生宿舍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璟 《职业》2017,(14):43-44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旅游行业成为先行产业,每年上亿人次的出境旅游带动了巨大的资金流、商贸流,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以及商业、金融等一系列行业的对外投资.在这一过程中,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将大大制约我国旅游行业走出去的步伐.因此,本文从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探讨如何接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3.
翻拍剧的流行,不是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翻拍兴起来衡量的,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我国当代的经典翻拍剧的流对外传播中国经典文化,化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形成了经典翻拍剧热潮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菀 《职业》2016,(5):31-32
依据宣传部对外宣传工作上的特点,本文将其看做一个媒介机构,其工作流程即为本文中研究说明的"体系",而将其中的工作成果看做一个"品牌".根据社会的特点、学院发展的要求、当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建立"全覆盖零盲点的品牌宣传体系"的构想,并做出调研报告.本文以品牌建立及管理、媒介经营管理的相关内容为操作指导,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在学院内建立宣传体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力求以学院为基点,为其他职业院校的宣传工作做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说道:"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提倡者,也是践行者.在出访的公开演讲中,在国外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总书记讲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讲中国故事、话中外友好,这种举重若轻的外交新风如春风化雨,让世人领略习近平的外交智慧的同时,无形中也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  相似文献   

16.
孙靳 《现代妇女》2014,(11):155-155
对外宣传工作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对外宣传存在学校不够重视、媒介渠道不畅、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问题,需要积极拓宽思路,找出加强外宣工作的种种途径,才能做好高校外宣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赟 《现代妇女》2013,(10):137-137
本文将我国危机事件的对外传播分为三个时期,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点,以此勾勒我国危机事件对外传播的“国家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1月15日,商务部以部令形式发布《对外援助管理办法》。办法本身更多是操作层面的,因此对中国对外援助的思维更新而言,它更多扮演一种触发器的角色。特别是在当前国内舆论针对对外援助争论颇大的情况下,办法不仅会推动政策层面的"脑袋与身体同步",还会促进普通公众的大国强国气度培养,或者说社会层面的"脑袋与身体同步"。2014年11月15日商务部以部令形式发布的《对外援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12月15日正式实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在对外援助管理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的部门规章,对我国对外援助事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宜宾市国土资源局翠屏区分局在国土资源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中,精心策划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实效,营造了良好的国土资源法制环境,增强了群众依法用地意识。专题宣传有深度。该局结合每年的"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专题活动,组织实施各类宣传,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依法用地、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意识。职能宣传有力度。该局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适时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送法上门,真正树立起保护耕地,依法管理,合理利用土地理  相似文献   

20.
郭京振 《公关世界》2016,(21):71-72
塑造国家形象,是一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坚持文化自信,练好"内功",在对外交往中,传播中国文化元素,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一个国家的表现和特征在世界其他国家及其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世界其他国家及其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