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导演、编剧、主演的喜剧电影。电影以傻子勺子为视角,讲述了西北农民拉条子捡到勺子、丢掉勺子、暂留勺子、帮助勺子、寻找勺子、自己变成勺子的故事。故事虽然荒诞、幽默,却在勺子的真善中挖掘出现时代人性的弱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在追逐自己的利益,缺少关爱、缺少道德、缺少人性的大善。因此电影以人性中真善的相互转化和人性中善、恶的二元对立来揭示人性的真伪。  相似文献   

2.
刘薪 《现代交际》2012,(2):56-57
人性假说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基于对社会的不断深化了解的过程中提出的。通过对人性的剖析,为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管理策略的选择确定了基础,对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性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经常有把人性与人的本质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混淆了两者的概念。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而人的本质指人的根本属性即社会属性。对人性善恶学说进行梳理,可以很容易弄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与人性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本文从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的代表作品入手,与中国古典悲剧相比较,分析东西方悲剧创作的差异,揭示了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与命运的不可抗拒是希腊悲剧共同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5.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享誉世界的欧洲著名导演之一,他的个人经历及社会因素成就了其冷峻的叙事手法,成为哲人式的人文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引导当代人去思考自身的精神困境及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周美慧 《现代妇女》2013,(12):272-27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剧中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吝啬鬼形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使夏洛克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民族的偏见和时代的悲哀。本文对夏洛克这一形象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剖析,来解读其罪恶心理的浮现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黑泽明是日本20世纪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乱》是他根据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李尔王》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主要揭露了人类在贪婪和欲望驱逐下人性丑陋的一面,以及人们因傲慢而自取灭亡的愚昧无知,从而从另一角度暗示了导演黑泽明对理想而美好的人类关系充满憧憬。本文主要从人性和佛教思想角度对电影《乱》进行分析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泽明对人性、对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中国文坛一位风格独异的批评家,李健吾批评文字灵动飘逸,情感丰富却又不乏深刻的理性,在他的世界里,批评即是创作,批评家即是艺术家,所以他的批评文章完全不似以往学院派批评文章的晦涩枯燥,而是充满灵性,百读不腻。而他独特的人性态度及其对人性的重视更使其享誉文坛。  相似文献   

9.
宫崎骏动漫电影的主题黑暗、沉重、形象,具有艺术的多样化、故事背景的虚幻等特点,都有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深度,已经成为动漫、动漫电影的代表,是当代世界经典作品,受众群广泛,拓展的商机强大。宫崎骏动漫电影的艺术价值充满以高尚的人文价值为范例的探索和思考,可以破译人的深层情感,从人的情感是积极变化为出发点,在最简单的人类动画中,原创被赋予特殊的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抗抗自1972年发表短篇小说《灯》以来,她的作品一直倍受文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更是因为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作家将历史、社会和人性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将多维复杂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篇小说《沙暴》就是这样的作品。《沙暴》以沙尘暴为背景,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并连接着时间的维度,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一步一步跳跃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凸显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玉春 《现代交际》2014,(12):72-73
读一本好书,会使人们从中得到不尽的品味和教益,会对一个人的自我修养起到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一本真正的好书,本文从人性的参悟谈读这本书获得的品味和教益。  相似文献   

12.
范春双 《现代交际》2014,(12):62-63
《青春禁忌游戏》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本文用层次丰富的色彩类比复杂多面的人性,对戏中的5个人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读,并在结尾发出了"如果恶就在你身边,如果恶就在你的心里,那么要靠什么来约束它"的追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创作的侦探小说不再以单纯的破案为主,而是更多关注社会现状和人性,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次研究以东野圭吾侦探小说为研究视角,详细分析《白夜行》这篇小说中存在的社会与人性问题,从而揭示人性变形、扭曲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雷雨》是中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的思想主题主要体现在个人对命运的挣扎。本文从对封建伦理秩序的违逆、对颓败命运的抗争来探析男性角色的欲望与挣扎;从对资产阶级封建家庭的反抗、对爱情梦想的痴狂来探析女性角色的挣扎与绝望;最终结合以上两点对人性的毁灭进行思考,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爱情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艺术领域探讨的焦点,电影《永恒》以独特的视角来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副锁链让男女主人公的肉体紧紧相连,实现了永不分离的愿望。可是自由、独立却因锁链的禁锢而失去,爱情也无法延续。爱情不在,永恒又有何意义?永恒促成了爱情的葬礼,爱在永恒中失去。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通过观看获奖纪录片《麦田》,引发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田丰 《现代交际》2010,(3):71-71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位典型的悲剧女性,她一生的命运深受三个男人的影响,她的父亲、她的丈夫以及黑奴摩西。本文将对造成主人公玛丽扭曲人性的根源做以初步的探究,从而解读莱辛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木马赢家》作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晚年的短篇小说之一,探讨了劳伦斯所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侧面反映出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下,金钱对人性的蚕食与扭曲。本文结合埃利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从异化这个角度分析《木马赢家》中人性异化的体现,探讨其根源。揭示金钱诱惑下血亲的畸形和扭曲金钱观的变态以及此短篇小说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精神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其需求的急剧膨胀则会导致社会发展趋向的偏移。认为人性和谐是缓解自然矛盾和奠定社会发展趋向的重要基础,而虚伪表象下的人性伪和谐则会造成自然-社会风险的加剧。因此,从自然、社会、与人的角度揭示人性和谐的基本要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分析表观人性和谐掩饰下的自然-社会风险;从人性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统一和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人性和谐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0.
站在孩子社会看孩子——“人性善”养成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表达两个想法,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对于晚辈中以15-25岁为基础年龄段的两代人,要给予理解,还"自由"与"信任"于他们的"天性",这样反而有利于他们成熟,由此,我使用"孩子社会"概念,以示他们应当有自己的社会空间,而"人性善"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基础并伴随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另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社会以前对"人性善"命题有认知盲点,本文花费些微笔墨为"人本善"论证,表明"不忍人"之心和"不忍心"之政是孟子留下的文化资源,当代代传承.时值"汶川地震",我们体证了"人性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