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毛泽东在这个讲演中发展了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鼓励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结合起来,使革命由失败转变到胜利。本文主要从全篇概述、理论精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延安整风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党风整治和思想教育运动,其历史背景是党正处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必须统一思想以形成思想共识、加强组织建设以凝聚全党力量、肃清各种错误路线以减少对革命的危害。通过整风,肃清了这之前长期影响中国革命的各种"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统一了全党思想,确定了中国革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使全党空前团结,确定和巩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3.
延安鲁艺是中共抗战时期(193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学校,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应为革命服务。鲁艺响应这一讲话,创作了舞台剧《白毛女》、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文艺作品,宣传革命思想。鲁艺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1996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鲁迅艺术学院。2012年为了纪念这一讲话发表70周年,陕西电视台开拍了电视剧《延安鲁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鲁艺又投身于新中国文艺事业。在当今我国实施文化强国这一政策下,延安鲁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秋瑾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人物。她的政治形象在近代先后经历了"男女革命"、"革命先烈"、"女革命家"等三个阶段;这种形象转换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女权主义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民族战争密切相关,早期往往只强调她其中一个侧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被替换为男女爱国平等,革命思想被替换为积极抗战,两种改造过后的思想第一次统一到"秋瑾形象"之中,成为当时国民党领导妇运的精神象征。"男女革命"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早期的建党思想,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民占大多数、无产阶级占少数的国家,建设一个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历史任务,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对于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代替毛泽东的主席职务1938年秋初,在刘少奇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建立和发展了山西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共产党有了群众基础,有了政权,有了新军,有了根据地,形成了一支新的强大力量。那时人们把它叫做山西新派。这支力量,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坚持华北抗战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同志的陪同下去重庆谈判时,中央绝大部分同志到前方去了。毛泽东离开延安前,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确定由少奇同志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这段时期,他既要抓好中央直接领导的工作,又要配合好毛泽东在重庆,还要沟通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我军的联系与协同,指挥好前线的斗争。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少奇同志一生中为党为革命,工作最繁重、最劳神、最紧张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统筹兼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针对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同的关系问题,运用和阐发了统筹兼顾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而把统筹兼顾思想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教导,推进我们的实际工作,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纪念.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争斗中,毛泽东同志总是十分关心青年运动的健康发展,始终把实现当时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看成是坚持青年运动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首要问题.早在一九三九年,他在延安模范青年的一次授奖大会上曾经指出:“青年应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  相似文献   

9.
正1963年初,毛泽东向他的"英语教师"章含之说":我还欠了你父亲一笔债没还呢。"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接着,毛泽东认真地说明了事情的来历。原来,早在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当时在上海的毛泽东只好向老乡章士钊告急。章士钊当即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随后,毛泽东将此笔巨款一部分给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志,一部分带到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此后,毛泽东和章士钊一直没有中断联系。抗  相似文献   

10.
梦名 《金色年华》2007,(1):61-62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叫汪精卫。此人在青年时代因行刺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成为名噪一时的“志士”,又作为孙中山逝世前“总理遗瞩”起草人而赢得国民党内的普遍尊敬;大革命时期,他是国民党“左派”领袖;抗日战争初期当上国民党副总裁。叫嚷“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的是他,高喊“人人抗战、处处抗战”,甚至不惜焦土抗战的还是他。也就在这同时,配合蒋介石杀害革命人民,投降日寇,帮助日寇屠杀中国人民的仍然是他。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绝妙的反动政治投机分子,典型的汉奸、卖国贼,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农民问题又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和有力力量,从而通过对农民进行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对于今天成功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在艰苦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岁月里,为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自觉投身到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这些思想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闪烁着真知灼见,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毛泽东新闻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的新闻事业,而且对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和总结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程,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去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从而为加速当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和方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博学多才,精通翰墨,能诗善赋,擅长楹联。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不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国捐躯。毛泽东同志为了怀念这些先烈,生前曾为他们写过不少的挽联,现略作集纳,以飨读者。毛泽东的母亲毛文氏忠厚贤慧,给毛泽东一生以很大的影响,因此,毛泽东非常尊敬和爱戴他的母亲,1919年10月5日。毛文氏因病逝世,他闻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学术界,只要一提到救荒问题,就不能不想起1937年由邓云特(即邓拓)撰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救荒史》.邓拓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1930年,这个出生在福建闽侯、年仅十八岁的青年,刚至上海求学不久,即积极投身革命,勇敢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2年和1937年,曾两度被捕入狱.抗战爆发后又秘密北渡黄河,进入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命创办《抗敌报》(后改为《晋察冀日报》),从此在新闻战线上开始了“血火文章”“戎马书生”的生涯,并曾主编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成为党的杰出的政论家、宣传家.  相似文献   

17.
从莲花引路,到三湾改编,秋收起义的队伍一步步走上了井冈山,是机缘巧合,还是历史宿命?是中国革命别无选择地认定了江西,是江西呵护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于是在罗霄山脉的中段,在井冈山这个摇篮里,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井冈山之西,就这样成为井冈山道路的起点,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亲手开创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起点。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探索和总结出了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并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14,(8)
正我终于获得了一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那天,"关爱老兵网"志愿者易小君同志送来纪念章时,我高兴地捧着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名抗日老兵,从抗战胜利那天起,我就盼望在胸前佩戴一枚"抗战纪念章",因为它代表一种铁血军魂的至尊荣誉。遗憾的是,我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遵循这一准则,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本文不以此作全面论述,仅就他在中国土地革命战争中立三路线时期的革命实践进行初步探索,试图说明"一代革命领袖"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