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继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初步恢复了党的优良政治工作的传统,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很好的准备;本文就猴场会议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会议期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提法是“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这“一部分”,包括“企业、地区、社员”,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会后,邓小平关于“先富”的标准说法被表述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逐步查清历史的“黑角” 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极为重要的会议,然而遵义会议却“被史家称作‘黑角’”。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于迎接未来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着眼于中华民族在下个世纪的伟大复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  相似文献   

5.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于6月12日至13日在陕西西安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会议。这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办公室负责人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李岚清在全国老工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各地汇报了贯彻中央《决定》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的基本情况,交流了经验;布置了。社区老龄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各族各界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女代表、女委员们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党对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的任务缺乏经验,提出和执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打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了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党和国家领导人召开了这次全会。这是党根据国情,依靠事实求是的态度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区大会”,于11月18日在上海召开。这是UITP在中国第一次召开的国际性公共交通专业会议。 出席开幕式的有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韩正,以及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上海市建委、上海市城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社团的历史图景近现代的中国曾有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潮流。这就是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和由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领导的五四思想启蒙运动。而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参加者几乎都是青年,显著的标志就是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几乎都伴随着青年社团的蓬勃兴起。因此可以说,青年社团的群体性出现是社会在思想、文化、政治上进入转折时期的一个标志。随着历史的钱索,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月7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脱贫攻坚誓师大会,这是宁夏自治区"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第一个全区性会议.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06,(7):33-33
一、坚持组织生活制度,把老干部党员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我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不定期地召开支委会。召开会议的目的,一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二是研究解决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三是听取党员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交  相似文献   

12.
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在延安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转折。本文论述了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上确立的从"军事第一"到"生产第一"的转折、从重视民主形式到重视民主实质的转折、从脱离实际的文化教育到确立"大众文化"观点的转折,并分析了这些转折中蕴含的对当代建设事业的启示,旨在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年价值观嬗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二十年前,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在中国拉开序幕,如今,这场改革所内蕴的深刻逻辑正在进一步展开。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每一代人在其生命周期的同一阶段,所经历的生存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这造就了每一代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观念。而重大的历史转折与社会转型过程往往对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4.
1995年3月6日──13日,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一次关于全球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国际会议。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另外60多个国家的代表聚集一堂,就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共谋举措,这在联合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社会和睦等均与社会工作息息相关。省历会议召开的背景冷战结束以来,总的形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并没有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过去,长时期内为冷战所掩盖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委员围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整体结构”这一主题.就如何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公平分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促进就业等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5月20日,民政部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是民政部第一次组织召开专门研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事项的会议,也是第一次邀请社会工作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共商发展大计的会议。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罗平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郑和因七次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而名垂青史。但历史上的郑和与后人的评价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郑和作为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一位和平友好的使者,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郑和下西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成果,得到后人的尊重和重视。研究和纪念郑和最热烈的时代是我们刚刚经历的100年,从1905年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到2005年国家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这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历程是最剧烈、最深刻的,每当社会发展到关键时刻或转折时期,郑和研究都显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化价值。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郑和研究百年的发展,对推动新世纪郑和研究发展与创新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赵远兴 《现代妇女》2014,(2):214-215
1933年11月3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包家寨子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了照金根据地斗争和薛家寨失守的重要经验教训,对当时党和红军所面临的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会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思想给陕甘边区革命造成的重大损失,从根本上挽救了陕甘边区党和红军,被视为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史称"西北革命史上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1,(31):10-11
2011年10月2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个会议的各项报道十分激励人,国家的建设日新月异,国富民强,人民欢欣鼓舞,我们亲爱的祖国让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