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晗 《职业》2009,(19)
创意来自生活,创意影响生活.随着798等艺术创意圈的落地,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如火如茶地兴起了,尤其是80后、90后的"乐活"一族,更是对创意产品情有独钟.在各大创意市集上,独立设计师、地下艺术家、手工艺爱好者们纷纷亮出自己的原刨设计绝活,他们的设计品各有特色、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市集一直是买卖双方做生意的场所。然而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城市居民倾向选择在商场、超市完成日常购物,也因此失去了和商户、卖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近些年,独具创意的换物市集、农夫市集等在北京等城市开始流行起来。人们来市集不仅仅为了买东西和卖东西,还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为了生活得更环保,为了关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宿舍成为引发人际冲突频发的特殊"场域",探讨宿舍人际冲突影响因素对于规避宿舍恶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对50名本科生深入访谈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深受来自"场域"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差异性、价值认知差异等主观因素影响,生活习惯、人际沟通等成员在宿舍"场域"中生成的交互因素也对冲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画报是一种集新闻、图像于一体的媒介形式,其直接的视觉传播效果,促进了晚清石印画报的繁荣。画报作为历史的文本,需要结合生产场域、构成场域,以及传播场域进行解码还原,其中图像已经在与文字的"战争"中初露锋芒,开始进入公共领域。如今,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呈现出视觉转向的趋势,为电子媒介社会进入"图像时代"写下了序言。  相似文献   

5.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井喷式发展及海归人数的不断攀升,留学已从"黄金时代"步入了"青铜时代"。留学青年面临着学习就业的双重困境:在海外学校,他们学业压力较大,"斯坦福鸭子"是他们生动的写照;在职场,面对着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小海归"亦不再像过去那样抢手。从布尔迪厄"场域-习性-资本"理论的视角来看,在异质性的文化场域中难以成功地重塑"习性"是造成青年学生留学困境的重要原因。因而,避免从众心态、更有效地获取文化资本以及回归教育的本质是重要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在生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的转型中,儿童照料局面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矛盾局面。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框架,研究父亲在儿童照料中的参与,发现了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转变,为当代男性在儿童照料中的父职参与提供了角色转换的可能,在这背后也有一整套关于这样性别转变的逻辑。在儿童照料"场域"中,从传统的"密集母职"照料到父职参与过程中,行动者作为主体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从观念到行动,再到具体的选择,并最终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再生产进而形成了新的惯习。  相似文献   

7.
追逐象征资本的大学教育场域为大学生作弊提供了动机和可能,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惯习也促使其作弊惯习的最终形成。大学生作弊现象,不仅是处于大学场域的学生为争夺资本所采取的策略,同时也是其惯习在日常生活场域发生的变化在学术生活场域中的表现。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主体,应从大学生所在的不同场域及其惯习之间相互关系入手,通过校园学风建设、考风考纪的改善等措施,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根本上抑制大学生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8.
以布迪厄场域理论来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青年与社会的信息互动实践,发现青年与社会的信息互动在具有“位置-权力”关系的场域中展开,“位置-权力”关系通过信息资本的占有而建构。社会形态随技术变革更迭,青年与社会信息互动的场域逻辑与运行机制发生相应转变。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场域变得多样,并且发生着从家庭向学校再向网络空间的偏向性转换,场域运行的推动力量也从时间权威向结构权威再向认同权威转换。可以说,青年与社会信息互动场域的转换,正是人类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对“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信息传播时空观的生产实践与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9.
球迷群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产物,其行为特征一直受社会关注。本文从场域理论出发,尝试用场域、惯习等理论概念对球迷的群体性行为进行解释。本文认为,球迷的群体性行为与比赛场域的设置、球迷的身份认同有关联。场域理论链接了个体与结构,为我们理解球迷的群体性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成为张扬个性与时代文化的显性场域,本文进行的工作就是试图分析"微电影"特有的草根性、碎片化以及大众狂欢性质,来解读其自身体现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11.
一、品牌初创 "三域堂",即三域堂工作室,英文名为Triple Major,其创始人Ritchie,是个九零后,生于厦门,在香港长大,后又前往洛杉矶留学,因而在经营艺术、品牌运作和商品营销上有着与传统国人不同的见解.2009 年,他在美国洛杉矶以"Triple Major"为名成立一个创意工作室.由于在美国留学期间, Ritchie 曾选修过的工商管理、国际关系、历史这Triple Major的学位,于是他将自己的小店命名为"Triple-Major",即代表着他所接触过的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笔者简单梳理"思南公馆"项目的历史沿革,剖析其背后所体现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发展美学,通过对"真实"客体展品的叙事转换,促成参与性的主体"虚构"体验,形成"线下"的互动实践场域,开拓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偶像崇拜成为"养成教育场域"中的重要因素,是"自生性"产物与"嵌入性"内容的结合.本文根据对大中学生偶像崇拜状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提出从偶像素质养成教育、媒体反思、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等四方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口语的核心是交际。交际中的各要素影响着交际者对于交际语言的选择。由语式、语场、语旨构成的语域能让交际者了解到"发生了什么""谁参与了""语言起什么作用"等交际要素,从而帮助交际者正确地选择适合该交际场景的语言。因此,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与机构,既是记忆的载体,又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它承担了记录、书写与重构等多重使命,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进行回忆。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影视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叙事、话语、记忆等相关理论,对凤凰卫视中文台自2005年以来的"知青"主题纪录片的"记忆"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媒体通过个体的记忆叙事来建构知青的社会记忆,并由此形成媒介记忆框架。在这一记忆框架中,"还原事件""反思事件"及"青春无悔"构成了最重要的记忆主题。在知青个体记忆叙事层面,知青通过回忆和叙事,将"上山下乡"运动及卷入其中的各种权力要素建构为一场特殊的青春场域,在这一由记忆所建构的场域中,宏观的国家权力、中观的国家权力弥散形式及微观的网状权力共同作用并形塑着知青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16.
Cosplay是青少年扮演动漫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娱乐的青年亚文化活动,追求游戏性是Cosplay的本真要义。青少年秉持游戏性原则,自发成立了众多Cosplay社团从而共同开辟与主导了Cosplay文化场域。动漫产业化政策的实施,促使商业机构涌入Cosplay场域进而迅速推动Cosplay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场域的主导结构与秩序。Cosplay场域被商业化所改造,商业力量冲击着游戏性精神,Cosplay文化发生了从游戏性到商业化的变迁。在场域变迁的制度环境下社团面对坚持游戏性或顺从商业化的选择,同时在与商业力量发生博弈的互动之中,探索游戏性与商业化的融合发展,以此构建Cosplay文化成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许源 《科学发展》2023,(7):106-113
近年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已成为社会治理领域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制度化进程,历经单点制度创新、局部制度探索、整体制度发展三个阶段。作为制度创建者,政府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者、建立局部制度框架、动员相应的资源等行动路径,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场域,从萌芽状态不断向新兴场域和成熟场域演变。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是凝聚历史记忆的场域,同时也是文化再现的场所。博物馆利用其独特的藏品、丰富的展示手法,以及特殊的建筑结构叙事空间,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文化、记忆向我们娓娓道来。作为承载人类历史记忆的媒介,博物馆通过展示"物",再现"物"之主的个体记忆;营造"场",借由其特殊的"场",塑造并建构社会乃至国家之集体记忆。文章主要以建川博物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纪录国家、民族之创伤记忆的战争纪念型博物馆,叙写建构创伤与形塑记忆的手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王越  喻鹏 《安家》2009,(8X):88-101
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会变成一座无处不"创意"的文化之城,30余个创意地产项目会在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四处开花,并且成为撬动京城楼市的新鲜力量。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意与地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很多项目早已将"创意"植入了"地产",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是如何撬动北京楼市的?本刊将分别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渊源、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通过学者、开发商、代理行等业界精英的独特视角进行评析,以此勾勒出北京创意地产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时装周"还是"桃花节",部是创意经济的表现。不管是"超女"现象还是"易中天"走红,部是以媒介为桥梁将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均可构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