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现代妇女》2014,(12):393-393
雕塑的特点,是以物质(材料)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因此,人们才能直接了解雕塑形象处于空间中的具体性和审美性。材料在雕塑中起着依附雕塑家情感的载体。在雕塑领域中的材料从传统的石木陶发展到金属、铜、铁等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不断被运用到雕塑领域中来。雕塑家在新的材料,新的艺术思潮不得不对雕塑的语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国内媒体都在炒作一则新闻:“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反对公开展示著名作家王小波裸体雕像”,说的是4月11日王小波辞世10周年纪念日前,广州美院雕塑系学生郑敏创作了一尊王小波的裸体雕像,受邀参加在上海开幕的“上海国际雕塑年展”。但此事却受到王小波家属的强烈反对,王小波之妻李银河还写信给主办方,要求不要公开展出这尊雕塑。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城市街区的环境中,审慎地放置内容健康、形式优美、性格突出的雕塑形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近一步向深处思索探寻,如果说把雕塑做为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城市总体环境的构架应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空间与体型的有机组合,而不是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撮合。所以在完整的城市环境艺术体系中的城市雕塑“……与其说是放置,不如说把雕塑作为都市构成的一个部分,合适地纳入更为恰当些。确实,那些雕塑是人为地放置着的东西,但它不是那种随意从别处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流动的雕塑,雕塑是凝固的舞蹈。因此说,舞蹈艺术与雕塑艺术既有区别,亦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全文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一、概述舞蹈艺术与雕塑艺术;二、谈及舞蹈艺术与雕塑艺术的区别;三、话述舞蹈艺术与雕塑艺术的联系;四、结尾。  相似文献   

5.
城市雕塑属于环境艺术或公共艺术,从时间、空间、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与雕塑布局的城市环境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与统一。城市雕塑的艺术式样、发展历程,以及与那些架上的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6.
雕塑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意义,而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雕塑艺术成为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并且表现出了更多的意义。针对雕塑在公共环境中的意义本文做了简要论述,旨在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传说,古希腊有一位国王擅长雕塑。有一次他雕塑了一尊美丽少女的雕像,并将它当成了一个有情感的人而对它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和爱,结果这尊雕像居然变成  相似文献   

8.
雕塑作为艺术文化的载体,运用它独特雕塑手法,创造艺术的美,它的贡献是卓越的。服装建筑特征设计师把时装当作艺术品一样对待,建筑感的设计概念因此转向时装雕塑,立体的裁剪形式和结构分割在肩、腰、胯部尽情绽放,服装中的软雕塑形式的运用,展现独特的服装设计视角。  相似文献   

9.
近日,重庆洋人街建设的一座以性为主题的“性公园”,以裸体雕塑招徕游客,张贴裸体人像、壁画,介绍国外性习俗、性文化等,引发市民广泛质疑,媒体对此也进行了监督报道。最终,这座在建中的“性公园”被全部拆除。重庆性公园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中国近年来关于性文化、性道德、性教育领域各种争论的集中反映。伴随社会从封闭到开放,性也从绝对隐私变成了公众文化,其间,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了发展,但同时,性的淫秽性和低俗性也乘虚而入。特别是性文化成为商业手段时,很多认识的界线开始出现了模糊。  相似文献   

10.
夏日亲水泳装就位文/念珠无论是在古埃及、古希腊还是古罗马早期,人类最初的游泳方式,差不多都是裸体进行的。作为最早出现的运动服装之一,泳装曾在公元5世纪显露过一次真面目:出土的绘画资料表明,在公元407年左右,西西里岛的妇女已经穿一种两件套的泳装了,只...  相似文献   

11.
雕塑艺术的发展与雕塑材料的发展,揭示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雕塑艺术形式的分类。随着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材料也在相应的进行变革。无论是国内雕塑家还是国外雕塑家都会根据雕塑材质进行雕塑创作,而在创作中,艺术家会把雕塑材料和自己的审美理念完美结合,通过雕塑材料的巧妙利用,最终形成完美的雕塑作品。雕塑材料体现了雕塑作品的灵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金属雕塑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各种雕塑作品层出不穷,体现了雕塑艺术家的智慧结晶。而很多雕塑艺术家利用雕塑材料本身的美学特征,创作出另人赞叹的雕塑成就。因此本文便以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与独特艺术语言为题来探讨艺术领域中雕塑作品的发展以及雕塑材料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2.
雕塑艺术家李秀勤有过一段近乎失明的经历,这场危机令她认识到盲人这个群体一直以来被视觉艺术彻底排斥在外。此后,她将盲文中的“点”作为自己的艺术符号,通过创作盲文系列雕塑作品,让盲人触摸艺术,让普通人走进盲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建筑装饰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物质越精神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拥有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它也反应这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在功能上,既有实用性强的艺术类型,也有纯粹的欣赏性的、表现艺术精神理念和形式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装饰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是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陈加好  李青松 《职业时空》2009,5(9):155-156
随着校园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校园雕塑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体现了校园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校园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与其他类型环境中的雕塑设计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应与整体校园环境相协调,营造出宜人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5.
铁板浮雕画是郭氏兄弟海博、海龙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金属雕刻艺术和西方绘画、雕塑艺术的潜心研究及提炼融合,独创出的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古朴、厚重、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有着其他雕塑艺术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艺术效果。对铁板浮雕画的创作者来说,需要有相当的造型能力及各方面的艺术修养。但作为初学者,在具备素描及泥塑的基础上,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熟悉和掌握铁板浮雕画的特性及其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其在情节设置及艺术思想上皆可成为典范,悲剧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运却让无数读者为之叹息。然而,俄狄浦斯在"弑父娶母"背后的真实形象是一位"反弑父娶母"者,是一位启蒙理性的领袖。  相似文献   

17.
卡通性雕塑是卡通美学和传统雕塑结合而成的一种雕塑表现形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卡通性雕塑是以卡通、动漫为只要元素媚俗化现象,并引发笔者对当代雕塑艺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用泥土说话的艺术,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沿袭了中国艺术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目前在景德镇市场上流通的陶瓷雕塑大多延袭传统的设计主体、题材与表现技法,创新的作品较少,导致模仿、抄袭、质量低劣、缺乏创意的"东西"大量涌入市场,对现代陶瓷雕塑的产业化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景德镇现代陶瓷雕塑的现状、发展要素以及发展模式三方面,分析景德镇现代陶瓷雕塑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辉 《现代交际》2011,(1):71-71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很多出土的文物中的雕像造型生动优美,神采奕奕,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雕像已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的佛像艺术有了很大的推动,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宝库。对中国传统雕塑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由以表现人和动物为主题,变为着重表现佛、菩萨的宗教信仰崇拜;在技巧上由简明质朴发展到了精巧圆熟;在风格上由雄伟、挺秀转为庄严、富丽。  相似文献   

20.
孙江龙 《现代妇女》2014,(12):380-380
中国传统雕塑绘画性强,别有一番东方审美趣味,也符合中国古人审美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及审美观点出发去看待雕塑艺术的。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所以当我们今天去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也需运用中国绘画的审美眼光,去欣赏和把握这种美感的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