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贫困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当前,各高校的贫困生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5%。然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障碍。本文分析贫困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给出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的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及其学生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涛 《现代交际》2014,(1):232-233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其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全面做好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项工作。本文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等角度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品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问题使然,贫困大学生品德问题的心理致因主要表现为虚荣心理驱使下的堕落、压抑心理下的极端行为等几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外界环境、构建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而引发各种心理不适应现象日益增多。本文详实分析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现状,剖析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力求进一步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琳  李艳 《职业时空》2010,6(6):87-88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各种压力很容易转化为生活学习的动力,但也容易影响正常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促成犯罪。探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对其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对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翟晶 《现代交际》2010,(9):139-140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总体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高职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而心理因素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存在诸多就业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各个角度提出了高职贫困生就业难的因素,以及各方面因素导致的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以及对校园环境的不适应,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作为高校内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只是注重对于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忽视了对于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与其自助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物质资助与心理疏导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自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严峻,就业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等特征。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因此,通过就业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做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邓德艾 《职业》2017,(17):24-25
贫困学生是技工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技工院校的平安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技工院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高职贫困生特别是对其心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为着眼点,通过分析,指出解决方案,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技工院校的同仁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境和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当前贫困生的心理需求的现状及问题,结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对贫困生心理的内隐和外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积极引导贫困生加强对自我心理问题的认知,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档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贫困生资助政策,同时通过主题教育激励贫困生自强自立,并辅之以良好的氛围,是提升贫困生心理素质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靳妍钰 《现代交际》2011,(9):203-20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然而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自卑、忧虑、失落、孤独、忌妒、敏感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需亟待解决,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与就业。  相似文献   

15.
周晓阳 《职业》2013,(14):136-137
本文通过分析技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出应对这些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以有助于技工学校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类型、机制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个体已有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现象,被称为网络心理危机。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危机和内源性心理危机两大类。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主要由"初现端倪""自我救助""社会支持"以及"危机形成"四个阶段构成。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应遵循以来访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和以积极心理干预为基调等原则,并采取"确定问题—积极支持—提供方案—行动计划—获得承诺—目标检测"等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7.
徐国平 《公关世界》2022,(16):70-7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处于严峻状态,除了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之外,很多大学生都在就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和具体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广大高校、学生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成林 《职业时空》2008,4(6):166-166
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群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如何从心理上帮助贫困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是扶贫解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的关键。一、贫困生群体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后果1.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一是一些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的困难,常年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的来源问题揪心不已,在生活上常常捉襟见肘,在生活富裕的学生看来他们花钱不大方,显得过于小气。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贫困生基数也不断增大。在国家全新育人培养标准、社会严峻就业形势、学生强烈攀比心态等因素交织下,贫困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贫困生自身来讲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健康的心理品质,社会和学校方面要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助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20.
刘硕 《现代交际》2010,(7):165-166
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否能充分就业对于高校持续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能够准确客观地了解我院困难家庭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贫困生的就业率,我在目前已有的就业心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