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陈长青 《现代交际》2011,(3):103-103
"仁"这一思想范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在孔子之前,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限,"仁"学思想还比较零散,尚未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孔子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考察《论语》中相关语条,可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一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2.
自18世纪,俄罗斯上层社会受到西欧中国学热潮的影响,对中华文明"一见倾心",对孔子、老子的学说更是仰慕不已。《论语》共20篇,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负载词"仁""义""礼""信"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些文化负载词也就成了整部《论语》翻译的点睛之笔。选择古今中外翻译家的经典译文,从耳熟能详、集中表达孔子思想的语句入手,对比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2500年前,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在春秋时期度过毕生。尽管生前生活得相当贫困,身后他的学说却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化蕴含丰富的心性论根源,本文立足心性论角度,探索孔子学说中至善、修养、中庸的心性基础,进而阐述其表现在音乐美学思想中仁、德、自由三个境界,以期对孔子音乐美学有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和谐"一词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内涵都非常丰富的。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巨人,其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不谋而合。孔子"君子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政治意蕴和交往伦理意蕴,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妥善处理个人观点与集体意志二者间的关系,促进国际和谐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正科 《现代妇女》2014,(4):303-304
儒家文明以"仁"是人的人性的本质特征,其核心内涵是爱人,"仁者,爱人"。"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想的、宽容的、关怀的、和谐的张力,同时仁也在道德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具有核心地位。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诸多国家治理的思想。儒家、道家等重要思想理论成为历朝历代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儒家思想主张"仁、礼"的治国思想,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思想主张"天道合一、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因此,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嬗变的过程,展示出争鸣和独尊互动的历史画卷。从“诸子争鸣”到“一家独尊”:儒学的确立和成熟儒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为儒学奠定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基本取向。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规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孔子的人道原则存在着“仁”和“礼”的紧张,即“礼”的亲亲尊尊的宗法性和等级性渗进了孔子之“仁”,形成了它“爱有差等”的这一面,这就阻遏了他的人道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德治思想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是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的一种学说。孔子“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强调了把统治者的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实现德治的前提条件。孔子的德治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10.
中华的孝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明。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和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孝便是这一传统伦理的基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和义,而孔子说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孔子所提倡的政治思想旨在恢复周朝的统治,主张以"仁"与"礼"为核心,倡导统治者要广施仁政,倡导百姓要克己复礼,以达到社会伦理有序的局面。孔子的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存在着脱离现实的弊端,但其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之处。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社会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的课题,学校要以中国的传统思想儒学思想为基础,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修改和补充,发展成为能为学生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在此看来,孔子"仁"、"礼"的思想很符合当今时代对学生们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孔子的思想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语》讲仁讲礼。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仁本来是自己内在的品德,只要你去发挥它,爱人的精神就会表现出来。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伞伞 《现代妇女》2014,(9):301-302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仁爱"思想是其思想核心所在,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今天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继承其文化精髓,并使其创造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公共关系思想博大精深。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西方,但在古代中国已经有了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孔子坚持仁义忠信,提倡中庸之道,强调德治,重视民心向背。孔子学说中的这些思想反映了我们祖先公关思想的痕迹,它对我国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连日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一座孔子语录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其园主人张济民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张琛 《现代交际》2012,(1):63-6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化巨人,他创立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体系。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以自己的为学经验为弟子树立了旗帜,"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内外兼修,以到达圣人之境。  相似文献   

18.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的品格与心理的基础。他的"仁学"中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有着非凡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文明之下的中国人。"仁学"中人的存在意义被放置在"伦常日用中",人生理想满足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与之相比较,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截然相反,人成为社会的异化物,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人失去了本质。在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钢筋、水泥、机器的异化世界中,也许孔子的"仁学"可以避免我们走进存在主义的"无名"性的恐惧。  相似文献   

19.
立人以诚     
如果说,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人",那么孔子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如何"立人"。这位历史哲人经历了"为政"的长期奔波之后,最后把心思放在了文化教育方面,以"立人"来持续自己的追求。因为正如孔子所说的"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所有的社会理想最终还必须回到"人"本身,以"人"为基础,孔子最后所做的一切就是如何立  相似文献   

20.
孝的观念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念,只有父亲慈爱,才有儿子孝顺。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人人具有的一种真实情感,而这种情感正是仁的根源所在,是否孝悌是判定一个人仁与不仁的标准所在。在孔子与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一段讨论中,孔子从内心的“安“”与“不安”点醒宰我,要他从孝悌的自然情感中发现仁,体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