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亮  任娟 《城市》2012,(10):64-67
构图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建筑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中国住宅建设的高速发展,居住建筑的色彩设计不断突破传统的色彩取向与构图方式,设计手法更新较快,这些设计或构图大胆,或精雕细琢,富有创意的色彩设计拓展了大众对居住建筑色彩构图的理解,也表现出设计师对居住空间深层次的关注。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建筑的外观色彩大体有6种构图方式。一、横向构图在城市居住建筑色彩中运用最广泛的构图方式是横向构图,即建筑色彩分布以水平线条作为分界线,相同或相近的色彩水平延伸,给人以平静、稳妥的视觉感受和从容、安详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2.
何禾  石文华 《城市》2011,(7):35-3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进人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居住区开始在城市中出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以平房、胡同为主的居住模式。然而近年来,大运量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人们的出行距离向极远和极近两个极端发展,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现代常采用的“居住区—居住小区一居住组团”的层级式结构似乎已难以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探索一种新的居住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经济适用房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瑾  陈良 《城市》2010,(4):37-39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需求的住房建设模式,其最大特点是限制建设成本、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近年来,经济适用房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04,(11):42-42
近年来!在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特别是向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过程中!冒领问题时有发生"为规范管理!堵塞漏洞!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年%月!!日发出通知!决定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协助认证工作"异地居住退休人员是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居住在非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人员"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所辖地区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的资格协助认证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协助认证工作应以方便退休人员为原则!由退休人员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负责办理&尚未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暂由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开发商开始大量建造中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这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举措之一。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本身的容积也在增大,内部空间设计愈加复杂,带来了一定的火灾危险。近年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消防事故的事件屡见不鲜,也表明高层建筑消防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本文将就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可靠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全国老龄办发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儿女不在老人身边和老年人单独居住的家庭比例显著增加。2006年,我国城市地区的纯老户(空巢户)为49.7%。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介绍,近年来,城市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都有较快增长,这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2009年8月6日,湖南株洲。一位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区文化空间设计——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慧  甄峰 《城市》2009,(12):57-63
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人居环境署的成立和将城市宜居性定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全球人居环境和宜居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发重视居住环境等城市软实力的提高.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追求的主要人居目标.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9.
陈芳 《科学发展》2012,(10):80-83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城市居住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居住分异"现象,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空间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给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混合居住是目前解决居住分异的一种重要途径。混合居住模式以消除居民的社会差异为住宅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目标,是解决不同社会阶层隔离、促进不同居民交往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0.
自恩格斯首次揭示不同群体的居住隔离状态以来,西方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取向的居住隔离理论,即强调不同人群空间分离的人文区位学居住分异理论,强调住宅更替规律的住房过滤理论,以及强调住宅阶级的新都市社会学居住隔离理论。这些理论共同提醒人们,在当代中国的城镇发展和住房建设中,必须有效预防居住空间隔离,阻止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的隔离和对抗。  相似文献   

11.
“居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居住生活方式的整体,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又包括知识、精神的软件,是人类在居住范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长足进步,我国在居住文化方面发生了传承文脉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新的飞跃。这种新的飞跃便成为了“新居住文化”理念产生的动力和基础。反过来,“新居住文化”理念的形成,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所谓“居住改变中国”就是这种反作用的高度提炼。因此,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居住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居住社区,生态居住社区日益受到关注。成都进行生态居住社区规划,有利于成都进一步提高信宅社区建设的质量,有利于将成都市顺利建设成为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可以引导信房消费者选择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那么成都市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国外生态居住社区规划义给成都市生态居住社  相似文献   

13.
苏姗娜 《现代妇女》2013,(10):27-27
农村集中居住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农村集中居住后妇女的就业问题越发显得重要,农村集中居住后当地政府通过努力创新留守妇女就业模式,拓宽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渠道。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困难问题和解决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就业的建议两个方面出发,以期为苏北农村集中居住后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08,(14):56-57
和中国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不同,加拿大的老人穿得最漂亮,有钱有闲,使他们成为诸多国家中最受尊敬和爱护的老年人。老年消费市场也自然一直是商家很看重的一个市场,房屋开发商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市场,近年来更是投其所好,开发不少针对老年人的楼盘。公寓的居住生活正在悄然改变加拿大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蒋智  秦川 《城市》2010,(2):53-55
对于城市居住空间而言,其演进过程的重要意义要大于其建设过程。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将决定它是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住区。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居住空间是一个缩小化的城市。居住空间的生长性包括功能的多样性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弹性变化、街道的活力培养、持续生长陛以及社会自治。只有引导居住空间在演进过程中健康、稳定地生长,才能促进居住空间的发展成熟,进而促进城市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杨忠伟  杨露 《城市观察》2011,(6):137-142,172
随着城市的不断蔓延扩张,边缘区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文对失地农民居住形态进行探讨,采取多功能混合居住模式使得居住空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居住活动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人群,通过对其居住空间的规划研究来避免以往“撤村建居”安置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将对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的研究提前到其农村聚落向城市聚落转变的初期,有效避免“城中村”的形成,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老年人与子女分离的现状已司空见惯。受传统养老意识的影响,不少老人还是希望晚年能和子女居住在一个城市。在子女工作不易调动的情况下,不少老人选择异地买房,以此实现与子女团聚的愿望,然而公证处工作人员指出,这样的做法有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既是“人口的城市化”,也是“空间的城市化”。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组明显,社会分层现象明显体现在居住空间分化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程度加剧。通过上海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特征进行剖析,进而对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比以往更注重居住环境的健康、安全,为减少因装修而带来的环境危害,人们纷纷选择“名牌建筑材料”、“正规装修公司”,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却不知其中的骗人招式多多,结果是,理想的家居环境没有得到,反而花了更多的冤枉钱。  相似文献   

20.
任芳 《职业时空》2010,6(7):155-156
小户型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居住和功能上的基本需求,对小户型空间设计要研究人在居住时的需求,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