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作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流芳于世。依据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作品,探究作品悲剧主人公所承载的价值及悲剧成因。研究认为,奥赛罗这一角色因为体现出了善恶喜悲之间的强烈反差,符合悲剧主人公理想人选的标准,即他是一个"会犯错的好人";而该作品的悲剧成因,一为主人公复杂多元的性格,二为无法被轻易改变的人物身份地位和既定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著名的戏剧大家,他的戏剧包括喜剧、悲剧与历史剧,而他尤以悲剧最为著名,本文将针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做一深入研究,以期获得对莎士比亚最为真实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时代中,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对人性善恶的揭示,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就是一部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尔历经了从恶到善的人性蜕变,在这过程中,莎士比亚在描写人性险恶会给自己带来灾害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生要想获得价值,那么必须要去超越自身的精神这一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存在的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奥赛罗》是由莎士比亚依照《威尼斯摩尔人》所进行改编的一部著名悲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这部作品也是充满疑团的,许多地方有待商榷。其人物形象、悲剧主题及其成因,伴随着作品传入中国之后,也引发研究者的广泛探讨。本文通过对其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简析写作背景以对悲剧主题及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极富艺术色彩,对于体现剧本中人物性格特点、人际身份变化和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借助移情指示系统下的生命度层级和移情层级来解析《李尔王》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艺术。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具有悲剧精神的戏剧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篇优秀的诗歌文本,蕴藏着诗性品格。本文将注重从悲剧精神和诗性品格这两个层面来剖析《窦娥冤》,以发掘它文本背后的一些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他为莎士比亚带来了不小的声誉。它以其人物性格的完美塑造,成就了悲剧中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将就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展开论述,并对其悲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静 《现代交际》2011,(5):84-8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在作品中她刻画了一个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的男主人公形象。《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的悲剧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重要话题。本文试图从他性格的畸变、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者艾米莉的影响三方面综合阐述造成希斯克厉夫悲剧的原因。从而丰富对其悲剧原因的研究,同时使读者对于《呼啸山庄》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可惜,生活中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金钱的"奴隶"。他像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后来,他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  相似文献   

11.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深入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父爱的悲剧。造成《高老头》父爱悲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针对《高老头》中父爱悲剧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苏里科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历史画家,他的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被称为彼得大帝三部曲,表现的是彼得大帝进行改革行动所引起的一场前后连贯的悲剧,这出悲剧的序幕是《女贵族莫洛佐娃》,高潮是《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尾声是《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这三幅历史画是苏里科夫的代表作品,他们共同表现了改革的阴暗残酷,俄国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悲剧性命运,以及俄国人民面对残暴统治宁死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周美慧 《现代妇女》2013,(12):272-27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剧中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吝啬鬼形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使夏洛克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民族的偏见和时代的悲哀。本文对夏洛克这一形象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剖析,来解读其罪恶心理的浮现及其悲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深入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对这部戏剧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最真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独特,因此近些年有很多人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就针对《仲夏夜之梦》中的童话色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达晶晶 《现代妇女》2014,(6):299-299
悲剧使人升华。相对喜剧来说,悲剧既使人悲伤,又令人振奋,能使人从悲伤中获得意义,它作为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可以具有的一种审美性格,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就是一种悲沧、沉郁的悲剧性气氛和情愫。"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带给我们的感官冲击和心理的感伤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这样剧烈的冲突下,悲剧的魅力就这样绽放出来,如同开放在污秽泥泞的土壤中的娇嫩花朵,作品中的悲和美在极端的矛盾里取得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追溯到15世纪末的西班牙文学,在中世纪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交接处,出现了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传世佳作——《塞莱斯蒂娜》。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塑造,丰富有趣的俗语引用,使得作品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同时,书中对肮脏的金钱关系的揭露,对追求自由的人文思想的赞扬,也因结合了当时西班牙社会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冲突、矛盾,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让人深思。本文旨在通过从社会背景、阶级矛盾等方面来简析《塞莱斯蒂娜》中悲剧结尾的必然性,即男女主人公无法逃离的凄婉爱情以及塞莱斯蒂娜和两个仆人因财丧命的悲剧下场。  相似文献   

18.
《伤逝》、《边城》和《围城》分别是现代文学中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的代表作品,这三部作品分别诠释了不同时代作家的爱情观。虽然这三部作品中具体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三部不同的作品存在着明显的相似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企图建立理想的爱情,但最终都以爱情悲剧告终。不仅如此,造成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是相同的,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长恨歌》是唐诗中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凝结,是丰富多彩的唐诗文化的集中体现,尼采说过"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所以,在丰富多彩的唐诗艺术美中,我想借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命定与抗争","美景生长恨"和"并非十全十美"三个方面来欣赏一下《长恨歌》所蕴育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