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研究国学、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学习研究国学应梳理清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会出现国学热;二是当前国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三是国学发展走向何方。只有思考清楚有关国学的基本问题,才能促成国学热的健康发展,才能光大中华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张岂之先生毕生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为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张先生的学术研究以中国思想史为核心,以华夏文明的演进为主线,以民族复兴为最终归宿,并逐渐将研究的视角从思想史延伸到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其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此外,张岂之先生还对中华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彰显了一位人文学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张岱年先生一生在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同时,还对中国伦理思想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讨,并出版了多部颇有影响的专著。早在30年代,张先生在其所著《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品德论》、《天人简论》等论著中,就初步阐述了中国古代的伦理学说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宣扬了一种刚健有为的人生观。到了50年代,张先生又在从事中国哲学史多种著述的同时,撰著出版了《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正如书名所提示的,张先生那时已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作了“初步研究”。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张先生的研究工作中辍多年。当张先  相似文献   

4.
国学包括了中华全部学术文化.此文立足于大国学的视点,对国学名称的由来,国学所包涵的学术文化范畴和研究方法,20世纪国学大师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了总结性的梳理和回眸,并从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论述了当下"国学热"对于民族本土文化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变动就是由激进趋于保守,"国学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征.但在"国学热"中,有一些问题必须得以澄清,如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国学热"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关系、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国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国学与"软实力"建设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澄清,就会极大地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国学的今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什么是国学、怎样看待当前的"国学热"、对"国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弘扬国学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在当今时代是需要展开深入讨论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国魂"的载体。当前国学的兴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也存在虚浮的弊病。而我们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国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加强当代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具有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梁启超、胡适之、侯外庐等先生荜路蓝楼,以启山林,开拓和创立了“中国思想史j”学科,培养和造就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人才队伍。20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又开展了关于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任继愈、冯契、萧楚父、李锦全、张岂之等一批最优秀的前辈学者,都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极为深刻的见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伴随着“文化热”、“国学热”以及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的接踵而来,思想史的学科建设问题又再度引起了学人们的关注,一场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讨论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国学热”现象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国学热”在现代性语境下,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复归,同时也充满争议。“国学热”确实有着不成熟的一面,但不能因此否定其积极意义。当代社会,如何实现国学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转换,对于国学复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怀宗 《社区》2010,(32):4-5
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学热便长盛不衰.几乎中国每发生一件大事,就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国学热潮。伴随而来的,是市场上良莠不齐铺天盖地的国学书籍。这些国学书进入市场,没有受过国学训练的读者往往难以分辨取舍,究竟应该怎么读国学书?这是困扰很多读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钱穆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重建的国学大师。钱穆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的发生论维度、文化的时空维度、文化的个性维度、文化的包容性维度、文化的生命力维度、史学维度等论证了中国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得出了“中国文化最优论”的结论。在当前的“国学热潮”中,重拾国学大师钱穆的精神财富无疑是必要的。钱穆的这些思想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研究中,“国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基本指向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探寻。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价值取向和致思路径,国学研究中又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从对“国学”成立前提的聚讼、“国学”研究层面的交叉、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三个层面对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内涵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进一步剖析“国学热”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基础性反思。  相似文献   

12.
“国学热”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而其中也折射出了人们对国学的很多模糊认识,“国学热”需要“冷思考”。本文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国学的重要意义,并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阐释了在传承国学、发展国学上应该把握好的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谢桃坊先生采用历史与理论的方法,通过全面考察2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产生、整理国故的进行、文史研究的开展和考据方法的提倡,对国学运动进行了反思.谢先生认为:国学是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中国文献与历史上存在的困难而狭小的学术问题;古史辨派与历史语言学派是国学运动的两大流派;四川国学是国学运动的一个缩影.这是先生关于国学的三个论断.这对我们现在审视国学热潮的再度兴起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学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国学热为当今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当今的国学研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胡适的国学研究在当今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在国学研究中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不可把某一学派定为一尊;国学研究要有助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国学研究中,不可忽视和反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现代性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方兴未艾,但由于存在实践先行、理论建设滞后的问题,所以造成国学的学科属性不明,这成为制约国学发展的瓶颈。许多高校开展的国学教育,虽然注重知识结构扩展和教育方法创新,但课程体系依然存在驳杂无中心态势。在国学的学科属性上,无需增设新的一级学科,国学属于历史视域中的研究对象,其应归属于中国历史学科。在学科建设上,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受到更多关注,各高校应积极在中国历史学科基础上组建国学院,积极促进国学研究的开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题记所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外延。"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1970年代末后逐步恢复,1980年代后真正复起至今。近几年,大陆"儒学复兴",又名"国学热"。从上至下,学儒学、着汉服、弹古琴……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场以学院化为特点的"国学热"不同的是,此次"国学热"呈现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国学热,已由停留在争论传统文化的存废问题层面发展到基本肯定传统文化并化为初具文化建设意义的实践性活动。本文从国学兴起的原因、价值方面展开分析并兼及开设国学教育之现实意义,并就国学内容的厘定、国学传授模式、国学讲授方法方面进行了反思,试图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正>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学热便长盛不衰,几乎中国每发生一件大事,就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国学热潮。伴随而来的,是市场上良莠不齐铺天盖地的国学书籍。这些国学书进入市场,没有受过国学训练的读者往往难以分辨取舍,究竟应该怎么读国学书?这是困扰很多读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国学的复兴让众人开始重视国学教育,由此,许多幼儿园将国学教育的开展提上了日程。幼儿园推行国学教育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端正其价值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园能在正确认识国学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明确自身教学目的、科学地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平台,力求将国学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20.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是葛兆光近年来探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的一次集中总结。除了继续关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料等问题以外,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思想史研究中的“加减法”、从“创新性思想”走向“妥协性思想”、思想史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意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国思想史研究适应时代要求,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具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