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学活动的界定人们多是从虚构上着眼的,即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虚构.但是这样的界说是不周全的,虚构并非是对文学的唯一界定.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文学不是以摹写对象的物理性征见长,而是以叙写出对象给予人的心理感受见长.把文学本文当成现实存在来思考,文学首先是现实存在与文学本文的对话关系.笔者认为,文学存在本文内部与本文互相关系的对话关系,本文创作与接受上的对话关系,本文历史语境与现实的对话关系,本文与文化审美图式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对话理论来探讨文学的接受问题,认为文学接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性接受。这种接受图式具有对话性、互为主体性、未完成性、语言性和自由性等特征,表征为接受者与本文对话、接受者与作者对话、作者与作者对话、接受者与接受者对话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建构新世纪中西美学对话的总体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美学在新世纪的繁荣,中西美学家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建构新世纪中西美学对话的总体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审美意识母结构层面上的对话,二是在自我或人格三元结构层面上的对话,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关学走向亲和层面上的对话。由这密不可分的三个层面所构成的新美学体系,将着重考察和揭示美在人类文明生成优化过程中所起的全局性作用,指导和提升人类的各项审美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人类生存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历史分组学习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优势、主要结构和学习类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巴赫金及其学说是多面而开放的,在世界范围内,巴赫金研究已经呈现出“有多少个研究者,就有多少个巴赫金”的复杂现象。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巴赫金,20多年来,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研究方面,鲜有人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巴赫金及其学说。文章试图发现对话与传播的契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巴赫金对交际模式的解构与重构,从中发现巴赫金与传播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现对话理论令人惊异的前瞻性。在对话中传播,在传播中对话,正是我们对传播的期许。  相似文献   

6.
结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把传统的语境概念结构化、系统化,目的是探讨在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是如何根据具体语境提供的语言线索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话语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预测和推断的.语境的各要素在参与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是有分工、有层次的,听者对话语的分析理解过程也是有层次地激活认知语境的各个知识单元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把传统的语境概念结构化、系统化,目的是探讨在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是如何根据具体语境提供的语言线索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话语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预测和推断的.语境的各要素在参与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是有分工、有层次的,听者对话语的分析理解过程也是有层次地激活认知语境的各个知识单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证是双方或多方围绕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辩论,最终达到消除分歧之目的。论证既是个体认知推理的思维活动,也是不同持论者之间的对话行为。首先分析当前主导英语论证的图尔敏模式的局限性,然后提出对话论证模式,作为图尔敏模式的补充,重点阐释了对话论证模式的含义、图式、原则以及应用,希望有助于英语论证从单一模式转向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作品译本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从民国文化转型时期文化界产生的三大趋势探讨莎士比亚作品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认为此现象是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传统下层文化地位大幅度提升及革命文学蓬勃发展三大趋势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探讨莎士比亚作品译本的接受状况有利于人们对其进行历史与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框架结构的内部成分和构建模式,认为构成框架的元素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形象化存在,来自于人类认知活动所产生的概念,这些元素构成的框架是一个由框定的意象图式构成的具有多重性的动态结构。由于框架是动态的,那么这种层级结构不是单一的金字塔型,而是体现出交叉与重叠的网络拓扑结构。随着动态过程的发展,原有的框架解体,又可以重构成新的框架。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框架理论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泛泛而论,“过度诠释”之说是有其道理的,但从《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来看,无论是艾柯立论的方式还是具体论证过程都有着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主要在于:将生活本文诠释、科学本文诠释与文学本文诠释混为一谈,从而抹杀了在文学解读过程中不可能撇开其第一阶段———文学欣赏阶段的丰富多采的感受、想象和联想所带来的结果这一根本特点,从而也就忽视了在文学解读活动中根本不存在的“过度诠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 ,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 ,回答“文学是什么” ,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 ,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 ,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 ,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 ,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 ,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 ,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 ,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3.
笔者先将翻译流程设计在一个由原语形式到原型,再由原型到译语形式的折线之内,然后又将这一折线囊括在一个语境体系之中.其操作方式是"对话".其对话结果是通过语内和语际两度转换在语境体系的制约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文学语境常常被等同于历史语境。从实践主体与现实环境的构成关系看,文学语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文学活动提供条件与可能性,同时发生制约作用的相对独立的具体场所,它与历史语境存在着重要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文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固有的题中之义。本文在汲取当代语言哲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文学实践本性作出新的阐述,认为从话语的基本特性──主体间性和对话性出发,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演出话语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新修辞学作为一门研究以语言为主的象征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跨学科性学问获得长足发展。本文试图在现代语言学特别是话语分析理论的观照下探讨新修辞学语境论的框架,并把此框架与话语的社会符号学性质的意义体系相连。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后现代课程理论视野中,课程就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个人体验,是学生不断创造和释义的过程,课程意义的生成只能以学生个人独特的真实感受为主要来源.语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就必须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对话、理解和共享,建构"我--你"式的新型教育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境转换,语用前提的可撤消性等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对话的效果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对话。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 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域、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存在着重大冲突, 这种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的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在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中, 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 民法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 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 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 确立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20.
对话:追求和谐的教育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作为对话与交往的存在者。对话本真地属于人。对话实质上是不同价值、不同个性之间的精神性相遇。对话教学所展示的并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模式从独白到对话的转型,而且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表达了课程改革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于师生关系、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观念的创造性建构。以对话精神建设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共同学习方式,是对话教学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