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科幻小说是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国好故事。它的域外经典建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实践。后人类、精神生态、赛博格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满足了域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域外的深度阐释与评论打造与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专业出版社、权威科幻期刊、网络媒体等跨媒介出版流通推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深层次传播,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经典性。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展示了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重塑与价值再生产,对推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通俗小说如虹影的作品在西方的传播中,受到西方读者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作品中包含符合西方读者期待视界的中国元素,并且部分融合了西方文化元素,较好地达到了跨文化的视界融合,为进一步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跳出传统的典籍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研究模式,聚焦于大众读者作为作品消费者视角,从图文互动模式探讨承载中国文化的连环画语篇特征和叙事模式,认为图文叙事能够满足异域大众读者的阅读期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并有效阐释中国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是接受美学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最佳文本。他的成功正在于他将其作品读者定位在农民群落中,并且努力去满足读者建立在其接受前结构之上的阅读期待视野。赵树理作品中也不乏“空白”、“空缺”及“否定”等召唤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单向流动,在西学东渐大潮下,林语堂可算是中国当时文化逆向传播中最为成功的代表.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林语堂,他文化转型得早,完成得也很迅速,多元文化在他身上融合得很好.在这前提下,他解决了文化隔阂问题,创作时又极为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为之采取了相应的写作策略;同时他又获得了媒介的青睐,得到了媒介的巨大助力,因而取得了跨文化传播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6.
与外国文学的译入相比,中国文学的译出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入和传播,反观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名人推荐、影视剧作、大众传媒和非翻译方式推动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影响传播的因素包括译入语国家对外来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译入语国家对于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和敏感程度,译入语国家对源语国家信息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阅读期待。中国文学的译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产出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译本,加快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姚斯的接受美学将读者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起点。在接受的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作出选择,随着水平的提高,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或拓展,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这种提高或扩展了的“期待视野”又对文学提出新的要求。反馈到作家的创作活动中,作家便会努力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不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以期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新闻学则是以实用为目的,往往借助文学的叙事手法诱导受众阅读,接受美学与新闻学在很多地方相契合。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视界下的期待视界,视界融合,隐含的读者等观念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媒介改革与新闻创作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表现“母爱、童心、大自然”“三爱”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其作品中却独少爱情题材,这一现象在评论界极少得到关注。而冰心作品中爱情题材缺失并非偶然现象,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制约、个人人生体验的缺乏、作家思维定势的拘囿和读者期待视野的影响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面临着投入与产出效果不完全对等的现实难题,主要原因是作品因其呈现形式和时代距离感难以融入读者的文化心理、审美习惯和交际话语惯式。经典作品的漫画化打破了单一依靠文本译介的传播方式,紧贴当代读者追求视觉感知和互动式阅读的特点,以视觉语法、图像叙事和新修辞观为理论指引,超越文字符号的一元信息模态,对原作中的文本信息与文化内涵进行优化提取,图文结合、多语并用,使经典的作品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该模式对作品的核心内容进行超文本改写,采用语内翻译(古转今)、语际翻译(中译外)和符际翻译(图释文)相结合的复合式编译方法及颇有现代感的叙事风格,配合读者的“悦读”期待,对核心思想作多维诠释,增厚文化体验,从而消除交流障碍。通过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模态重构,作品内质不变而文本形态得以优化,能有效提升大众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林纾翻译的成功也给当代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异质性",要根据读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任何文本在其自身被消费、被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谭恩美作品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特殊性必定会使中国读者在作品理解上产生偏差。尝试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谭恩美作品的两大意象——“母亲”与“食物”的翻译,期望能获得满意的读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留学生文学热现象的产生,读者是至关重要的。这首先是因为国人与留学者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情感经历是相同的;其次是国人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视界”的和谐一致。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成功与失败,其根本原因都是东西方文化撞击与选择的结果。他们的经验教训告诉世人:人一旦把自己投入新的环境,无论自觉与否,都将被改造,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之根,但不能以国籍阻碍外来文化的介入。这一类作品的出现是中国人积极的开放意识的充分体现,它将会给正在追逐现代化的中国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借鉴和反思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来的边地少数民族作品《尘埃落定》向读者展现了解放前川西地区藏族人民独有的社会生活文化,经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后在国外受许多读者的追捧与好评。生态翻译学强调“适者生存”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小说所展现的生态意识不谋而合。采用定性研究,通过生态翻译学主张的三维转换理论研究葛浩文对《尘埃落定》的翻译,探索英译本的成功因素。研究发现,葛浩文在翻译《尘埃落定》时选择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流畅且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也让目标语读者在其翻译中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后其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安文江“文革”题材作品真诚地解剖历史,解剖自我,把心交给读者,得到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实现了真诚与理解的双向交流。他的创作真诚来自现实主义文学观念、艺术勇气、使命意识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重视。他的这类作品有鲜明的自我色彩,但还有待在多侧面、多层次、多线条展示事件、人物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沙博理《水浒传》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堪称比较成功的译本,作者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其较为完美地体现了功能目的论,即在目标语境中实现原文的预期目的,目标语读者以近似于母语读者的理解方式来吸收接受中国语言及文化;此外,功能论翻译理论中的工具翻译与文献翻译的翻译策略在其人物外貌描写时也能得到有效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余华作品外译至西班牙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余华热”,但此后热度逐渐降低。“接受屏幕”贯穿其作品外译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主要的接受障碍。“接受屏幕”主要表现为出版社的文本过滤、新闻媒体的政治化解读、读者期待视野下的接受与反作用三个方面,其形成既与西班牙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相关,又与中国的文学范式、作家的写作技巧相关。考察余华作品在西班牙的外译历程,剖析外译过程中遇到的接受障碍,有利于为余华作品及整体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经历了复杂而又曲折的接受过程.这部作品在问世之初读者反映冷淡,而后在二战后奇迹般地重新流行起来.这部作品的读者接受命运和不同时代读者的期待视域息息相关.读者的期待视域即他们的价值现、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情趣在战后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重新喜爱上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史,近几年来中国文学作品在意大利的翻译量和出版发行量不断增加,作品传播呈现出多元化、频繁化趋势。中国作家的写作风格,在对象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读者对其作品的选择;不同的译者对中国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社会现实有着不同的映照和体悟,译者的观察视角、个人好恶都会影响他对翻译作品的选择;意大利的出版社和出版机构出于各种原因也开始注重中国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和研究;意大利的公共传媒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各种报道不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文学作品在意大利的传播。从作者、译者、出版社、传媒等四个维度入手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意大利的传播,可对扩大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