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劳动力人群,是东莞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38份,回收率98.2%;经检验,有效问卷为62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7.5%,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黄正 《劳动世界》2013,(9):34-34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无论在职业指导理念、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及家长对就业质量高要求。本文从对国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分析入手,就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方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基础和格局带来的封闭性,使得政治权力由地主阶级所主导.而如今,工农联盟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要求我们更加重农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治参与也是政治现代化重要指标.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着全省的政治系统的运作水平和质量,近日,带着研究目的,笔者对两种不同的行政村的政治参与情况进行了考察.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道外区团结镇红光村和香坊区朝阳镇金星村作为调查地点.共发放问卷200份,每村各100份,根据门牌号码进行了随机抽样,而后进行了系统抽样.回收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也难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大问题.本文是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深入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关于就业问题的心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把控,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能够给予指导和疏导.  相似文献   

5.
支教政策是我国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帮扶政策,其执行力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和关系到此类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所以提高支教政策的执行力问题至关重要也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潼南区支教服务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我国支教政策在当地的实际开展情况作以调研。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人群包括当地支教服务地的政府接收部门人员、支教小学的相关教职员工以及学生、学生家长等人群。  相似文献   

6.
邵琨 《劳动世界》2016,(29):12-13
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加剧,高职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求职就业,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些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初,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区内骨干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的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累计走访企业70家、发放调查问卷80份,与区内骨干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累计回收调研报告30份、调查问卷40份、企业高技能人才基本信息登记18份。调研企业基本涵盖了全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高专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观培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提出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应该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应该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温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描述其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医养结合政策提供依据.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温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114名老年人实施调查,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98%.106例老年人中,61.3%的老年人具有较大的医疗保健需求;在精神慰藉需求方面,有53.8%的老年人表现有较大需求;在生活照料方面,有31.1%的老年人有较大需求.文化程度、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是医疗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是精神慰藉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来源与原工作单位是生活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较高.应开展定期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丰富夕阳生活,疏导心理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万州区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科级及以下)作为调查样本,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的形式,收集研究素材.调查问卷涉及主观思想认识、基本理论知识、实际运用状态三个方面,问卷统计完毕后,为使问题反映比较彻底,根据某些需要进一步作访谈了解的问题,课题组进行了第二轮的走访座谈.从中得出调查对象的基本理论素养状况,并分析存在此种状况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对陕西高职学生就业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岗位胜任力视角下的陕西高职学生就业力培养的现实价值,并从高职院校应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就业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高职学生应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多元化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企业应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出发点,主动介入高职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培育过程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陕西高职学生就业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河南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情况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的数据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就业创业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从而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孙威 《劳动世界》2013,(1):77-79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的同时,培养一专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成为当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个案,深入分析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培养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的英语教学做法与经验,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培养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徐州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与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全市六个地区,对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0%.结果:168人中,老年人中愿意居家养老者67.3%,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者20.2%,愿意在社区养老者8.3%,没考虑过者3.0%.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子女数,对家人赡养满意度及有无医保.结论:徐州市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程度低但需求有所增加,应进一步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待遇,培养高素质专业老年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5.
<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在行业人才培养和输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有利于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价值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具有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使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实现自身幸福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方式,在劳动中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激励科技人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样本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向湖南省长株潭试验区21家企业随机发放52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83.1%。其中,71.5%来自男性,28.5%来自女性;年龄在25岁及  相似文献   

17.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的同时,培养一专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成为当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个案,深入分析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培养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的英语教学做法与经验,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培养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普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不仅办学规模变得愈来愈大,而且高职生源数量呈现了递增趋势.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及人才输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缺口,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缺陷也日渐暴露出来.基于此,本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以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科级及以下)作为调查样本,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的形式,收集研究素材.调查问卷涉及主观思想认识、基本理论知识、社会认知状态三个方面,问卷统计完毕后,为使问题反映比较彻底,根据某些需要进一步作访谈了解的问题,课题组进行了第二轮的走访座谈.从中得出调查对象的基本理论素养状况,分析此种状况的具体原因,由此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基层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新的就业形态悄然出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就业形态,既能拓展大学生就业思路和就业方式,也可打破传统职业发展模式,为大学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鉴于此,高职院校可在培育艺术类学生时,加强对其就业能力的关注,基于新就业形态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利用阶段性培育着重培育学生的复合能力,促进学生加强职业规划。并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学生动态数据收集能力,以此增强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