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依托城市群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分工协作的扁平化城市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城市群逐步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在中心城市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城市群首位度的降低和中心城市功能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构建基础设施共享机制、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是提升区域经济内涵增长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城市集群化发展,优化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成为释放我国区域效率潜能的重要动力。经过学术史梳理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国家、不同区位的城市体系,其空间结构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并不能断定究竟单中心还是多中心结构更有利于效率提升。文章认为,脱离产业动态调整过程来静态评价城市体系的空间效率是片面的。原因在于,对于产业净流出的区域,无论何种空间结构,其效率损失的概率更高。因此,文章将企业进入和退出某地区的过程融入产业动态集聚指标构建,同时在对折旧率和资本存量重新测算的基础上对城市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城市体系空间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扁平化的多中心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生产率提升,但需要兼顾产业集聚动态变化的影响,该结果进一步说明忽略企业进入和退出某地区的过程可能导致结果是有偏的,同时缺乏解释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多中心结构使城市规模效率得到显著改善,却不利于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改进。研究还发现,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多中心特征偏弱,且空间效率尚待进一步优化。相比之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结构与产业动态集聚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此外,考虑产业可能在城市...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9-2013年城区人口数据,运用“等级钟”、位序-规模法则、首位度等方法,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呈现明显发散增长态势,首位城市北京的集聚效应过于突出,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五力模型”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机理,提出深度激发内部影响力、合理利用外部影响力、综合发挥城市群演进动力,促进不同类型城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首位城市规模、4城市指数、变差系数等指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四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合1994-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区人口,利用Zipf法则、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城市规模演进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首位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体系演进呈先集聚后分散的发展特征。应当从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体系结构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方化经济水平及城市化经济水平两个方面衡量城市群产业集聚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从地方化经济水平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高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但相邻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提高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提高均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从城市化经济水平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均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均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但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7.
运用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及分形等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变动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目前该城市群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1)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两市的人口过于集中,而其他等级城市的人口规模偏小,导致该区域人口规模的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2)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城市发展速度过快,而小城市过慢,以至小城市的作用无法凸显;(3)该区域的城镇结构体系不够合理,各城市的功能不够协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ESDA和空间叠置分析法研究2014—2018年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关联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能力分化现象与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区域内部“东强西弱”能力依次递减的带状结构特征显著;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局部自相关特征明显,表现出“HH”型集聚增强,“HL”型集聚减弱,“LL”型集聚与“LH”型集聚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政策功能定位、本地工业产业集聚程度、公共基础投入强度等因素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群存在差异化影响。应进一步缩小城市等级差距,促进圈层化建设,加快推进分区分级承接,以激发上游经济带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运用熵值法,计算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发展水平得分,发现,近10年长三角物流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利用锡尔系数对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得出10年来物流锡尔系数幅度波动较小,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地区间总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大致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地区内部的差异贡献率大于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是长三角区域物流业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空间自相关计算得出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分布呈现正向、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空间集聚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长三角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际贸易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的数据包络方法(DEA)和全要素TFP指数对城市使用外资效率和城市交通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质量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空间趋势面分析和空间演化格局分析对中国19大城市群的国际贸易发展演化进行研究,探索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群不同的国际贸易发展路径与空间演化趋势,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观测其历年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演变。研究发现:城市群使用外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结构特征,其中,东部城市群使用外资规模效率与国际贸易集聚效应尤为领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便是东部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鲜明缩影;中部城市群的国际贸易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城市群内部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差异较大;西部城市群省会中心城市与直辖市的集聚效应极具优势,但城市群内部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东北地区城市群中,辽中南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质量优于哈长城市群,但东部地区城市群整体规模效率较低。文章针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质量的提升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区域资本流动和市场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此,本文采用了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基本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资本流动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储蓄率与投资率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且2010年以来资本流动性呈现增强态势。长三角城市群储蓄率对投资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储蓄率位于门槛值左侧时,储蓄率对投资率起到暂时的抑制作用;当储蓄率位于门槛值右侧时,储蓄率对投资率的抑制作用减弱。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储蓄率均值位于门槛值右侧,长三角区域应采取扩大储蓄转化为投资机会等措施,提高资本流动性;温州、滁州、安庆等市的储蓄率均值处于门槛值的左侧,这些城市要进一步适当提高储蓄水平,满足更多投资需求,增强资本流动性。长三角城市群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都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关系。这些结论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资本流动和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规划纲要颁布的大背景,通过对伦敦、巴黎和东京三个首都城市的区域发展空间成长规律的总结梳理,发现综合性首都城市的区域发展遵循一般都市圈的“雏形期—成长期—成型期—成熟期”演化规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首都核心区辐射力强,多中心功能明确,城际间快速轨道交通先行,区域城市各行其职,构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职能分工网络.分析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可以看出:(1)空间发展正处在成长期向成型期过渡阶段,从单一轴向拓展集聚向星状多轴扩展转变;(2)宏观上北京仍处在集聚阶段,在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比继续上升,但微观上北京市内部则出现了向新城地区扩散的趋势.未来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三点思考:(1)厘清综合性首都的城市职能与首都职能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副中心是承担一定职能的区域发展副中心;(3)先行构建快捷方便的城际轨道交通,并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形成快速接驳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5~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的非农业人口数据,运用Pareto定律估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动态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规模分布基本满足“位序—规模”规律;在1995年至2000年间,各等级城市规模向平均规模发展,城市体系发育健全,城市规模分布均衡度不断增强;2000年至2010年,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中小型城市发展缓慢,相对规模缩小,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将结构化数据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进一步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了城市群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群数字经济在考察期内实现了显著升级,但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十大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从空间依赖性来看,我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聚集效应,并且空间相关性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为量化分析城市群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分析范式与数据支撑,也为促进城市群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划分标准,采用熵值法、集聚能力评级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利用ArcGIS 软件对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分异展示。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群,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城市群和城市群内具体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其内部的城市总体呈现出“领导—跟进”式发展,具体表现为发达城市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城市群内包含的城市协调发展并非同步,金融集聚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在不同城市发挥的作用不一致,第二产业占比越大的城市,产业集聚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重新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定量评价2010—2016年广东21个地市旅游竞争力,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差异性特征,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其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内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普遍较高,其他地市大多较低;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整体上有明显的自相关性,呈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但该效应有下降趋势;各地市旅游竞争力已形成较稳定的空间格局,即中间突出、四周凹陷;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的局部自相关性不显著;热—冷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珠三角城市逐渐向四周推移的圈级特征,形成了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热点区的核心—边缘结构。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需在继续保持珠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政府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等建议。文章可为其他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对其他城市发展的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考察对象,选取区域内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以1995~2017年城市间的面板数据为实证样本,通过构建城市规模、高铁开通两个计量模型,并对模型可能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考察、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就区域内中心城市是引领带动还是产生“虹吸效应”,高铁开通对城市协同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对城市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有影响,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土地规模的不同集聚导致这一影响效应不同,城市间的地理距离对这一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 同时,高铁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对城市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也有影响,且高铁开通在城市规模对经济协同发展影响的路径中也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选取京津冀174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方法分析2006—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县域经济规模和结构差异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两极分化明显,县域人均GDP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率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分布和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轴格局初步形成,各功能区形成符合各自功能定位的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政策和地理区位条件是影响京津冀县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依据京津冀区域战略功能定位,优化经济结构和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2019年8月的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强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目前各地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所展开的城市首位度提升、强化中心城市作用的区域经济发展导向,究竟是会导致城中心城市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劣化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是会形成更强的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其辐射扩散范围,缩小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研究针对性分析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空间形态——城市群,其中心城市首位度变化对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层面,研究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城市最优规模倒U型模型对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构建形成中心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中心城市在集聚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抑制作用、中心城市在扩散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作用、中心城市不同首位度水平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心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内部作用机理展开分析。在实证层面,研究以中国十九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7年中国十九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展开固定效应分析,并通过内生性检验对模型内生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0—2010年间中国286个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量化与实证研究,全面分析中国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格局变化。运用回归因子分析法,构建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数,采用与区位商类似的分析方式对集聚指数的内涵进行解析,即集聚指数的大小及正负值表征了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和其对外服务能力大小,集聚指数越高,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就越高,若集聚指数为正值,则表示其服务能力高于全国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具有省域乃至全国范围的区际服务能力。研究表明,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分布态势总体上呈现全国性中心城市的大集聚与各省区及城市群内分散化的小集聚并存,国家层面上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其他省区则集中于省会及副中心城市。依据集聚指数大小可划分出全国性(复合中心)、省域(区域性)及地方性集聚中心。全国总体上呈现生产性服务中心与制造业生产中心空间分离,同时,也呈现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集聚与制造业腹地生产的区域性空间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