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具有如下六大特点:一是立足实际、独立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与其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建立在一致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二是从经济一维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领导等多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全面;三是从以生产力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向马克思主义价值旨归的回归;四是从"本质"到"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渐深入;五是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实现了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再飞跃;六是从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到借鉴西方,再到自主建构,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能力和思想上的自我主张.这既是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更是对发展着的实践的不断总结和提升,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它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过论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做出界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做如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生产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维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以人为本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维度,树立正确的人民权利观、人民利益观,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线。坚持在创新中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特性,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探索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中,社会主义本质是根本问题。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党鼓舞人民群众破旧立新的一面旗帜,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使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研究,必须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党的理论工作,使党在理论创新中永葆生机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同社会力量对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和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和初心使命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国国情,先后领导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绘就了新中国发展蓝图,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在这一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将人民民主落实到制定规划的具体实践;将实事求是作为分析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方法指导、原则遵循;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些经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密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索中国道路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着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丰富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以后,果断地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上来。他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探索的一个主要课题,为此他确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步骤,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坚持大搞科学技术。毛泽东同志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进行的大胆探索、艰辛的开拓,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高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程度。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的新情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价值、总体依据、整体内容、发展动力、国家治理各个方面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从历史生成来看:1949—1955年,这一阶段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消灭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粉碎美国细菌战阴谋为主要内容;1956—1959年,这一阶段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害灭病,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为主要内容。从基本实践来看:第一是政治动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是群众动员,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第三是宣传动员,丰富宣传的形式与内容。从重大成就来看:粉碎了美国细菌战阴谋,改善了落后的卫生状况,降低了社会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深刻认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包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的产生、巩固和发展都是依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的,过去的一切社会都发挥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和其它许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3the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既坚持又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我们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一、邪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对中国国情认识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在现阶段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吸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在多方面实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超越:它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基础和决定作用,深化了对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以及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既坚持了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原理,又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展了生产力理论,解决了发展生产力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新途径,进行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论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重大问题。物质利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关系的本质表现。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因和目标。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改革和调整原有的物质利益分配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以实现,是社会主义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主要是揭示了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机统一起来,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毛泽东对新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囿于时代的局限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未能实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邓小平引导社会主义实践取得划时代成就,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历史突破。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江泽民和胡锦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积极探索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规律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与一切私有制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道德进步是有机统一的,生产力的发展对道德的进步和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进步也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是与道德进步的要求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完全可以避免道德代价,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共同富强的本质为避免道德代价提供了根本前提,社会主义长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为避免道德代价提供了社会条件,共产党的强有力的领导是避免道德代价的重要保证,客观上所付出的道德代价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必然逻辑。不仅如此,就其本质要求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是道德经济。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其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享受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等一系列问题。认真学习、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他不仅反复强调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而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