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英语存在专有名词普通化现象。专有名词普通化的来源也较为广泛。本文从词义变化的角度探讨英语词汇中的专有名词通过换称转化为普通词语的六种类型,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2.
专有名词普通化受语境因素制约,其理据是建立在语言符号所指体现的常规关系上。这些理据不是来自语言的内部,而是来自语言外部,是语言外部理据,反映的是该语言所体现的外部世界及其特征,因此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该民族的语言文化特征。专有名词的普通化过程是通过相关联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实现的,语境是其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专有名词是指某个(些)个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专有名词的普通化是语义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是语义的扩展。英语专有名词的普通化可分为人名的普通化,地名的普通化以及其他一些专有名词的普通化。英语专有名词的普通化是借“转喻”和“换称”这二种方法得以实行的。在现代英语多种构词法中,转类法是很重要的一种,特别是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类其特点:形象、生动、趣味,便于记忆,而且对理解和翻译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普通化的英语专有名词及其翻译潘红(外语系)在现代英语中,一些专有名词(Propernoun)原有的特指意义往往有所转变扩展和延伸,而成为普通词汇的一部分,这些普通化的专有名词在用法上有它的独特之处,特别是在翻译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普通化的专有名词主...  相似文献   

5.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6.
语言总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现象。本文通过对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的分析 ,归纳出其转化的几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说明学习此类词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英语新词大量涌现,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关性的讨论又给传统词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水门事件”(Watergate)后,结合成分-gate派生出许多新词,专指政界、要人丑闻,如:Bilygate、Debategate、Irangate、Koreagate、Holywoodgate、Muldergate、Quakergate等等。同时,Watergate一词从专有名词换称为指“丑闻”的普通名词。普通化后的Watergate,通过双重转化机制,不仅可作动词,有“卷入”、“偷窃”之意,而且还可同英语后缀结合,派生出不同形态的词语,如Wa-tergateana、Watergater、Watergatese等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文学理论一般都认为文学性是指作品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则认定文学性是从语言开始的。文学语言与其他实用性的语言诸如日常用语和科技用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即“能指”)和所指称的事物或概念(即“所指”)的关系上.在普通语言中.能指和所指呈合一的关系,能指即所指。所指称的事物和概念是语言符号的终极意义。在文学语言中.能指和所指却既合一又对立,语言符号除了指称事物和概念外.还指向和突出符号自身,对读者造成一种陌生化和新鲜感的效果.从而传达出不同于所指的审美含意。西方当代文论非常重视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专有名词与冠词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连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认为,一、应将已转化为普通名词的专有名词分条处理;二、专有名词与冠词在一定上下文中连用有如下三种情况:(一)当一定的上下文使专有名词表示“分指意义”时,(二)当描绘性定语表示专有名词的一时特点或状况时,(三)当我们需要表示某一专有名词及其特征等是“众所周知”这一含义时.  相似文献   

10.
用语言分析方法澄清价值概念就是区分并明确它的涵义和指称。价值概念的涵义是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所理解的意义,指称是用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在日常语言中"价值"一词的主要用法是评价事物,用它评价的事物有三种类型,相应地有三种涵义:在评价为人所使用的事物时其涵义是"有用",在评价为人所追求的事物时其涵义是"美好",在评价人及其相关事物时其涵义是"重要"。这三种涵义分别对应三种性质:有用性、善性和重要性,可是这三种性质都不是事物的实际性质。由此得出结论,"价值"没有指称,不指向实在的事物和性质。因为价值概念有涵义却没有指称,所以不能通过指明所指物的方式界定概念,而只能从它作为评价用语的角度揭示它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评介,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阐释其研究的基本内涵,指出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吸收了近年来"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基本成果,着眼于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来审视语言迁移现象,有利于拓展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推动反向迁移研究的开展,促进对语言迁移机制的探讨,代表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语言现象。笔者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认知突显原则三个层面,对英语无灵主语句中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探讨此类句子的认知生成机制和表现形式,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寻新的研究视角,加深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普通逻辑学理论研究解释哈萨克雄辩词中因概念外延的重合或相同所产生的相容关系,以便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加深了解雄辩词中概念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4.
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中,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的事物。“心”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构造概念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英汉“心”的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词汇隐喻认知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映射路径很多也是相同的。但汉语中“心”的映射面要广得多,构成的词汇也多,而英语中“heart”的映射面相对较窄,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个民族的经验基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隐喻具象。  相似文献   

15.
通感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切入,运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英、日、汉语中的通感现象,并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人类语言中的通感现象。  相似文献   

16.
英语名词分为两大类: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英语抽象名词属于普通名词的一个分支,表示事物的性质、行为、状态、感情或其他抽象概念。英语抽象名词有的不可数,没有复数形式,有的可数,有复数形式,有的既可用于可数,也可用于不可数。抽象是对具体而言,除了表示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事物名称的名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余名词都是抽象名词,其涉及面大,用途广泛。查阅任何一本英语语法书就会在名词一章找到有关抽象名词的论述,只是不够集中,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为了使初学者对英语抽象名词有一个完整概念,本文试就英语抽象名词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词义上和词的结构上的变异,并说明了学习这类词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自出版后,就不断引起语言学家对其思想进行讨论,其中围绕着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展开的论争尤其引人注目。在梳理各方观点的基础上,对论争的缘由进行了解析,并就任意性与命名说、任意性与理据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研究发现:一是符号任意性不适合专有名词、人称代词、拟声词和感叹词,原因在于这些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自然联系。二是任意性与理据性并不矛盾,任何语言符号的产生都是有理可循的,而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但任意性并不等于非理据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眼于汉语趋向动词“下去”一词维译的复杂性,把这种复杂性置于双语层面,从能指和所指的视角进行观察,揭示了在双语层面上两种语言由于不同语义系统而形成的能指差异和所指差异,提出了能指阚和所指阈的概念,并说明了这两个概念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述抽象概念、具体事件和形象、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