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经济聚集与分工外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经济是空间聚集的重要原因”这一命题,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是个含混不清的表述。但从现实的市场分工制度的运行去考察,分工制度的演进是外部经济性产生的重要源泉,进而是空间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共设施产业、差异性产品产业、关联产业的出现是分工深化的产物。这些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是经济聚集的重要动因。其中,公共设施产业就是以其技术外部性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差异性产品产业、关联产业空间区位的聚集与外部经济现象又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而使空间经济活动呈非均衡状。现实的市场分工制度是空间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空间差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和空间叠置分析相结合刻画我国经济空间差异,不仅通过本文定义的空间差异指数从宏观上定量把握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变化,而且同时从中心性、展布范围、密集性、方向和形状等多重角度揭示经济空间差异的精细变化,并从城市层面结合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给出相关解释。主要结论如下:2003~2011年,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经济和人口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经济聚集程度高于人口聚集程度。我国经济已进入沿海-内陆共轭发展的阶段,可加大对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靠近人口重心地区以及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拉动我国市场空间向西、向北发展,减小经济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都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对美国密西西比河、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国内重要的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在规律,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技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非农产业的产生、发展分不开的。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特点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在一块相对于自身来说十分广阔的土地上进行分散的生产活动。而非农产业摆脱了土地的限制,不直接以土地  相似文献   

5.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群的特点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 ,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这一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带已具雏形。在这一产业聚集带中 ,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 ,呈现出一种集群式发展模式。 一、快速发展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 1998年的 18%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4 % ,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1998年的 14 5 %上升到 2 0 0 1年的 2 4 6 % ,自1999年以来利税总额一直占全市的 30 %左右。在 2 0 0 0年全国信息产业的排序中 ,天津市…  相似文献   

6.
我想以灵川县为例 ,谈谈在西部大开发中 ,桂林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问题。(一 )要引导“老三型”格局向“新三型”格局发展。如果我们把全县业已形成的“平原型”、“山区型”、“科技型”农业格局称为“老三型”的话 ,那么灵川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向应该是由“老三型”向“新三型”发展 ,所谓“新三型”就是“产业聚集型”、“产业延伸型”、“产业扩散型”。“产业聚集型” ,指的是无论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 ,都应形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并能够拥有一定的聚集量 ,有一定的剩余产品 ,以此获取“聚集效益”。这也是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山东作为临近滨海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有利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如果能够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全面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实现与滨海新区密切联系和产业有机对接,对于促进山东产业结构升级,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空间经济、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提出运输成本和聚集经济对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于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指出滨海新区建设将促进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外围转移,带动周边区域配套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区域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以促进山东次级聚集发展,推动山东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重组与新产业价值链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被中国发达城市"切割",导致由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聚集而成的新产业空间快速生长,并成为统领城市和区域空间重组的主导力量。不同类型、主题的产业空间通过集聚—扩散—升级—再集聚—再扩散,构成开放型的新产业价值链空间,优化了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空间价值,并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多元重构,促进了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转型与能级提升。  相似文献   

9.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其资源和产业的趋势越强,而这些城市资源和产业分解的过程正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有助于减轻城市空间压力、优化城市功能,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明显、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引擎力更加强大,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使城市化在新的格局下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演化经济学认为,相关性产业关联互动、企业分蘖机制与产业空间集群演进有着内在关联。笔者研究发现,这种关联同样存在于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创新创意属性,因而这种关联有着自身特性,也因此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政府应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市场机制,通过科学产业政策来引导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要建设好、营造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系统、文化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的分蘖演进和文化产业的都市空间聚集,以利于形成我国各区域合理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诠释了金融活动的聚集,金融聚集既是一种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优越而独特的地域条件决定了北京天津之间具有鲜明的金融职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金融外部空间效应,这种特有的空间结构可以看作天津建立北方金融中心的地学基础。在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北京的空间溢出势必会促进天津的金融聚集。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拓展了两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但也在改变着两岸产业合作的大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产业跨界融合作为观察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视角,通过对两岸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研判,借鉴欧盟"跨界治理"经验,提出了两岸产业合作创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沪宁线形成了一个东起苏州周庄、西至南京浦口,总长约300公里的软件产业密集带,集聚了5个国家级软件园区、14个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呈现出"一城三地五园一带"的发展格局.本文分析认为,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形成受"原发型"集群和"嵌入型"集群两种机制的叠加作用,软件带最初在高速公路的出口及交叉处形成软件产业点状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梯度扩展,逐渐形成软件产业经济带.根植性是产业带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特征,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根植性主要表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增强带的"粘力"和吸引力,政府应建设好公平服务平台,健全创新网络;同时鼓励带内的园区突出特色、分工配套、差异发展,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相似文献   

14.
黑龙港流域是传统农业耕作带,近年来,该区各县(市、区)都已形成规模不等的特色产业群,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上仍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要实现黑龙港流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必须通过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提速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化改善外部发展环境等措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靠特色产业群率先突破,从而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质量并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世界城市化的演变及其理论沿革论述了"逆城市化"的规律和能量,对中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因而"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这些资源和产业的趋势就越强。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同时又有助于优化城市功能和减轻空间压力,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益更加合理、引擎力更加强大,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使城市化得以在新的格局里持续发展。所以,"逆城市化"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由此,村镇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对接中心城市,接应"逆城市化"潮流;二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创造新优势,为吸留"逆城市化"潮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包括宁夏、山西、山东三省、区和青海、甘肃、内蒙、陕西、河南部分地区,共辖66个地区(市、州)。土地总面积108.4万平方公里,1985年总人口18 985万,工农业总产值2 015亿元,分别占全国相应指标的11.3%、18.2%和16.6%。流域内煤炭、石油和水电等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开发基础。发挥流域能源资源的独特优势,尽早建成黄河流域能源产业密集带,不仅关系到黄河流域本身的经济振兴,而且对缓解全国能源、电力紧缺的局面,实现宏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就建立黄河流域能源产业密集带的资源与基础、依据与意义、思路与布局以及问题与对策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正在困扰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当的产业行为和个人活动。这种不当的产业行为必须改变,变成与环保和人类的福利在长期内实现兼容,达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产业空间的出现及其特质或许是实现产业可持续性转变的一个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营销:一个区域聚集力构建的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营销是基于空间竞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公共管理理念,是对各级政府意欲寻求培育、扶植、提升产业集群方法的战略性思考.空间属性是产业集群最基本的特征,产业集群营销的对象必然与集群所在的特定空间有关,其目标就是为了吸引所谓的空间消费者;由于空间产品的宏观性使然,产业集群的消费者构成非常广泛,而真正的产业集群营销,其目的就是要形成能够满足消费者价值诉求的聚集力(空间引力).空问消费者需求与集群的空间特性有关,产业集群空间之所以有被消费(投资与参与)的价值,主要是因为该空间内包含了区位、物流、交易费用等众多优势.产业集群营销的操作性框架完全是根据构建或增进区域产业聚集力而设计的,产业集群营销也存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以及营销组合(4Cs)设计"等具体问题.产业集群营销对提升特定区域的空间聚集力有很大的帮助,它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并大力开展空间创新,构建适宜集群发展的空间、空间品牌及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化专业分工日益细密,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发展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国台湾地区产业发展历经数次的转型与升级,带动经济成长的主流产业,也因为竞争力的转变而有所更替,由以往劳力密集的纺织业到资本密集的石化业,到最近技术密集的信息电子业。  相似文献   

20.
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 ,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对应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它既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 ,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聚集效应对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是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