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藏传佛教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古印度梵我同一与轮回说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生死观的思想渊源,说明了其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佛教在藏区长期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藏族本土文化,也借鉴苯教的宗教哲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其中藏传佛教生死观以慈悲为怀的教化,对生死的认知和解脱轮回的阐释满足了历史上藏族饱尝贫困和战乱之苦的精神需求,成为藏族普遍皈依佛教的最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往西多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藏族面具分布。藏族面具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传入时间早,而且长期存在;功能类型较全,寺院羌姆面具较多;传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与苯教、藏传佛教的传入有关。  相似文献   

3.
宗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包括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种文化以信仰对象的神圣者为中心,即以信仰为本位,以宗教道德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神佛的观念解释世界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对神佛、菩萨、高僧的信仰崇拜是希望的寄托,以解脱成佛为最高理想,即追求精神的解脱。在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黏合剂和道德资源,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发挥了社会控制、稳定秩序、凝聚力量等重要的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一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海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遗俗,以及灵魂观念、占卜术的产生及其类型,巫术及其展演、苯教信仰遗俗等进行了阐述,在藏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读后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白马藏族繁衍生息于藏彝走廊东部北段地区。由于地貌形态复杂,地势高昂偏僻,解放前与外界族群间的走动较少之故,其文化中积淀有较多与斯巴苯教相关的民俗事项。这些习俗深深根植于远古苯教文化,遗存在当地的文化生活及民众记忆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就白马藏区的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考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哲蚌寺附近当巴社区民众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随着西藏现代化的发展,藏族普通群众的宗教信仰正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世俗化、宗教活动形式简便化、个人信仰方式理性化以及宗教观念渐趋淡化等方面。宗教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人的生老病死等事务上,民俗信仰的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7.
藏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藏族人口已达45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1%。藏族在早期信仰本地宗教。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与本土宗教长期斗争和渗透,于公元10世纪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青藏高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给藏传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致使宗教和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成为藏族群众社会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自70年代以来,某些西方大国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把…  相似文献   

8.
体育视野下的藏传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中的藏密修持、磕长头、转经筒、转经和"羌姆"等都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活动主观上是宗教信仰活动的一部分,客观上却与现代体育活动的本质是一致的,对于增强藏族人民体质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部分,应该重视和开发利用这些项目,作为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六字真言”是藏族民众普遍信奉的方便修行法门,深深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口头念诵、文字书写,或是其他崇拜行为,都是藏族民众与佛接近、向佛表明自己虔诚信仰及修行功德之心的表现.在迭部县的民众中,佛教“六字真言”与苯教“八字真言”在生活中常常互换,相互兼容,揭示出其俗世生活中,家庭伦理、人情秩序居于首位,信仰活动则居于次位.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是藏族古代文化与古老佛教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佛教的藏族化和在藏族社会的民间化的漫长过程。其中佛教的藏族化体现了古代藏族社会发展中意识形态整合的客观需要,也为其民间化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的民间化过程使藏传佛教作为体系化宗教,成为藏族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成为藏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藏传佛教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藏传佛教民间化的这一历史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对正确认识宗教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宗教问题长期存在,有其自然、经济、认识等诸方面根源,其特殊复杂性与深刻的政治背景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国际斗争相联系。正确处理西藏宗教问题,根本途径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全面贯彻我们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力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藏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活跃民族节日、提高藏民族广泛的参与度以及增强体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族妇女的发展问题是当今民族问题和妇女问题中的一个焦点,造成其发展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藏族妇女发展的因素。文中主要从自然环境、物质条件、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影响藏族妇女发展的心理状态、成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山区分布着信仰不一、文化各异的大小数十个民族,其共同地域生态催生并整合出山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相似性特征(如宗教认知中强烈的山地空间感,与山地环境相关联的神圣观念,热身色彩的仪式活动),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环喜马拉雅宗教文化圈。喜马拉雅山区范围内的地域性差异导致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分布。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万物有灵信仰等)、体系化宗教(藏传佛教等)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宗教(如萨满教、本教)等三种类型的宗教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15.
贡山怒族(阿怒)社会至今已形成了在同一个社会、村落,甚至同一个家庭中藏传佛教①、天主教、基督教②等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事实。形成和维持这一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其特殊的历史机缘及政治、经济等外部动因,而以阿怒文化,特别是原生信仰为认知模式的对各种外来宗教在其生计模式、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及社会生活中的动态调适则是多种不同宗教信仰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西藏民主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农牧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从西藏实际出发,对西藏的寺庙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民主改革,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寺庙民主改革的成功实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先民信仰过萨满教等原始宗教,后信仰伊斯兰教。尽管柯尔克孜族皈依伊斯兰教已有数百年,但在他们今天的信仰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远古信仰的遗留。现在在柯尔克孜族人的信仰中,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并存依然是其宗教信仰方面的重要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在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中,显示出宗教信仰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宗教仪式简化、宗教对生活的影响弱化和宗教观念渐趋淡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15世纪初,格鲁派通过宗喀巴的宗教改革而创立,以其纯正的宗教思想和严密的佛学体系而新兴起来,格鲁派的兴起改变了当时西藏各教派和地方政治势力的格局,引起了明王朝的重视;而初兴的格鲁派亦顺应了明初以稳定与巩固西藏地方政治秩序为重点的治藏政策,与中央政权建立起密切、稳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孙锐 《学术探索》2003,(6):16-18
宗教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规定其信仰的内容。宗教从有神论的立场和角度 ,论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现实人生的不完美和苦难 ,认为要寻找完满的人生 ,就只能到宗教信仰中去获取。宗教的这种观点适合人类的信仰需要 ,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从自然科学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看 ,则是根本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o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belief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espite the theoretical emphasis on religious decline in modern societies, sociologists remain divided over trends in religious activity and belief that support or refute claims of religious decline. Much of this disagreement stems from the in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when analyzing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I use the intrinsic estimator, a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estimating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to examine changes in Americans’ religious service attendance, prayer, belief in the afterlife, and biblical literalism. Results show that regular service attendance declines, predominantly across cohorts. There are also period- and cohort-based declines in biblical literalism and a cohort-based decline in prayer. Belief in the afterlife is relatively stable across periods and cohorts. These results provide mixed support for theories of religious decline, and they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on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