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阐述了发展砀山酥梨产业的意义,认为做大做强酥梨产业有基础条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酥梨园是部分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最佳选择。分析了金融支持砀山酥梨产业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砀山酥梨产业的必要性:酥梨的标准化生产需要金融支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酥梨加工工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提出了完善金融支持砀山酥梨产业的思考:发展"龙头企业+基地+梨农"的贷款担保模式,组建专业的担保公司,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2.
砀山地处淮北平原,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陇海铁路和三一0国道贯穿全县,87万人,耕地面积96万亩,其中砀山酥梨50万亩。  相似文献   

3.
酥梨套袋,是改善酥梨外观、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的一项措施。但是,由于袋子质量差、套袋技术不规范等原因,致使酥梨果实发生日灼现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酥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酥梨套袋发生日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酥梨套袋,是改善酥梨外观、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的一项措施。但是,由于袋子质量差、套袋技术不规范等原因,致使酥梨果实发生日灼现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酥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酥梨套袋发生日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概述如下: 发生原因1、内在因素。酥梨套袋后,梨果实所处袋内环境与大自然环境不同,套袋初期梨果实表面组织幼嫩,生理活动比较活跃,对不良气候条件抵御能力差,套袋后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不  相似文献   

5.
应用统计学分析技术,分析了砀山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变化,及其对砀山水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气候变暖,暖冬现象显著,降水季节变化波动大,日照量降低,尤其夏、冬季日照量减少明显。气候变化对水果生产影响显著,表现为果树生育期提前,导致花多果少,气候灾害与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大,水果产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SW OT法对砀山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砀山水果产业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皖北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原平市同川,是山西省最大的产梨区,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此老龄梨树居多。为使老龄梨树更新复壮,经过对4万多亩低产老龄梨树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改良研究,以去头换优效果最好。现在换成酥梨、鸭梨、雪花梨等优良品种,已挂果的有7万多株,年产800多万公斤,增加收入1360万多元。去头换优的具体技术是: 一、梨树接穗的冬采与贮藏。同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从长远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对我国农业,尤其是水果业将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那么,对于以水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砀山来讲,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1砀山水果业的现状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安徽省科技厅下发的《关于发布2014、2015年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备案名单的通知》,由宿州学院与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安徽省复合酶提取工程技术中心"喜获省科技厅批准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食用菌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室、实验基地的建设,建立食用菌栽培学创新实践中心,修订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方案等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技术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提高了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人风采     
陈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生,安徽砀山人。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家学会常务理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陈伟     
陈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生,安徽砀山人。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家学会常务理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人世”后我国的四大果业(南方的柑桔、香蕉,北方的苹果、酥梨)不会有出口的优势,但我国独有的枣业,却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鲜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号称“维C大王”的中华猕猴桃的2.5倍以上,备受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我省从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出发,作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战略决策,全省人民经过五年艰苦奋斗,超额完成了规划的造林任务,使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都有较大改观,由此促进了整个投资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淮北平原建设农田防护林,对粮食增产起了重要作用;萧县、砀山在黄河故道的沙地上建成绵延百里的果园,  相似文献   

15.
被人誉为齐鲁银耳大王的莱州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农艺师侯智远,经过两年反复试验,今年研究成功了平菇圆柱立体栽培法。从七十年代初,他就潜心于平菇高产栽培的研究。他先改平面栽培为细袋栽培,克服了平面栽培占地面积大,不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弱点。可是,细袋栽培表皮易形成菇蕾,产量难已大幅度提高。他又改用粗袋栽培,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如果装料太紧  相似文献   

16.
根据 50年来我国水稻高产栽培研究成果 ,结合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系统理论 ,指出了实现该系统理论的主要栽培途径 ,明确了高产理论与各栽培途径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玉米大田生态因子的观测表明,在玉米生长的高温季节,大田的气候条件适合栽培香菇;对适宜玉米大田栽培的香菇菌种及培养料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栽培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平菇废料高产栽培鸡腿蘑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废料经发酵后用于室外栽培鸡腿蘑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在长期自然环境选择下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的珍贵基因库,具有高蛋白含量、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繁殖系数等优良特点,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对全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搜集考察基础上,分别从农艺性状、酶水平、基因水平和细胞质水平揭示了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近30年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表明,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大豆的种质保护与保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资源提供了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只20公斤重的波尔山羊杂交一代羊羔,竟能卖500多元,比本地山羊羔价高出好几倍。从去年3月至今一年多,全县改良山羊已达2万多只。波尔山羊不仅在砀山热了起来,并以它地处四省交界的地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