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德里克的“自为东方主义”等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为框架,以旅美华裔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为文本切入点,通过剖析作品中出现的体现西方中心主义和权力话语的细节及人物形象,揭示在后殖民主义时期,“东方主义”对东方人的影响和“侵蚀”.  相似文献   

2.
电影《喜福会》上映后反响巨大,成为王颖进军好莱坞的力作。但是剧中呈现的却是丑化了的中国形象。本文主要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角度对影片进行探索分析,揭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思维和猎奇心理。  相似文献   

3.
东方主义是关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关系的经典理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以及"9·11"事件的刺激下,新东方主义在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延续与补充东方主义的原有内涵、强化"他者化"方式以及在传播中提升伊斯兰世界本土声音的消息源功能等手段,成为现代西方世界审视东方世界的新框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相关报道,认为新东方主义叙事方式对后"9·11"时代美国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这种叙事方式成为美国媒体报道反恐战争与伊斯兰世界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影片《贫民富翁》中,导演丹尼?波尔采用东方主义视角,对东方印度进行了"他者"形象的建构,认为西方应该对东方进行拯救和弥缝,而东方主义的出路之一应该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超验主义旗手,爱默生在建立新学说时转向东方寻求灵感,并与古老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产生了共鸣。他的许多想法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本文从两者对人的认识、对神的态度、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人的自立、自修方面分析儒家人本主义与爱默生个人主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法团主义一直认为要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这种主张与西方当代主流的多元主义大相径庭,后者提倡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立与制约。然而,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时,法团主义的视角却有着巨大的理论潜力。无论是在中国的城市社会、农村社会还是基层政府组织中,都出现了许多法团化的组织形态,这样一种社会特征通过许多具有法团主义视角的研究得以比较清晰的展现。法团主义成功应用于中国社会研究得益于它与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契合性,但同时二者的差异也必须予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成为后现代之后席卷全球的文化批评思潮,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学者们对后殖民主义的理解也都各异。本文在对后殖民理论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后殖民理论在西方语境中的对话对象和功能,并把它放到中国语境当中,说明后殖民理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在中国语境行进,要在中国语境当中应用这个理论,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做好理论的译介工作,真正地理解后殖民理论;另一方面这一方面的批评实践必须超越后殖民理论以"西方作为主体,东方作为他者"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的神秘东方意象进行分析解读,试图证明作者并非为了取悦美国主流大众,而放大小说中的东方主义元素,相反,作者期盼中西方能从对抗走向融合,实现多元文化共存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吴舞艳 《现代交际》2010,(11):90-91
在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中,柯勒律治占有特殊位置。其诗作不多,但仅《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和《克丽斯托贝尔》三首就确立了其声誉并饮誉整个浪漫主义诗坛,被视为英国诗歌中的奇葩瑰宝。纵观学术界有关柯勒律治诗歌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纯粹的审美范畴。本文试图跳开诗学审美范畴,以东方主义视角切入,从文本出发,结合早期浪漫主义的全球化语境即工业革命和海洋扩张,具体分析柯勒律治诗歌中的东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子和 《老年世界》2014,(7):19-19
中国人的梦正在世界的东方逐步变成现实,这种现实是勤劳的中国人用智慧和速度创造的,是中国广大农村、工厂、科研部门和学校等各行各业的每一个劳动者用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的追梦成果汇集而成的。中国梦正在成就着神州大地的翻天覆地,同时也让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为之惊叹:东方巨人的中国梦真个了不起!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中国独立电影逐渐形成了它一套特有的语境,以描摹中国当代社会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为主,刻画人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冲击、无助和人性在此中的扭曲变形。在这样的刻画中,中国形象继“文革”的书写之后再次变异,影片无不笼罩着矛盾、虚假、道德低下,价值观混乱,麻木不堪,贫富失衡,腐败贪婪,底层边缘……随着这类影片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追随者众,其也当然地成为建构中国当代文化的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然而,在肯定这些影片的人文价值之前,需要剖解一下的是,为何在新独立电影中会呈现出这样的“中国形象”?其背后又隐含怎样的“东方主义”? 以下的一组文章意在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建平 《社会学研究》2012,(1):174-198,245,246
近年来,法团主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对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理论概括或预测。本文认为,这种概括或预测是不恰当的,究其原因在于,多数使用者在对法团主义的理解上缺乏总体性,从而导致判断上的偏差。本文首先尝试对法团主义进行一种总体性考察,即依次考察其问题指向、观念基础、制度特征和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法团主义作为一种模式并不适合用来对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理论概括或预测,尽管二者在观念及制度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后者缺乏前者所必需的社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谈者:罗红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执行主编,文化人类学博士杜赞奇(PrasenjitDuara),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东方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历史学家时间:2000年10月21日罗:当我们讨论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时,要涉及到一个大的背景,那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东方学或称东方主义(Orientalism)。这里,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有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还有满铁调查等。关于满铁调查的背景,我看了一下,里面也有韦伯的一些痕迹。另外曾经对中国产生影响的还有魏特夫(K.Wittfogel,1957)关于水利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存在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经过两百多年的你争我夺,至今仍没有哪个经济学家就孰优孰劣下个明确的定义,本文主要论述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并结合中国的一些特点,谈谈对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比建交40周年。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一位生于中国江苏省,有着东方血统的女子顾菁。在顾菁眼里,中国和比利时是她的两个温暖、甜蜜的“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政治过程理论,从政治机会、组织能力、框架化过程等角度探讨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影响。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2011年突尼斯政权更迭后,政治精英的分歧与骤然开放的政治环境为"定叛"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机会,致使本土原有的"定叛"主义资源得以重组,"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等"定叛"主义组织先后建立,并通过宗教话语实现了小幅动员;2013年后,尽管突尼斯政治精英的分歧逐渐弥合,国家监管力度增强,但"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通过与"伊斯兰国"组织、"基地"组织两大国际"定叛"组织建立联动网络,增强了组织能力,通过革命话语的框架化方式引起激进"革命"青年的共鸣,实现了运动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关西藏的知识深深植根于他们的“东方主义”意识,在想象中建构了一个香格里拉,当然,这并不是西藏神话的全部。其背后更深隐藏着的,是西方人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感到焦虑、恐惧、排斥和反感,因此,西方一些政治力量操纵舆论,炒作西藏话题,对西藏跨入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努力横加指责,希望保留一个”完美的、封闭的西藏”,一个“中世纪的生活样本”。  相似文献   

18.
《中外书摘》2006,(6):45-45
中国传统的建筑彩画,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人民装饰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建筑东方特色的表征。本书为我国著名古建筑历史研究专家孙大章先生在古代建筑彩画方面的又一著作。本书以精美画册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9.
刘东 《城市》2013,(5):65-67
上海世博园中被喻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作为世博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场馆,被每一位关注世博会的人深深记在心中,这是因为除了它那巍峨的造型引人注目,它那醒目的"中国红"外衣是整个建筑设计乃至整个世博园的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红"名称的探源以及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来分析"中国红"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东方之冠"外衣颜色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20.
金秋时节,新中国60华诞款款走来。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60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世界惊羡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