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黑格尔自由意志思想的政治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问题无论对于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对于理解个人的社会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黑格尔从思辨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十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自由意志的三个环节和自由意志从自在的自由到自在自为的自由的发展,提出了法是自由的定在这一著名的论断.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自由意志问题是非常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把美国看作“明日的国土,那里,在未来的时代中,世界历史将启示它的使命”。我希望在本文中阐明,美国的哲学家和其他机构的代表人物同以一种奇特而又富有启迪的方式报答了黑格尔的这种热情。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同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一样,对学院哲学即“专业”的哲学产生了迟缓然而重大的影响。但与英国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3.
王玲 《社科纵横》2013,(3):97-101
黑格尔认为法是理念的自由,他以此不仅把法看成由文字表述的条文构成的通常意义的法,而且把法理解为由伦理道德构成的精神性的存在,认为法是意志自由的表现阶段和形式,是人的精神的规定。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法,伦理是主客观结合的法。它们不仅是法的构成环节,而且是国家观形成的基础。黑格尔国家观是伦理道德与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围绕法国革命这一大事件展开对自由意识的分析批判,是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的重要内容。黑格尔认为,在法国革命中产生的“绝对自由”的渴望,既是近代欧洲历史和精神发展的一个必然性环节,但又处处显出缺陷,显出过渡性的环节。“绝对自由”的冲动终告失败,从结果上验证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一、黑格尔哲学的意识形态含义与结构乔基姆·里特在《黑格尔与法国革命》一书中写到:“没有任何哲学象黑格尔哲学一样,其深层的动因表现为革命的哲学”。如果这句话不涉及表述的背景的话,可以作为眼下评述的根据。里特是把黑格尔思想解释为肯定法国革命哲学合理性思潮的大家。某些传记作家认为,图宾根神学院学生黑格尔,与谢林一起种上“自由树”,以表达他与革命的法国的观念生死与共的理想。哲学家黑格尔用哲学术语和问题表达了革命的经验和愿望。  相似文献   

6.
伍德的这部近著是目前对黑格尔伦理学思想论述中的一部佳著。它是对黑格尔关于社会、政治和道德观的哲学基础和谐而且全面的重建。书中所探讨的哲学基础不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而是其伦理理论:他对善(good)及其与理性、自由和人类幸福之关系的理解。作者清晰的行文和哲学家的视野使该书成为研究黑格尔(不论是初级还是高级)的学生,乃至一切想要全面了解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分析哲学家们的一部极有价值的专著。该书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炎冰 《阅江学刊》2012,4(5):14-23
黑格尔的国家观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学界对此争议纷呈、褒贬不一。黑格尔把国家问题置放在“客观精神”的叙事位置,说明国家作为伦理性精神实体不过是家庭、市民社会的自在自为的必然性结果。自由的定在是国家理念之本体,自由意志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获得其本真态与现实化,由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国家正义的内核。虽然黑格尔的国家观中不乏宣扬王权专制的成分,但透过文本显性语词的表层,个中渗含着民主意识和完政精神.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7,(2):27-34
"颠倒"问题是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学界占主流的"哲学革命"的解读方式简单地割裂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破解"颠倒"之谜必须重新回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容"进行反思。一方面坚持辩证法"哲学革命"的现实意义,同时要挖掘蕴含在黑格尔思辨体系中的"合理内容"——自由精神的自我实现。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改造,马克思拯救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创建了他的"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哲学书讯》杂志1977年5月号报道,英美两国最新出版的研究黑格尔的专门著作有美国福德安大学出版的昆丁·罗埃尔著《读黑格尔<精种现象学>》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出版的理查·诺曼著《黑格尔的现象学——哲学的导论》二书.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自由的真实含义孙慧玲黑格尔曾把那种视自由为随心所欲的做法,称之为“坏哲学的理解”。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一下当今社会现实便不难发现,这种“坏哲学的理解”,在道德领域里已成为一种颇令人担忧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他们在批判传统道德过于压抑人的自由心性的同...  相似文献   

11.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国际黑格尔协会于1980年9月在莫斯科联合召开题为《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的若干问题》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匈牙利、东德、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加拿大、荷兰、美国、法国和西德十国的近40名学者。苏联代表团团长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T.奥伊则尔曼。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费多谢耶夫院士在会上作了报告,题目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他说,黑格尔的哲学是极其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两千多年的西方思想传统中,对劳动问题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荷马到黑格尔之前,劳动一直被看作源自人类有限性的低贱的劳作,人必须辛苦劳作才能在自然面前生存,这说明了人是不自由的、有罪的;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劳动是人类本质特征的外化,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当代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提出了质疑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新 《社科纵横》2008,23(10):47-48
中国经济要真正融入全球化,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现人民币的充分可自由兑换.但一国货币的充分可自由兑换不仅要取决于该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微观经济主体是否健全,而且要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的基本面和结构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市场机制缺乏有效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成熟、金融市场的弱小和不规范、脆弱的银行体系等;就外部经济环境而言,当前美国次级债风波引起全球经济震荡、世界性的通货膨胀问题和粮食危机,表明世界经济动荡不安.这充分表明目前中国不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内外部条件.此时加快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无疑于火中取栗,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中国应把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一个长远目标,积极培育市场经济,创造内部条件,循序渐进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将国家视为普遍意志与个体自由意志相结合的有机体,该有机体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运动逻辑。一直以来,学界主要从“自下而上”的一维视角分析黑格尔国家有机体发展的逻辑进路,这种线性阐释极易误解国家有机体的运动本质,其一方面将国家降低为由个体意志或社团意志抽象决定的产物,另一方面将国家仅视为促进个体自由实现的规范性保障。要克服这种线性认识的关键在于,须把《法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基础建立在理念自我展开的运动逻辑之上。通过概念辩证法,黑格尔国家有机体将被阐释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运动的同一过程。这一过程由“个人”“社会”“国家”作为逻辑精神内在环节的推理系统提供原始动力,而该推理系统自身又可区分出若干子系统,由各子系统的推理联动展示出国家有机体完整而具体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4):94-100
在黑格尔的道德哲学中,国家是伦理实体、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义务、单个人在国家中获得了实体性的自由等从不同视域标明,精神的排他性决定了爱国道德的价值合理性。为此,需要单个人从生命历程中呵护自在的爱国心、和平时期承担对国家的基本义务、危难时期英勇地拯救国家等方面张扬普遍性,践履爱国道德。加强黑格尔爱国道德思想的研究,理论上对于深化黑格尔哲学思想特别伦理思想的研究,实践上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都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是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文本.通过对康德法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在这部手稿中提出了同一哲学的最初构想,明确了自己后来哲学发展的根本原则.黑格尔指出,康德的法哲学跟他的道德哲学一样,不是自由的实现,而恰恰是以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导致了新的对立和人的自我分裂.受益于荷尔德林关于“判断与存在”的讨论,黑格尔提出了自己不同于康德的正义观和对法的理解.犯罪与惩罚的关系不应该像牛顿力学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因为这样的法律和惩罚相对于犯法者将永远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相反,真正的正义体现为犯法者在命运中与异己力量的和解,这是对源初的统一性的恢复.因此,法律是客观理性的自我实现,而不是对非理性的压制,而这一包容差异和非同一的新的理性观也成为黑格尔成熟时期体系哲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与马克思都将"生成与毁灭"的必然规律内嵌于辩证法,因而赋予其以强大的革命性.不同的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元动力是那个永恒的绝对精神,"生灭"的规定并不及于作为绝对者的精神本身,而仅仅适用于精神的诸现象形态即感性世界的诸存在物.黑格尔哲学也因此陷入了结构性的矛盾.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正在于他不承认在生灭的感性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不灭的绝对者,而是认为全部存在物都必须经历"生灭"的历史过程.这一超越在他们的国家学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黑格尔论证了各类具体国家形态必然灭亡,必然被更合乎自由原则的制度所取代;马克思则论证了国家形式本身的必然灭亡,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也必将走向历史性的消亡.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关于伦理实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必然性的圆圈”辩证运动,建构了特殊性与普遍性、个体与实体统一的自由的正反合发展理念,对理解自由及其实现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但因为过于侧重抽象的理念,没有解决好抽象的理念和客观的共同体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没有彻底解决黑格尔认为的道德阶段善的主观性和抽象性的问题,把具体共同体中个体与实体统一的特殊形态当作了普遍形态的正反合,使自由及其实现陷入了抽象与封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从客观上肯定了现实伦理共同体逻辑的不断拓展,同时也拓展了人对自己实体性的理解和建构,肯定了特殊与普遍、个体和实体相统一的自在自为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精神性实体与客观性实体相伴而生、互相影响、辩证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贺来 《求是学刊》2012,39(4):5-11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来源在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俞吾金教授的《实践与自由》一书则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来源——作为现代哲学典范的康德哲学.马克思从康德那里继承并推进了“实践”和“自由”两大主题,其哲学体系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自由,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条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展开,可称之为自由的社会史;一条在人类的思想中展开,可称之为自由的概念史(黑格尔意义上的概念)。在古希腊,自由是一种本真的、未经过任何异化的生活状态,因此自由的社会史和概念史是浑然一体的。当社会史中的自由从古希腊世界中日渐式微时,作为概念史的自由才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希腊化时期,自由从人类的存在方式第一次变成为人类反思的对象,出现在伊壁鸠鲁哲学和斯多葛哲学中,表现为作为现代自由确立之前提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意识第一次得到觉解,由此自由的社会史与自由的概念史开始分裂,成为两条分别萦绕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思想观念中的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