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2.5万多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有108个,中国的38万留学生分布世界103个国家。目前,位居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生源国。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在近3年内增长了近4倍,总数突破1万人。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留学生派出国,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持续增长,家庭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已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语的学习更加重视:世界各国看好中国的留学市场,纷纷推出招揽中国学生的优惠政策;国内现有的高等教育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也是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主要为两大群体,一是高三毕业学生,二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自费留学生占绝大多数。对于即将出国或打算出国留学的人员来说,不妨先来一次纸上旅行。  相似文献   

2.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3,(1)
问:英国留学签证面谈的要点是什么?答:几年以前,每年大约只有3000名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然而2001年,赴英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加了6倍。中国学生成为在英外国留学生数量之首。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年,英国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吸纳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办理英国留学签证,都要跟签证官面谈。在充分准备签证申请材料的基础上,面谈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你留学英国的目的是读书深造。围绕这一问题,需要明白地解释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基本情况的掌握。第二个是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在英国的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历史上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曾经是周边国家大批派遣留学生的人才培养圣地。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中国人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了西方的先进,从最初的只承认其坚船利炮的“奇技淫巧”,到后来承认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上的某些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输送学生出国留学成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一个特殊途径。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晚清最后30余年里,形成了三次留学热潮。“为国家储蓄人才”,容闳促成学童赴美留学热潮的第一波是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使中国终于认…  相似文献   

4.
留学印象──1045名归国留学人员调查王震宇70年代至今,中国不断派出的公费留学生和自己筹措资金赴外求学的自费留学生已数以等少万计,其中的不少人已学成旧来。对于这些旧国留学主来说,在国外数年的留学生涯虽已成往事,但其留学的国家,留学国的人,留学国的教...  相似文献   

5.
1905年晚清学部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既是晚清新式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对新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部成立后就积极调整规范了留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学部在留学的各个国家设立了游学管理的机构;并结合国内局势的变化和国外教育的机制及时地确定了留学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另外,针对前期留学教育发展中衍生的各种问题,拿出了具体而切实的解决办法,主要有:留学生资格的限定与保障、留学生学习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合理分布留学国别等等。在学部的大力整顿下,晚清最后几年的留学教育朝着更加有序和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6.
留学教育本身是一种知识迁移活动。我们应当站在全球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知识迁移的视角来理解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和传播起着巨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科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都将伴随着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和流动向世界各地迁移。"中国知识"将随着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知识迁移的视角理解来华留学生教育是落实习近平主席要求"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琦 《21世纪》2005,(3):18-19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留学生一般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到国外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做博士后。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变化了,国外出现了不少来自大陆的小留学生。所谓小留学生是指年龄没到18岁,到国外去读中学、预科、语言学校甚至小学的留学生。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就派出大量的小留学生,他们依赖于父母亲的旁系亲戚或亲朋好友,留学、生活、长大以后在当地工作、结婚。有些成功地留在美国,也有不少回台湾发展。所以现在中国大陆出现小留学生也不意外。小小年纪就留学大陆比较早将小留学生引进美国的是海口…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2010-2015年,南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在规模、层次结构、获得奖学金人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也面临规模上“两强多弱”的不均衡发展状况,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总量偏低,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生的支持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充分发展,应从促进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和结构均衡发展;增加奖学金数量、健全奖学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打造来华留学品牌;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及社会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2,(8)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已居全世界首位。其中在美国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大陆留学生就占了10%。该调查报告说,到2000年底为止,全世界108个国家的160万名留学生里,其中38万人是中国大陆留学生,他们分别在103个国家求学,占全球留学生人数的23.8%。报告又指出,到去年底为止,在日本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共有3.3万人,中国大陆留学生就占了1.1万人。美国贝鲁大学录取成都高三男孩日前,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一名男生高睿收到了来自美国肯塔基州贝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该校将…  相似文献   

10.
一项对美国4000所高等学府所作的调查显示,美国各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入学人数正在减少,从而印证了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留学美国难度增加的舆论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可以说,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作为世界留学生首选之地的位置在新一代留学生心目中已有所改变。这项来自美国民间机构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赴美学生入学率比上一年下降了5%,是除中东国家外下降最多的国家。是什么改变了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选择,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是美国的接收留学生政策和签证政策有所改变所致?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广纳天下英才的盛况是否还能持续下去呢?  相似文献   

11.
留学新热点:英国为中国学生开绿灯中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加,与这几年英国教育部门和各大学大力开拓中国教育市场息息相关。1996年.剑桥大学首次出现了6位中国自费留学生,英国大学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此后,英国政府逐渐增加了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签证,并对有中国国内经济担保的学生采取优先考虑的政策。英国对海外留学生政策的不断开放使中国留英学生进一步增多。目前,在英国著名的剑桥、牛津、帝国理工、曼城大学等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都已在3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4,(12)
明年中俄将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根据中俄双方教育部的协议,从2005年起,双方每年增加100个赴对方国家留学的公派名额,到2008年,双方互换的公派留学生人数将达到500人。从2000年以后,中国到俄罗斯的留学人数增长幅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有2万多人,仅俄罗斯最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就有中国留学生近2千人,超过了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留学生600人的在校生记录。中国留学生的留学层次包括了本科、硕士和博士,所学的专业从传统的语言、音乐、绘画,到航天、太空医学应有尽有。目前在中国接受教育的俄罗斯学生有5000多人,学习汉语的人…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留学高潮.种种原因导致留学文凭的泛滥和假冒,对此现象以司法机关为代表的国家与以上海律师公会为代表的民间社会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近代政府的治理措施主要有:限制留学资格;指定管理严格、教学质量较好的大学,避免留学生进入盈利性"学店"、"野鸡大学";设立留学生监督、规定留学生文凭在大使馆注册;对归国留学生实行严格考验,量才录用.上海律师公会则配合国家采取入会介绍人制度,利用校友查验文凭真伪,核对校友名录,与毕业学校联系查看留学生档案,而且与上海司法机关配合实行对该地区律师统一监管.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遏止了留学文凭泛滥与假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自1847年中国民间第一批学子留学美国到辛亥革命爆发,晚清知识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留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洋务时期的官派欧美留学教育以及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留学潮。晚清的这两次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昂的留学费用使得大多数留学生都要通过打工来增加一些收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由于对各国有关留学生打工的政策不太了解,一些人便出现了违规打工。前不久,澳大利亚驱逐了6000名留学生,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不少留学生打工超时。为了让广大读者对国外留学打工政策有更多的认识,本文特将几个主要留学国家的情况介绍如下。美国:打工要有“工卡”来美留学的学生一般持两种签证,即J1公派学生签证和F1私人学生签证。根据美国移民局规定,持J1签证的正式学生每周可工作20小时,但工作性质必须跟其学业有关;持F1签证的学生每周也…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华人时刊》2008,(11):92-93
留学需要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留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美国签证更好拿了、申请美国留学的人更多了、留学费用更低了……当然,美国留学市场开放的同时,也可能给中国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如奖学金相对难申请、留学生之间竞争更加激烈等等。  相似文献   

17.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交错发展的移民国家,其教育系统延续了英国的教育体制,这使得新西兰的一些公立大学在国际上拥有良好的声誉。自1999年,新西兰放宽了留学政策,取消了对留学生的配额限制,使得更多的留学生,特别是亚裔留学生选择到新西兰学习。短短几年之内,新西兰成了一个教育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于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话语,同时对世界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思想传播最为广泛的文章之一。该文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掀起过三次高潮。以这三次高潮(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至世纪之交)为线索,考察毛泽东《讲话》70多年以来在英语世界的接受转型,从而揭示英语世界汉学家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体现出的知识社会学的变迁和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热点:留学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学教育是国际教育贸易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但可以给教育出口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也可聚集人才,为教育出口国积蓄实力。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激烈,教育发达国家都将接收留学生作为实现本国教育国际化和赚取外汇的重要途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留学经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热点。我国的留学教育起步较晚,是目前最大的教育逆差国之一,发展留学教育,启动留学经济是我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留学教育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马来西亚的留学教育主要表现为大量学生出国留学;90年代中期以后,出国留学的学生大量减少,而外国留学生数量则迅速增加,马来西亚由原来的留学生派遣国变为留学生接受国.导致马来西亚留学教育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制定了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内教育机会增加;允许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办分校和合作办学;积极推动发展双联课程等.马来西亚的经验对我国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