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这是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反倾向斗争应有的态度和原则。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深刻地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四大报告对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写进了党章。这是反倾向斗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在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的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为什么把防“左”反“左”作为中国当前反倾向斗争的重点呢?这是因为:一、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的错误倾向一再发生,已经成了顽症。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右的错误倾向也曾出现过,如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改革开放后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但由于右的实质和危害比较明显,人们对它的认  相似文献   

2.
反倾向斗争,主要是指反对“左”的方面或右的方面背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正确路线的错误倾向,属于党的思想政治斗争范畴。这种既反“左”又反右的反倾向斗争,在整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上从未间断过,并逐步形成了“两条战线斗争”的科学概念。 1928年斯大林在总结联共(布)党内斗争经验时指出:“列宁在我们党内向来都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派,又反对明显的孟什维克主义倾向。……我们是在反对两种倾向,既反对右倾又反对‘左’倾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历史证明,“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是党的唯一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反倾向斗争的论述潘春良,阎长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在坚持和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过程中,防止和反对“左”的和右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论断是对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表明,“左”和右都是害党、害国、害民的。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干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同时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在反“左”的时候,要注意反右,在反右的时候,又要注意反“左”。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高潮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因为“左”的错误在党的历史上泛滥的时间最长,危害更大。防止“左”又必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研究其根治办法。 一、“左”的错误对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更大的危害 邓小平同志在全面提出反“左”反右的同时,针对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反复强调:“最大的危险还是‘左’,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扰,主要是反‘左’,着重是反‘左’”。(参见《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至七月),最近又一次重申,“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主要是防止‘左’”。可见,在中国,反倾向要着重反“左”。这也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 小平同志认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为什么应当重点防止“左”?这是因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反倾向斗争的思想姜大为庞洪铸在邓小平同志丰富的思想宝库中,反倾向斗争的理论和经验占有重要位置.邓小平反对错误倾向,排除“左”右干扰,特别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著名论断,它不仅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得以正确贯彻,而且对马列主义建党学...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深入领会这个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党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水平,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胜利,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改革开放在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中胜利前进十四年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就伴随着清除“左”的影响的坚决斗争。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受到“左”与右两方面的干扰.邓小平同志由此提出了反“左”与反右相结合的辩证法思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同时在反“左”时警惕右,在反右时警惕“左”,坚持反“左”与反右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坚持不懈地反右防“左”,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是邓小平在新时期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他不仅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坚决斗争,而且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反倾向斗争思想,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开展党内的反倾向斗争,排除各种“左”的和右的干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一、必须坚决地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左”和右虽然是对立的两个极端,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反对“左”和右错误倾向斗争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反机会主义斗争理论的继承、发展,具有求实性、辩证性、深刻性、可操作性四大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排除“左”和右的干扰,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明“左”右两种倾向的涵义 ,集中论述了邓小平的反倾向思想的内容 ,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重点防“左”反“左”的原因 ,并总结了我国在反倾向尤其是反“右”防“左”实践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右的倾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反复出现多次,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在北京的“两乱”,曾经造成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威协。当前它仍然存在,因此,警惕右是完全正确的。“左”的倾向在我们这个小生产者曾占优势的国度里,在改革开放全过程,特别是在加快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已经成为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可见,右和“左”的倾向,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是并存的。但是,在两种倾向中,主要是防“左”、反“左”。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已经光荣地走过了六十一年的伟大战斗历程。六十一年来,我们党是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斗争中,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同时,也是在同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党已经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了。” 什么是“左倾”和右倾? 左和右本来与前和后一样,是表示方位的概念。后来借左、右表示尊卑、主次。以左、右表示政治倾向是从近代开始的。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逐渐形成三派:代表大富翁的保守派斐扬党人坐在立法议会主席右边的长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论断是对我党70多年来在反“左”防右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左”的倾向一再出现并导致严重后果。事实证明,“左”比右更容易产生,更具有危害性。因此,“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本文试就“左”的根源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重申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但主要是反“左”的一贯思想,他强调指出:“在防止和反对错误倾向的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在党的建设中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的重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党内的反倾向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开展党内反倾向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文初步总结我党在新时期反倾向斗争的历史与经验后认为 ,开展反倾向斗争 ,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坚持“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 ,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周良书 《学术界》2001,(4):211-215
新时期反倾向斗争的重点从纠"左"开始,经过一次主要反"左"--拨乱反正,一次主要反右--平息政治风波两大中介之后,回到原来的逻辑出发点,得到"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逻辑结论.本文试图对这一逻辑发展作一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回顾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艰辛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各种干扰才得以前进的。邓小平同志南巡的谈话中  相似文献   

18.
庄琳 《理论界》2006,(2):24-25
本文从分析“左”和右的思想表现及危害谈起,肯定了邓小平“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重点是防止“左”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出了保证我们党实现正确思想政治领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超越反"左"右倾向的政治范畴,把"两条战线斗争"提升为普遍的科学命题,是因为它具有辩证法的客观基础和科学方法论意义."左"和右原于认识基本矛盾,表现出一般认识论特征,对"左"右倾向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是辩证法的必然要求,坚持在正确轨道上反倾向斗争思想方法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受到了“左”、右两方面的干扰,但主要来自“左”的干扰。为了排除“左”的干扰,深化改革,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改革的特性,以提高全党全国人民实行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