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殿卿 《公关世界》2022,(23):98-99
《劳动模范口述史》是新时代中国弘扬社会劳动模范企业精神、引领学生时代的永恒价值。通过对劳动模范的面对面采访,将详细的文字和生动的视听材料记录在他们的故事中。本文以劳模口述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口述对象前期资料积累、“访”与“述”双主体之间共同构建,不但能解释劳模群体的存在价值,更能体现劳模群体当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难得老来忙     
1992年,我从河北省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管理岗位退下来。在任时,身为党员、省劳模,咱最大的特点就是“抢着干”;退休后最大特点则是“闲不住”,总想着能帮衬一下别人,这也是老党员共有的秉性吧。一退休,单位新调来的主管老干部工作的小李就上门劝我“出山”,协助其做一段家属区的老干部工作。小李说:“只是没报酬。”我一口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3.
新年刚过,古城合肥“商之都”大商场开业,北京九位著名商业劳模要来这儿传经送宝、站柜台,一时轰动了合肥城,也惊动了安徽省高层领导。接着,南京商界又闻讯赶来,“夜劫”劳模去南京,这些活动先后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这场漂亮的公关策划就是出自公关策划专家崔秀芝之手。 在此之前,笔者访问过崔秀芝。她是人民日报社公关信息部副主任、中国公关学术委员会委员。她曾创造了一个个为人称道的公关策划,引起了  相似文献   

4.
我在策划北京商业全国劳模团南下传经送宝,推动社会优质服务的公关活动时,按区域分为赴皖、苏两个部分。上期已经介绍了:“北京劳模团赴安徽商之都”的案例策划始末。本文将这项策划的延伸部分——“夜劫”劳模的案例进行解析,最后是对项目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一个女性在“劳模”光环的笼罩下,由组织“包办”,经历了一场悲剧式的婚姻。蕴含其中的无奈、酸楚和绝望,读来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6.
寸心 《当代老年》2011,(8):20-22
著名劳模时传祥,曾以他“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奉献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楷模。而他的儿女们也遵从父愿,都从事过环卫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辽宁省政府拿出5000万元,补贴全省9075名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的生活困难。这些劳模2/3以上已退休或离岗,年平均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一提到劳模,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鲜花和掌声,以及奖状和奖金,而不是他们的困难。然而,严峻的现实却是相当一些劳模为社会奉献了一生,生活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尤其是那些老劳模,退休早、身体差、待遇低,处境更为困顿。君不见,厂矿的老劳模碰上企业停产、破产、倒闭,连每月少得可怜的二三百元生活费也无着落;农村的老劳模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惟有依靠子孙赡养,旁人并不过问。这委实叫人寒心。劳模是社会财富的创…  相似文献   

8.
李慧琼 《公关世界》2022,(12):130-131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点不但集中在知识水平上,还应引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精神理念,将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着积极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本文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引领,发挥劳模和“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作用,并形成育人的合力,顺应人才强国的战略,为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爱江 《当代老年》2006,(10):9-9
据《文汇报》报道,最近,上海的近100位老劳模准备前往仁济医院接受免费体检服务时,大部分劳模前一天晚上都无法入眠,甚至还互相打电话提醒“不要睡过头”,简直和出游前的孩子一样激动。他们聚在一起时,连连说:“太谢谢了,太谢谢了。”他们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85岁了。  相似文献   

10.
十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夕,湖南华容县全国劳动模范、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孙菊良致函当地媒体,要求替他寻找一份守门的工作。作为全国有名的植棉劳模,又一直在全国有名的产棉大县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作出如此下策?想想离我们愈来愈真切的WTO,想想9亿还不是劳模的“孙菊良”。我们的农民还有什么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澜 《当代老年》2011,(7):38-40
劳模父亲辞世,他最想做的就是子承父业 张秉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全国劳模,他在有“新中国第一店”美誉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做了50多年的售货员,把简单枯燥的糖果出售升华到了一种艺术境界,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活,并以“一团火”的精神温暖着千万顾客。1979年,张秉贵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和时传祥等全国劳模一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相似文献   

12.
著名劳模时传祥,曾以他“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奉献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楷模。与父辈们相比,时传祥的长孙女时新春的人生经历却显得波折一些。25岁那年,她拒绝随同全家迁回北京,而嫁给了山东一名普通采油工人。37岁那年,她转岗成了一名环卫工。在外界复杂的目光中,时新春在环卫工的岗位上千得有声有色,成了时家第三代劳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炽热化,人们越来越崇尚谋略,重视点子,以期出奇制胜,产生轰动效应,占领市场制高点。于是乎各种点子纷纷涌现,登台亮相,着实让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如公关专家崔秀芝为安徽商之都开业所策划的“首都劳模传经送宝”活动;何阳为一生产塑料杯厂建议杯上印制铁路时刻表的点子。但也有一些所谓点子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产生“如此点子意欲何为”的困惑?中原某市一酒厂“划拳比赛”的促销活动,以及发生在青  相似文献   

14.
牛润科 《老年世界》2013,(15):24-24
我们厂里有个绰号叫“600工分”的女工。之所以叫她“600工分”,是因为一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剧中的老人介绍一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给儿子,可儿子不喜欢,老人很生气说:“漂亮的脸蛋能长大米吗?”我们厂里的年轻人在劳模宣传栏里,看到一位“在不漂亮的脸上能长大米”的姑娘,与电影里那位“一年能挣600工分”的粗壮姑娘长得真是像极了,于是大家私下里都叫她“600工分”。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双阳路居民区第八党支部收到了一笔来自“七一勋章”获得者、91岁老党员黄宝妹的10000元特殊党费。从纺织女工到新中国第一代劳模再到“七一勋章”获得者,作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黄宝妹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榜样。她说:“工作可以退休,党员身份可没有退休,思想上不能退休。”  相似文献   

16.
5月15日,媒体报道哈尔滨市香坊区环卫劳模张志娟在岗突发脑溢血无钱治疗’其所在单位称“人不死不能算工伤或视同工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17.
郑东亮 《职业》2004,(5):14
劳模就是劳动者的模范和样板,体现的是劳动者的追求.劳动者是人,时代在变化,社会经济在发展,人的价值观和追求也是一直在变化的.但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人性或者说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不变的.马斯洛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那么,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的劳模评价标准的变化是一种什么变化呢?我认为,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老黄牛”式的典型,到推崇知识分子,到民营企业家、农民工、科技人才等入围。  相似文献   

19.
“包分配”、“顶替接班”、“下海”、“双向选择”、“下岗失业”、“自主创业”、“网络招聘”,基本概括出改革开放30年的职业变迁流向。职业变迁也创造了不少新词:炒鱿鱼、跳槽、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过劳模、SOHO族、小私(聘请私人医生、私人保姆、私人理财顾问等)、考碗族(专门准备考取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海龟(归)、新中间阶层、网店……  相似文献   

20.
曹筠武 《老年人》2006,(5):22-23
在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住着一位不同寻常的老人,他就是特等劳模刘春樵。刘春樵今年83岁了,由于患脑血栓留下了偏瘫的毛病,在家只能坐在用木板箍成的木桶里(里面垫满晒干的稻草,再铺上布垫)。在当地,这种功用类似沙发的座椅被称为“草窝”。刘春樵是坐过真沙发的,他在上个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