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鲁迅留学日本,精通日语,世所共知。他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鲁迅1902年四月到日本留学前没有学过日语。到日本后,他先在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学习日语,1904年九月转入仙台医学专门  相似文献   

2.
从考察鲁迅文学作品入手,对其中的“日语式表达”进行分类解析,发现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借用日语固有式表达;二是自制汉语新词;三是使用具有日语特征的句式。并由此得出这些“日语式表达”以各种形态渗入鲁迅作品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当中,对丰富鲁迅文学语言的词汇量和表达手法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迅著作中的日语外来词选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于一九○二年至一九○九年在日本留学,现代日语对鲁迅有着较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各类作品中,字里行间往往使用着一些现代日语的词语.这些词语中的相当一部分跟现代汉语的词语在写法上或相同或相似,但意义和用法上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因为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查不到的,所以有必要作些解释工作,以便有助于阅读和研究鲁迅著作.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态度是复杂的,他对日语有较多的誉美,并认为是汉语白话可借鉴的模范。鲁迅先后翻译了19种71个日语文学和评论作品,同样,他也有心地利用日译的世界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鲁迅的翻译选择表现了鲜明的文化目标和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这些日本文学和文艺评论的翻译,一般的,鲁迅是逐句的翻译(直译),也有较少的改写,虽然其中不免艰涩的译文。总体上,鲁迅的词语、句式和语法是风格化的、个性化的,且混杂了少量的方言。  相似文献   

5.
魯迅论屈原     
鲁迅在他的早期、前期和后期,对屈原都有所论述,而且越到后期论述越精辟。本文将循着上述三个时期的线索,介绍鲁迅对屈原的评价,这对我们研究古代作家是有启示的。 (一) 屈原是鲁迅早期所喜欢的中外著名作家之一。据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回忆:一九○二至一九○四年,鲁迅留学日本,在弘文学院补习日语,曾购买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而在这些外国作品中间夹着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鲁迅后来赴仙台学医,临行时把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鲁迅卓越的语文成就离不开他对异域语文的体悟和借鉴.本文立足于鲁迅的翻译与创作实际,从章法与句法两个方面考察了欧化与日化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提出鲁迅的“硬译”体现出他对“逻辑”与“语气”的关注,鲁迅“精细”与“繁复”的表达风格与其欣赏并追摹具有“优婉”之风的日语表达方式有关,而鲁迅对“标点”和“段落”这两种传统汉语文本中所无的域外语文“资源”的创造性使用,不仅使中国现代语文在书写形式上更灵活生动,而且促进了中国语文文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和拓展日语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日语学习实践训练效果.然而,日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尚存在误区.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日语教学时应注意:正确定位多媒体辅助日语教学的功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激发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控制课堂节奏,开发多媒体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汉日语中副词的意义分类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的具体应用中,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副词的数量都很可观。从汉日语副词修饰的对象上看,汉语和日语的副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汉语和日语语言结构的不同,汉日语副词所涉及的范围不尽相同。从意义分类上对汉日语副词进行比较分析,有益于日语学习者对汉日语副词的异同点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现代日语中有活用,古代日语中也有。那么古今动词活用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以古今日语动词活用形的相同点比较和不同点比较为基础,进一步了解日语动词活用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外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学习日语,对于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非常重要.它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日语水平,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因此,大学日语教育应该具有全局性观念、前瞻性视角、具体化措施,以切实提升大学生日语水平.由于大学日语专业学生都来自其他专业,零点起步,因而大学日语教育之于一般教育更多了一些障碍.笔者集多年日语教学经验和对日语的研究,力图解决上述问题,使其在日语教学改革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发行的出版物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都是汉语表述的文章,在引用日语的词句时,却存在着使用汉语引号和日语引号两种情况。用汉语表述的文章,不管引用日语的是一个词,还是一段话,其引号理所当然地要参照和依据汉语言表述的相关规定或标准而规范使用,当用汉语引号,而不用日语引号。不规范使用日语引号乃是日语引号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负迁移使然。要修正汉语表述中日语引号的不规范使用现象,首先必须要清楚汉语的相关规定或标准,并要在心理上克服日语引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中日文述语的形态变化、时态和动词体的体系、述语的时态和动词体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别,而人们学外语往往受母语影响,所以中文母语者学日语时容易说中国式日语。本文通过对日语学习中时态和动词体的一些误用现象的分析,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掌握和运用日语。  相似文献   

13.
日语作为第二大语种深受广大在校大学生青睐,如何深化日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日语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曾国藩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育才方式等治学理念运用于日语教学中,以期深化日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日语外来语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明治维新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词汇,即外来语.因而在日语学习中外来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文章从日语外来语的发音特点、词义演变、和式合成、性质分类以及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和规律及其在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牢固掌握外来语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语模糊词语在日语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日语模糊词语在二外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总结日语模糊表达的几种类型,再运用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等相关理论剖析该现象形成的文化因素,最后结合日语二外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进日语二外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大学日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日语教学的内容。本文分析了传统大学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大学日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日语中,强调表达方式呈现多样化。本文以现代日语强调表达方式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日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日语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日益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日语教育仅次于英语,跃居第二位。公共日语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继1989年大学日语一外教学大纲出版之后,大学日语二外教学大纲也于1993年出版,这充分表明了国家教委对公共日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日语动词有多种分类方法,除传统的分类方法外,还可以以日语结合价语法理论为基础对日语动词进行分类。根据该理论,日语动词可以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各类动词根据其支配能力及支配的必有格成分的不同,所对应的句式结构也有所不同。将该分类方法导入日语词汇特别是日语动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日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日语词汇包括三部分: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汉语对日语文字的形成有过深远的影响,从日语的词汇来看便一目了然。日语中汉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与汉语词汇形体完全相同,称之为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根据意义上的联系又可分为三类:1、中日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