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文化结构三层次说与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结合,可知礼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延及夏商物质层面的“礼物”,到西周以周公为代表制作礼乐文明的礼制,再到以春秋战国之际观念层面礼义的探讨三个阶段,将文化的发展从物质而制度而思想的演进与礼从“礼物”、礼制、礼义的—对应,既可以得出历史和逻辑演进一致的结论,也可以研析礼在先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学界研究《左传》礼制,将其作一整体看待,失之粗略,不利于梳理西周礼制从春秋到战国初的演化情状。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变化,西周王室衰落,作为维系宗周社会稳定的种种制度,尤其是礼制出现与周礼相异的变礼,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晋文公去世为界将春秋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较多承袭西周礼制,后期变化较大。春秋丧葬礼主要涉及敛奠礼、奔丧礼、安葬礼,以及与丧葬礼密切相关的丧服。总体来说,涉及对周王的丧葬礼仪有降等趋势;涉及一般诸侯或其他贵族的礼仪则保留为多,但也有部分呈降等趋势;而对大国强国所行用的丧葬礼仪,有保留西周礼仪等级乃至提升等级的情况,显示出霸权政治下礼制变化之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见伐簋铭文涉及到西周的礼制和宗法等重要问题。铭文中的"遗"当训为"问",指存问、存省,为西周宾礼之一。鲁侯赐予伐的礼器"圭瓒、彝一肆,■尊"均为行祼礼之器,瓒、彝、尊在祼礼中配合使用。铭文中"伐"是鲁国的小宗,而鲁侯称"公子",为鲁国的大宗。因此"伐"虽为父辈,仍旧要向鲁侯行君臣之礼。这说明西周社会的宗法和政治是合一的。  相似文献   

4.
许美芳 《阴山学刊》2009,22(3):46-49
礼制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先秦是中国礼制发展的奠基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史前时期是礼削的产生阶段,夏商时期礼制初步发展,到西周礼削进入成熟阶段。而玉器作为一种独特的礼制物质承载体,与礼制之间关系密切,不同的玉器及其组合可以体现出每个阶段礼制内容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周孝观念的确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岚 《齐鲁学刊》2000,(4):79-83
西周孝道观念的确立 ,是与其祭祀祖先的制度和礼仪的发达密切相关的。西周孝观念的内涵 ,有一个从以“追孝”、“享孝”为主到追孝祖先与孝敬父母并重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根源。从西周孝观念所指涉的对象而言 ,首先是宗教的 ,然后才是伦理的 ;从其内容而言 ,主要体现了礼的原则。孝既是西周道德规范体系以及道德教化的核心和基础 ,也是西周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杨辉 《船山学刊》2009,(4):67-70
对春秋“礼崩乐坏”现象,学界多从诸侯对旧有礼乐制度的僭越与破坏之事实层面切入考述。实际上,与西周礼乐一体的政教制度相比,春秋时期,乐仅保有微弱的意识形态地位,礼之意识形态地住衰落而其法治内涵得到强化。礼与乐遂出现分流倾向。这一变化,促使苟子发掘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优势而首倡“移风易俗”.重新在理论上实现了乐与礼的并举、相济,巩固了礼乐一体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韩伟 《江淮论坛》2023,(1):164-170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理性时代的开端,其重要肌质是礼和乐,基本发展动力是礼与乐的张力互动。周民族的祖先信仰以及由之形成的人鬼崇拜和农耕情结,构成了基本族性,它为礼、乐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周礼“损益”殷礼而来,其实质不在于礼仪、礼器、礼制、礼义的革新,而在于理性精神对商代的非理性传统的改良。周乐德性内涵的确立动摇了长久的巫性传统,以乐器、乐官、乐舞为内容的雅乐制度构成了理性精神的现实保障。周代理性精神至少表现为以祖先崇拜为标志的人鬼信仰、以秩序性为征象的社会管理、以德性和谐为目标的人性追求。  相似文献   

8.
"以文会友"是中国古代文人交往的基本形式,是文人高雅雍容、文质彬彬的品格风度的体现.它根源于传统礼乐文化,从礼制发展到礼俗,蕴藏着歌诗为礼、缘情放言、"群"而可"兴"的诗学美学内涵,并促进了古代诗歌形态的发展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在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华简《耆夜》在礼制方面与传世文献多有抵触。认可《耆夜》篇反映的礼制为西周早期礼制,那么现有礼学知识体系将被颠覆,礼学史将要改写。《耆夜》不遵循公卿不为献主原则,违背君主不酬献主规则,似不明确设立献主角色的目的。本国人士称客不称宾,与西汉以下文献用词习惯接近。献主不献酒反而酬酒,违背设立献主的初衷。关于武王、周公作诗的描写与诗乐一体的宗周礼乐制度不符合。武王、周公所作诗句与酬酒仪注矛盾。周公做诗无视武王的存在,有出位之嫌。从礼制角度看,《耆夜》篇疑点颇多,其真伪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礼义、礼仪、礼制、礼度是上古礼学的内在层级,也是其学说得以建构并付诸实践的保证。其中体现的逻辑关系是:礼义概括礼的本质特性,是礼仪、礼制调整的内在规定,而礼度正是体现这些规定性的理论空间和实践尺度。礼仪是礼在天人、朝政和人伦交往中程序性的活动,礼制则是在礼器形制、数量方面的规定。四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理论层面、程序过程、器物使用和调整原则等四个方面维持了礼的运行,使之成为延续数千年并不断更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与古代礼制、礼俗关系匪浅,《周易》中具备五礼,《周易》的许多卦爻辞反映了上古时代我国的婚俗婚礼情形,详细考论了《周易》中的奇异的婚俗现象,虽以男娶女为正,但亦有母系制残余,并考论了媵婚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礼制情况,如“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爻辞。《周易》时代的许多婚俗婚礼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男娶女为正等婚姻六礼的实行则一直延续到晚清。  相似文献   

12.
明代历史上,大臣为捍卫祖制伏阙争礼三次,最早始于成化年间的文华门哭谏。这次争礼因宪宗生母周太后在柑葬问题上与大臣的分歧引起,周太后的跋扈独断激起文武百官大规模请愿。文华门哭谏不仅引起皇室丰忖葬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谏诤皇权不当行为而抗争请愿之开端。  相似文献   

13.
李山 《河北学刊》2002,22(2):105-108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定 ,《诗经·周颂》中的《时迈》篇 ,是西周开国之初在“天下中心”的“成”地 (即后来的“成周”之地 )大祭上天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克已复礼为仁"的名言,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被深深的误解。人们多是把它归入政治学的范畴,认为孔子此语表 明了他恢复周礼的历史态度;而实际上孔子的"克己复礼"是道德践履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一个命题。"复"不是恢复或返回, 而应当解释为"实践"或"履行"。"克己复礼"即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践履礼的规范。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看,他根本不是周礼 的维护者,而是周礼的颠覆者和叛逆者。他所提倡的"礼",已远远超越了周礼的藩篱,是在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奠基行为的规 范。  相似文献   

15.
在西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人的主体性意识已经觉醒。西周人文精神觉醒的深层表现是周人极为可贵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源于周人从立国到灭商后面临的艰难处境,其中含有重要的敬德与保民思想。礼乐作为一种宗教仪典形式,并延伸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行为规范,在西周建立之前的夏商时代就已形成。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人文精神的觉醒,西周的礼乐文化价值重心已由崇尚自然和天命鬼神向礼乐文明演进,并具有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的政治道德功能。西周后期,礼逐渐实现了转化,并因此而成为西周文化的重要表征。这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基础。西周时期形成的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娟 《阴山学刊》2010,23(1):53-57
《诗经》中有四首诗关于棱柞,是西周初期大姒、文王借助梦境表达周人其命维新的具象,它们以礼乐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天命靡常、有德居之的政治思想,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本心。周代建元以后又由天命祥瑞拓展出国势强盛、人才济济等多元意象,体现了《诗经》的本质、形成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汉魏时期,夭折儿童瓮棺葬的习俗依然广泛存在.其原因包括人伦亲情、礼仪规范以及人们对凶祟殇魂的排斥与恐惧.许阿瞿画像石墓是汉代殇葬的特例,其建造目的在于用画像石墓厚葬的规格与隔离生死两界的功能完成对“儿鬼”的驱祟仪式.为使仪式符合汉代丧葬的礼仪,建造者又赋予墓室画像新的内涵,即以一种象征的形式为成为“儿鬼”的许阿瞿举行“成年礼”.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 ,西周确立的朝觐制度虽然还在贯彻执行 ,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开始发生变化 ,从而构成了春秋朝觐的衰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东周时期,随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衰落,社会上逐渐兴起一股道德虚伪的风气。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道德虚伪主要表现为人们关于传统道德,如仁义、孝道、诚信的外在表现与实际行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离和反差。该现象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所固有的结构特征有直接关系,它是周礼名实分离影响下传统道德衰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先秦诗学的总体特征是以政治功用的眼光与标准来评价作品,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诗经》,其具有的特殊性无疑与这一特点的形成关系密切。《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其表现的内容也大多围绕伦理道德与社会秩序,政治意味相当浓厚。儒家士人更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对《诗经》进行阐述。而《诗经》的"言志"功能则进一步表明:在先秦,诗的价值主要在于它可以满足某种政教需求或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