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犹太受难形象,探究了受难的犹太文化、历史和社会根源,分析了马拉默德的两部代表性作品《装配工》和《店员》中的受难形象,指出犹太受难形象不仅具有犹太性,同时也具有普遍象征意义的世界化品性.  相似文献   

2.
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 1914—1986)是当代美国文坛颇负盛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与索尔·贝娄(Saul Below)、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并称美国三大犹太小说家。在创作中,马拉默德继承了英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的传统,善于将现实的描写与道德的寓意相结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广大犹太下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并对于纳粹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残酷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在短篇小说《湖畔女郎》中,作者马拉默德借一对青年犹太男女朦胧凄美的爱情纠葛,揭示了男女主人公彼此爱慕的"凝视"背后最终导致这场爱情悲剧的犹太伦理身份认同问题,从而表达了"大屠杀"记忆在犹太人伦理身份的坚守与维系方面所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伙计》因其精深的思想主题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而被推崇为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马拉默德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犹太幽默。通过分析小说中犹太幽默在人物塑造、主题揭示方面的作用 ,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示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杜宾的生活》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题材和创作方面所做的一次大胆尝试。马拉默德充分而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在自然意象与人物、环境、人物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了相互衬托和映射的关系,这一创作手法得益于著名作家劳伦斯。本文通过对花、鸟两种自然意象的分析,以展示《杜宾的生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寻找自我的民族家园"是犹太民族恒定的文化母题之一,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伙计》对这一犹太文化母题进行了移位运用和艺术阐释。从犹太文化角度上说,承载马拉默德犹太观的小店是主人公的精神家园:莫里斯的精神隔都(Ghetto)①和弗兰克的迦南圣地。同时,弗兰克的追寻之旅体现了马拉默德在犹太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创作策略。他对全人类追寻精神家园这一主题颇富见地的哲学思考则表明其文学创作主旨衔接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与普世性。  相似文献   

6.
描写民族苦难以及重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困厄和艰辛,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大多数中国作家和犹太作家作品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了中国作家郁达夫和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品进行分析,主要关注了他们对苦难的表述和言说的方式、角度,以及对超越苦难所做的不同尝试。郁达夫着力表达的是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青年人的苦闷,马拉默德关注的是作为生命之常态的苦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中国近现代大多数作家都抄“救亡图强”的近道去解生之苦难时,反观同时代的犹太作家们对苦难的表达,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图式和角度。  相似文献   

7.
论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犹太道德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他的作品集中反映和描写了美国犹太移民的不幸遭遇,揭露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弊端,沤歌了犹太移民的善良、诚实、坚忍和责任心等美好品质,赞美了具有追求“新生活”坚定信念的人,揭露和鞭挞了那些自私自利、贪图名利地位,耽子声色犬马之娱的不肖之徒。通过他的作品形象地展示了他的犹太道德观。在马拉默德犹太道德观中,一个有道德的犹太人应该行善、诚实、具有责任心;在人生的沉浮中,敢于追求新的生活;把个人的命运与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联系。马拉默德在阐述…  相似文献   

8.
犹太教的创立、发展与整个犹太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连在一起,宗教信仰被视为犹太民族生存的文化形式。宗教因素对马拉默德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宗教意象成为马拉默德小说创作的文化源泉。在小说《店员》、《基辅怨》、《上帝的恩赐》等作品中,作者成功地运用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人类恒定的命题相结合,通过作品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发展以及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从流浪者形象分析了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的犹太性,首先表现在剧中人物身体上的流浪和精神上的流浪,一方面在外漂泊,一方面迷失自我;对《推》剧中的父子主题进行了阐释,父子主题是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母题,在此主题设定下,《推》剧人物形象都蕴含着犹太特色;对阿瑟·米勒下意识地忽略二战"屠犹"事件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阿瑟·米勒尽管没有直接表明主人公的犹太身份,但他的犹太意识使其在创作中隐含着犹太性,这种隐晦使得《推》剧具有了普遍象征意义,同时也是米勒在早期作品中犹太性体现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的小说家马拉默德,以严肃认真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从犹太移民的角度,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向读者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艺术上的执着追求,使他能跻身于美国杰出作家的行列,多次获奖,成为和辛格、贝娄相提并论的优秀犹太作家代表.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主要收在四个集子里:《魔桶》(TheMagic Barrel,1958.  相似文献   

11.
《伙计》的现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马拉默德惯用的手法之一 ,也是构成其代表作《伙计》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部作品中 ,马拉默德将象征应用于结构、情节、背景三个方面 ,使其在人物塑造、气氛营造、主题揭示及作品意义的深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结构象征、情节象征、背景象征三个方面探讨了《伙计》高超的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2.
伯纳德·马拉墨德善于刻画犹太下层人民的生活,他以独具匠心的笔调,写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小说《魔桶》的创作上,马拉墨德一方面让人物禁锢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人物与环境相碰撞,艰难的环境、由环境所造成的性格缺陷袭击着人的心灵;另一方面设定特定瞬间让人与人、人与自我相碰撞,让人在心与心的撞击中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从而激发和凸现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店员》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而且还描写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体现了作者本人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这一思想。精神和道德因素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把做真正的犹太人看成了实现人性道德的象征。马拉默德笔下总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受苦即为赎罪而受苦的主人公,经过作者的点染,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马拉默德一直很关注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在其三部作品中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马拉默德看来,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关系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并不能够简单地以“结盟”或“分裂”这样的字眼来概括。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原因,这两个民族产生过种种误会和隔阂,只有用爱与怜悯、理解与宽恕的方式去面对矛盾和分歧,才能使他们真正和睦相处。他的这一种族观,正是源于他一贯坚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的犹太主题文学作品中,犹太身份困境与身份认同的母题一直被关注和阐释,隐形的"无墙隔离区"与非犹太世界的界线和交织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欧茨的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讲述了犹太族裔在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夹缝中的挣扎与成长,及其在文化、政治生活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游走。  相似文献   

16.
由于索尔·贝娄的犹太身份和美国生活的双重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兼具浓郁的犹太性和美国味。在他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犹太性逐渐减少,而美国味逐渐增强。对索尔·贝娄三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中主人公进行分析,探索他写作中的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表现了贝娄的跨文化写作特性和世界作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莫迪凯·里奇勒是加拿大犹太作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他的作品主要涉及加拿大犹太人的生活,特别是对蒙特利尔的犹太人进行了全景式的真实描述,采用悲喜剧结合的写作手法,极富戏剧效果。里奇勒的作品不论是否以犹太人为主角,通过对文本和人物地探索和分析都会发现其中映射出两大主题:犹太民族身份(或民族身份)和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奥地利著名犹太小说家约瑟夫·罗特(1894-1939)于1930年出版了小说《希约普---一个普通人的故事》(Hiob. Roman eines einfachen Mannes)[1],其从标题到内容、从谋篇布局到人物形象塑造,与圣经故事《约伯记》(Hiob)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理解作品中体现的宗教元素,有利于把握罗特对于20世纪初东欧犹太人信仰和生活的思考,他内心对于自己犹太身份的态度及其在普遍意义上对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欲望是隐藏在罗斯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他对欲望的探索与揭示建立在美国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之上,但传统犹太文化依然在的他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烙印。主人公们在欲望驱使下,呈现出困惑、冲突和回归的动态变化。这在罗斯的代表作品"凯普什三部曲"和"美国三部曲"以及《反生活》中都有体现。从最初揭示第二代犹太移民精神压抑和生存困境到探索本民族文化之根丧失的根源,最后回到追寻犹太人的归属问题,菲利普·罗斯多角度描写了美国犹太人近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在人物的内心深处,欲望支配着选择的向度。  相似文献   

20.
伯纳德·马拉墨德善于刻画犹太下层人民的生活,他以独具匠心的笔调,写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小说<魔桶>的创作上,马拉墨德一方面让人物禁锢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人物与环境相碰撞,艰难的环境、由环境所造成的性格缺陷袭击着人的心灵;另一方面设定特定瞬间让人与人、人与自我相碰撞,让人在心与心的撞击中进发出灿烂的火花,从而激发和凸现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